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06:0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动力学

湖南省南县人民医院,湖南 南县 413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

张建英

湖南省南县人民医院,湖南 南县 4132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观察的12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抗心衰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均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F、CO和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F、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能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慢性充血性心衰;中西医结合;血流动力学;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各种心脏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因心脏不能保证心输出量,血液的供给下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需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游血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1]。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我院住院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或劳力性夜间呼吸困难、下垂部位水肿等,并有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Ⅳ级(NYHA分级),年龄≥40岁且≤75 岁。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高动力所致心力衰竭、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精神神志异常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 40~75岁,平均(65.7±8.9)岁;病程0.5~13年,平均(5.7±3.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33例,Ⅳ级8例。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 42~75岁,平均(68.2±9.1)岁;病程0.5~14年,平均(5.9±3.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34例,Ⅳ级7例。经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衰的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另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常规给予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党参20g,黄芪30g,丹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川芎10g,茯苓10g,白术10g,制附子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的相关标准制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心功能进步超过2个级别;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进步1个级别,但仍未达到Ⅰ级标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心功能进步小于1个级别。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接受完4周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高于对照组的81.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好转,EF、CO和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EF、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神经体液等因素的激活和心室重构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近年来,心衰的药物治疗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4]。因此,除了以前应用的利尿剂、洋地黄等强心药、扩血管剂之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亦常规应用于临床。但西药的毒副作用较明显,临床应用受到部分限制,而中药具有标本兼治,双向调节的作用。因此,笔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慢性充血性心衰属于中医学 “胸痹”、“心悸”、“喘证”、“怔忡”等范畴,《素问·逆调论》即有“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之言。总结历代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笔者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亦有阴虚,标实以瘀血、水停为主,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每因感受外邪、劳倦过度、情致所伤等诱发。治疗当温阳益气、养阴活血为法[5]。笔者自拟方以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为主,方中化人参为党参,补肺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敛肺生津止渴,三药合用为生脉散,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制附子补火助阳,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白术、茯苓燥湿健脾,达温阳利水之效;又加黄芪补气以增加生脉之力,丹参、川芎行气活血;诸药相配,共奏温阳益气、养阴活血之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能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心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1]汪艳丽.通阳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8.

[4]何从荣,李丽.黄芪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心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2):62-63.

[5]邝志斌,赵丹璇.生脉散加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27,55.

R541.6+1

A

1007-8517(2014)10-0048-02

2014.03.25)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衰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