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勇
从白墙黛瓦徽派山水辗转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一路上闭目养神,心里勾勒着瓷器的轮廓。当我们一行人走进古窑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古法烧瓷,传承千年的古窑仿佛穿越时空般,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此得以回味千年古国的瓷文化。
01.景德镇的镇窑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近百年来,这里一直维持正常烧炼生产,是目前景德镇仅存的一座保持镇窑原貌的柴窑。镇窑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由于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所以也叫“柴窑”;又由于这种类型的窑是明末清初景德镇的首创,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02.镇窑窑场占地约800平方米,房长40余米,宽19米,分上下二层,窑体呈鸭蛋形,俗称鸭蛋窑。镇窑窑炉的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水平。
03/04.大师烧制的瓷壶轻薄如纸,花纹细腻,光亮剔透,令人惊叹。
05/06.在古窑,有十几位制瓷工艺大师现场演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在古窑里转来转去,沉迷于各位大师的手下笔底功夫,只叹巧夺神功。生产一件瓷器,需要72道工序,技术工人分工明确,每人负责一道工序,而每个工种都有传承人。在古窑里的制瓷作坊,有史以来就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这就是“活态传承”。
07.近年来,景德镇古窑肩负起保护并传承千年陶瓷文化这一历史使命,开始重挛并复烧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至今已经成功重燃窑火,成功复烧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和明清御窑之青窑、龙缸窑、风火窑。从2009年开始,“古窑”恢复了传统圆器生产线。一个碗的生产就有八九个重要的工序和技艺,它是一个整体。围绕着“古窑”,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但又非常重要的存在,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比如满窑、投柴、观火等非物质性的技艺,这些都是围绕着古窑文化进行的纯精神方面的创造。古窑的复烧,让濒临失传的瓷业技艺得以复活。
08.又做好了一批,老爷子稳稳地托上架子。要换我这样托着碗架,估计不保。
09/10.景德镇传统制瓷包括柴窑烧成和手工成型两种技艺,即“烧”、“做”两大行。对于瓷器烧成,窑工有一句俗语:“一满二烧三歇火”。它概括了柴窑烧成技艺的三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和适时熄火。要掌握柴窑烧成的精深技艺,绝非一朝一夕可就。
柴窑有八个脚位,上三脚是架表、驮坯和把桩,把桩是柴窑烧成的技术核心,下三脚是一夫半、二夫半、三夫半,中间有小伙手和收兜脚。柴窑的温度很不平衡,温差大。前部的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时,后部才300摄氏度。前边已经烧还原焰了,后边还是氧化焰气氛。这就要求窑工掌握好烧窑的快慢,把握好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气氛。所以烧柴窑全凭窑工的经验,颜色釉瓷就是利用不同的窑位和不同的气氛烧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