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的战国时代——合纵与连横

2014-09-10 07:22章迪禹
世界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张仪六国苏秦

章迪禹

古代中国的战国时代,体系内包含了众所周知的七个大国以及数个小国,尽管周王室还一度存在,但各国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周天子为帝这种观念的束缚。因此,各大国皆表现出自助性质,并逐渐根据实力格局衍生出合纵与连横两种主流策略。古时地理上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秦在西方,而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说到底,合纵与连横都是结盟策略,只不过结盟对象有所不同。可以说,在秦灭六国的百余年间,这两种战略贯穿始终。

战国中期各国形势

秦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前后共计23年,国力日盛。东乘魏国马陵之败尽收其河西之地,双方以黄河为界;又出函谷关开始骚扰韩魏与东周;东南筑商塞,夺武关,楚不得不东迁都城。孝公既殁,子惠文王继位,商鞅死于车裂之刑,但是商鞅的新政却仍然延续了下来,于是秦逐渐成为体系内第一强国。

魏自马陵败于齐后,又为强秦掠夺河西之地,国势益弱,直到为秦所灭,始终未能再次振兴。赵自三家分晋以来,初期以赵魏韩三国同盟为核心,随后为魏惠王所伐,围邯郸,经齐威王围魏救赵而续存。直至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变法前,国家未能臻于强盛。三晋之国中韩国最弱,一向惟魏马首是瞻。后因魏惠王伐韩,形成马陵之战,虽然最终魏败,但韩国也因此疲惫不振。一言以蔽之,韩赵魏三国因同盟而强,因魏野心吞并另外两家而弱。

楚自春秋以来便是一等强国,历次北进中原均被齐晋所阻。后来魏相吴起受谮奔于楚,楚悼王用以为楚相,楚国开始摆脱与吴越相争以来的弱势。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再次崛起。至公元334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越之地。楚遂有长江下游江淮之地,东部边境至于海,成南方惟一大国。

齐威王通过两次战争击破魏兵,称霸于东方。燕则在战国大国之中最为僻远,在地理形势和国家能力上均无法参与中原各大国争霸。

由此可知,战国七雄至此,以秦齐楚为最强。

苏秦合纵抗强秦

秦既拥有关中之地,东向以制诸侯,于是与其接壤的赵魏韩楚日益感到安全压力。于是有苏秦游说六国诸侯,使成合纵之盟,开战国时代联合抗秦之端。

苏秦出身贫寒,幼时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最初,他本意说秦惠文王以吞并天下之术,结果未被采纳,于是反其道而行之,而作六国合纵抗秦之游说。苏秦从公元前333年说燕文公,随后至赵,并以赵王的名义依次至韩、魏、齐、楚,于是六国之君,均以苏秦为相,赵肃候遂会五国之使于洹水,而定合纵之盟。在游说六国之间,苏秦的核心依据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秦为改变现状的国家,意图统一天下,對六国均有重大威胁;二是秦以蚕食邻国为主,非邻国不应坐视不管;三是六国实力总和远大于秦,“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因此各国不应再采取绥靖策略,而应该结盟以抗强秦。

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患中原诸侯之合纵抗秦,阻秦军之东出,于是遣其相公孙衍游说魏国齐国,使合兵以伐赵。赵肃侯因此责怪苏秦。苏秦惧获罪,乃请使于燕以保命。苏秦离赵赴燕,纵约随之瓦解。赵肃侯使绝河水以淹齐魏之军,齐魏之军乃去。苏秦至燕后,燕易公待以客卿之礼,苏秦为燕调解燕齐之争数年,后去齐,被仇家刺杀。

苏秦首创六国合纵以抗秦,虽纵约次年即为秦相公孙衍所破坏,但因此唤起六国对强秦的警惕。而后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均以倡导合纵而得诸侯之尊礼。再后则有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以合纵抗秦为事,使六国处于或合或离状态百有余年,六国亦因此苟延残喘而不至于速灭。司马迁曰:“苏秦起闾阎,连六国纵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张仪连横斗诸侯

张仪是魏国人,与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苏秦一直认为此人智慧在己之上。在苏秦游说诸国时,秦惠文王即欲伐赵,苏秦惧此举将败纵约,却无法找到能够出使秦阻止此事的人。此时张仪困于楚国,于是苏秦招而辱之。张仪认为,苏秦所倚靠的不过是赵,那么他只要能够为秦所用,即可报此仇。于是张仪入秦,并得见秦王,秦王悦之,以为客卿,向他点明了这些都是苏秦的计谋:“苏君忧秦伐赵,败纵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秦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但是配六国相印的苏秦很快便随着六国第一次纵约失败而奔燕,张仪则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主政秦国十九载:最初远交齐楚以打击韩魏;等到韩魏不竞,乃离间齐楚以伐楚;最后游说六国,用挑拨离间威胁利诱等计策,使六国连横以事强秦。因此,在张仪主政时代,秦益强,诸侯益弱。

张仪的连横策略主要有以下点:一是对弱国尽言秦之强,使后者不战而割地事秦;二是与诸强会盟,一面言定不参与会盟国与第三方之战,一面相商分割小国;三是离间强国,使得齐楚自生嫌隙,以便在他国合纵之时减小压力。

张仪以纵横捭阖之谋,创远交近攻之策,离间六国之合纵而后以兵威胁之,使六国争割地以赂秦。于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拱手而取诸侯之地。秦并吞中原之形势由此发端。继张仪之后,又有秦相魏冉、范睢、吕不韦、李斯等,均师法张仪之遗策,最终一统中国。

启示

苏洵在其传世之作《六国论》中说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灭是因为其策略“赂秦”归根结底是错误的,如果六国可以将合纵进行到底,那么秦根本无机可乘。将这种观点用西方国际关系的术语描述出来,即追随强者的策略是行不通的。但是以今观史往往就会犯错误,如果六国知道其生死于旦夕之间,必死命合纵抗秦,但是在现实博弈中,集体行动从来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结盟可以根据结盟对象分为制衡性同盟和追随性同盟。很明显,合纵属于前者,连横属于后者。在一个多极体系中,以强国为核心的追随性同盟与以抵抗强国为目的的制衡性同盟是司空见惯的事。同时,这些同盟均是非常不稳定的,任何事件均可以导致同盟阵营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不同会严重影响国家联合的可能与效果。同盟是因为共同敌人的出现,使得大家认为集体安全的措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存,但是同盟国内每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实际上从未一致过,即便是每国所面临的安全压力也是不尽相同的,战国时代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短期看当试图建立霸权的国家(比如秦)并未对自身产生过强的安全压力时,该国就倾向于采用其他的手段。这样的手段有很多,例如疏远,即远离被支配的国家(比如燕);宣布中立(比如齐、楚);推卸责任,即在制衡他国的行动中搭便车(比如齐);追随,即与争霸国结盟(比如齐、楚、魏);绥靖和臣服(比如齐、楚、魏、韩)等等。因此贾谊在《过秦论》中所描述的场景,“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通“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才能成为现实。

战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当今世界有相当程度的类似,观张仪是时纵横捭阖的对外策略,便可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诚必凛冰渊之惧而惕然于心也。

猜你喜欢
张仪六国苏秦
苏秦刺股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锅盔助秦灭六国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引锥刺股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
析秦对六国施行的“不战而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