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兰
中巴经济走廊是201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表明中巴两国传统的政治战略友好关系向务实的经济战略共赢关系的转变,是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
由巴基斯坦首倡的构想
2006年4月,在伊斯兰堡召开的首届中巴能源合作论坛上,时任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提出,中巴两国应该在能源合作方面建立专门的和全方位的机制,打造中巴间的能源走廊。此后,时任巴总统穆沙拉夫在接见参会的中巴商界代表时,进一步明确了关于中巴走廊的建议,指出“如果把巴基斯坦的陆路大动脉与中国新疆接通,完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通讯设施,未来的喀喇昆仑公路以及在其基础上可能建立的喀喇昆仑管线,甚至铁路,必将成为中国与中东、中亚、南亚国家经济战略走廊的最佳捷径。” 由于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中巴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穆沙拉夫称这条走廊将成为“世界第九奇迹”。
2008年4月,穆沙拉夫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修建一条连接伊朗和中国、经由巴基斯坦的输油管道之建议,并首次明确使用了“中巴走廊”一词,表示“在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走廊上,将修建起更多的公路、一条铁路、光纤和石油、天然气管道”。巴方直截了当地邀请中国加入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的天然气管道(IPI)建设工程,并建议将其改造为伊朗—巴基斯坦—中国(IPC)管道工程。这是因为巴基斯坦要给迟迟不动的印度施加压力,同时它也急于获得中国的融资和技术援助。
2009年,中巴两国政府相关部门再次集中商讨修建连接中国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输油管道的议题。巴方特别明确了中巴走廊中的公路建设部分,即两国共同扩修喀喇昆仑公路。
两国战略合作的“首要之事”
在中巴经济走廊的蓝图中,走廊的起点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瓜达尔港位于巴国西南,既是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与远东地区海上交通运输的枢纽,也是中亚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海口。它由中国投资兴建,2007年3月投入使用。但由于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该港作为进口中东和非洲能源枢纽的目标没有实现。在这种背景下,2010年9月,巴政府决定将由新加坡港务局营运的瓜达尔港转交由中国运营。可以说,巴方的这个决定迈出了中巴走廊规划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在燃气管道建设方面,2010年10月,巴基斯坦政府决定修建一条连接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的天然气管道。巴基斯坦由于财力有限,再次寻求中国的援助。巴政府希望采用瓜达尔港的建设模式,由中国方面提供贷款,巴基斯坦方面提供人力和相关设施,建设完成后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寻找运营商。
2011年值中巴建交60周年,也是“中巴友好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各种商业机构和学术团体也增加了交流和互动。恰在此时,美国单方把基地组织头领本·拉登击毙于巴基斯坦的国土之上,引起后者极度不满,美巴关系恶化至极低点。这在某种意义上刺激了巴基斯坦向中国的进一步靠拢。
当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访华。巴基斯坦政界和军界达成共识,他们认为,在美国击毙本·拉登之后,中国是惟一对巴基斯坦表示同情和理解的国家,此时访华就是要向美国表明巴基斯坦还有中国这个朋友。除了获取政治和道义支持之外,吉拉尼的访问也涉及经济合作领域。他在出席中巴企业家论坛时指出,中巴经济合作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首要之事”。吉拉尼特别申明,巴基斯坦正在努力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翻新铁路和公路,新建高速路和机场。在这方面,中国的参与和融资必将使中巴两国“双赢”。一同来访的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回国后在新闻发布会上更加具体地谈到了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的项目。他提到,巴基斯坦政府非常感谢中国在建设瓜达尔港中的技术和金融援助,并提议中国在此建设海军基地。温家宝总理已经承诺帮助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高速路和堰塞湖。巴驻华大使也透露,吉拉尼访华期间中巴签署了数个协议。
2012年,中巴两国的经济合作以水电、核电和再生能源等领域为主,在政府和商界两个层次签署了某些工程项目。其中与中巴经济走廊直接相关的是伊朗—巴基斯坦管线道工程(IP)。在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力促下,中方同意参加工程的技术竞标。
做好这篇大文章
2013年初,美巴关系逐渐走出阴霾,趋于缓解。巴基斯坦也经历着其历史上的首次民选政府的交接,新组成的谢里夫政府把提高巴基斯坦的国民经济水平作为头等大事。中巴经济走廊遂成为巴政府践行经济发展国策的典例。
2月,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将瓜达尔港运营权和配套基础设施开发权从新加坡港务局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获得瓜达尔港的运营权可以使中国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的出口,经此港到达阿拉伯海,前往欧洲和非洲港口,这将缩短通过铁路运至中国东部港口再出海的里程。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天然气商船也可以直接停靠瓜达尔港,并可绕开马六甲海峡,将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直接运抵中国。
5月,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在巴国会发表讲演,表示要做好中巴经济走廊这篇大文章。在双方签署的“全面深化中巴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中巴经济走廊也成为主要议题之一。双方同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具体制定中巴经济走廊的远景规划。以此推动两国的互动互通,促进双边经贸的进一步扩展。
6月5日第三次就任巴基斯坦总理的谢里夫在施政演说中阐释中巴关系时,重点强调了他与李克强总理在中巴经济走廊议题上达成的共识。谢里夫在当年7月访华。他在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将带着中巴双边经济合作议程访问中国,而中巴经济走廊是此议程的“重中之重”。在北京期间,谢里夫总理与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界高层进行了会谈,邀请诸机构投资巴基斯坦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承诺在巴国内设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专项基金。在中巴两国总理的会谈中,双方一致表示在新时期继续深化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互联互通合作,成立联合合作委员会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和短期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和沿线经济开发区等支点项目。在双方签署的八项协议中,最受关注的是修建经济走廊的“远景”规划。据此,中巴经济走廊意味着将建设一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项目预计耗资180亿美元。
谢里夫总理回国后,时时推进和监督着中巴走廊建设规划的相关事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政府工作议程的优先事项。
将带来翻天覆地的经济革命
中国在推动中巴经济走廊规划方面保持着与巴方的密切合作。2013年底,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在对中巴媒体代表的讲话中,重申了中巴经济走廊的重大现实意义。他说,中巴经济走廊将使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发生翻天覆地的经济革命,中巴两国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但是两个国家必定会在五到七年的时间内,享受到它的巨大效益。
总而言之,从2006年巴基斯坦方面提出中巴能源走廊的构想,到2013年中巴两国政府签订共同打造中巴走廊的正式协定,两国政府七年的共同努力,使得中巴经济走廊从一个构想发展成为包括多个工程项目在内的一整套的远景建设规划。中巴经济走廊已经被确定为中巴两国经济合作的首要建设项目,它的建设已成定局。综观整个过程,它受到中巴两国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巴走廊的未来建设也将与两国国情和南亚地区的大环境分不开。此外,走廊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低差,安全局势恶劣。中巴走廊的建设必将面对这种险峻形势。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巴经济走廊的打通必将惠及中巴双方以及中亚、西亚和南亚地区。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