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岸
当得知美国司法部以“网络窃密”为由起诉五名中国军官的消息时,人们显得没有心理准备。毕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5月中旬刚刚访问过美国,双方虽然当着各国记者的面猛打嘴仗,但也达成了“六点共识”,强调要建设新型军事关系。如今房峰辉前脚刚走,美国便一巴掌打在中国脸上,所激起的愤慨可想而知。
由于美方宣布有关决定的时间恰逢中国高调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和举办“亚信”上海峰会,因此人们纷纷怀疑美方是在表达对中俄接近的醋意和不安,要给中方“添恶心”。但观察者们很快发现,事情原本有着它固有的实质内容和发展脉络,根源还在斯诺登事件,本质是一场系统性的明争暗战。
贼喊捉贼的把戏
2013年6月发生了美国情报人员斯诺登逃港事件,斯诺登所披露的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世界的丑闻震惊了国际社会。2014年3月,德国《明镜》周刊披露了其从斯诺登手中获得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曾监听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和商务部、外交部、央行等核心部门,并成功渗透中国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在获取重要信息的同时对华为产品植入“后门”,以监视使用该公司设备的人员。人们相信,通过斯诺登渠道迄今披露的针对中国的监听窃密行为,只是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中国的冰山一角。
中国国内主流媒体对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不反省、不节制自身,却变本加厉抹黑、打压中方的贼喊捉贼行为感到愤慨,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以牙还牙”、“奋起还击”,“切不可忍气吞声”。美国的这一行为,也使人们进一步看穿了美国的虚伪,确信其正在实施将美国霸权地位延伸到网络空间的军事安全战略,而其把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和假想敌的心态在虚拟世界表现得更真切、更突出。
华为、中兴等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美国的行为早就愤懑不已,他们在美国、西方以及一些中美企业存在竞争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频遭以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为由的严格审查和围追堵截,受到不公待遇,导致“走出去”战略四处碰壁,“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接下来的事实让世界看到了更多不一般。中国官方对事件作出反应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实属罕见。外交部、国防部高官急召美国驻华大使和代理国防武官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并宣布中止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表示“将视情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确认斯诺登指控的美国“棱镜”项目针对中国的窃密行为“内容基本属实”,“美国的监听行动涉及中国政府和领导人、中资企业、科研机构、普通网民、广大手机用户等等”。此间,中国政府宣布所有政府采购产品禁装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指令中国国企切断同美国咨询公司联系,酝酿出台网络产品安全审查制度。另外,彭博社报道的中国银行系统可能弃用IBM高端服务器的传闻,也被外界解读为中方的报复之举。
中美网络工作组作为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框架下的一个由两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军方共同参与的对话机制,本来是应美方反复请求历经艰难协调才设立起来的,理应为增进两国互信、控制网络安全矛盾发挥更大作用,却因美方的极端行为而遭中断,很难说不是中美关系在特定领域的倒退,美方要为此负全责。
中国政府针对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的禁令和即将出台的网络产品安全审查制度的决定完全是在“棱镜门”事件的催化之下,参照德、法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出于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并非针对美国起诉中国五军官的孤立报复事件。专业人士指出,WINDOWS系统从7升级到8后,通过云端技术可将邮件、文档等底层应用内置同步到微软在美国的服务器上,这一技术转变加剧了系统性泄密的风险。此前,微软不顾广大用户利益单方面停止对WINDOWS XP系统提供服务已经引起中方不满。
强烈的经贸摩擦背景
即便在美国国内,舆论对官方发起对中国五军官诉讼的动机也困惑不解、莫衷一是,不少言论批评司法部的冒然之举将使美国企业在华遭到排斥,“给美国公司在规模达3240亿美元的中国信息技术市场制造障碍”。当然也有人鼓掌喝彩,纽约州民主党资深参议员舒默就致函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指称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严重损害美国企业利益,呼吁奥巴马政府以中国违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为由向世界贸易组织发起诉讼。
来自美国的评论注意到,美国官方在对中国五军官发起诉讼时,所开列的受害者名单中只有美国铝业、美国钢铁和西屋公司等传统型企业,不包括任何美国的科技公司。有关评论深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升温与中美之间复趋增多的经贸摩擦有直接关联。
过去几年,广布于制造、能源、科技、金融、服务等关键行业的美国企业界对华抱怨情绪不断滋长,已不是担心中国“偷走美国就业机会”那么简单,而是直指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所谓“差别国民待遇”,认为中国市场环境不再“友善”、投资和贸易壁垒有增无减,要求奥巴马政府惩罚中国。美国官员承认,起诉中国五军官也是旨在保护美国企业,“为两国间的商业活动订立清晰和可预见的规则”。
生意人就是生意人,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存,没有谁愿意真的因为两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摩擦就离弃对方的市场。在此次起诉事件中,直接涉事的美国企业过去两年累计向美国政府和国会提交了几百份控诉“中国黑客商业窃密”的文件,却在事件升级后三缄其口,力避成为中方直接的报复对象,影响与中国伙伴企业的合作。美国在华科技企业开始调整策略,把更多营销目光转向中国民营企业,但私底下并没有放松对中国政府部门的游说活动。华为等遭美国司法歧视和舆论打压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也没有放弃进军美国电信基础设施市场的梦想,转而采取通过在线商店来出售智能手机等变通方式。
但美国已经无可奈何地发现,正是由于美国自己一贯的傲慢和霸道,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脱美国化”趋势。这种趋势依托世界范围内的调整与改革浪潮,作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表现,遍布政治、社会、经济、金融、货币、文化等诸多领域,网络安全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非常具体、突出、疾进的方面,中国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自发参与的国家。这一趋势虽然将是一个漫长过程,但却是美国走向历史性衰落的必然伴生现象,将深刻影响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是美国施展浑身解术也未必能够阻止的潮流。
中美关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美国司法部说,起诉中国五军官的决定虽并不是由奥巴马总统直接签署的,但事先征得了白宫同意,并同中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沟通。相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宏图伟业”,奥巴马政府更急于收获在美国国内的短期政治利益。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备受“虚弱”诟病的民主党政府需要在对外问题上刻意显强,需要加紧取悦美国商界和军工集团,展现对美国企业的“保护能力”,其挑起兼具军事安全和商业科技竞争与对抗性质的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可以一石多鸟。
但事件迄已引发的后果无可否认地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敲打正在跨越中方所能容忍的底线,中美之间在事关战略互信重大问题上的相互克制正加速消耗。这促使人们在质问“谁才是网络时代最大窃贼”的同时,仍不免发出事件会不会引发“中美新冷战”的疑问。
进入2014年以来,尽管中美高层接触紧锣密鼓,共建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得到重申,但中美总体关系所显示的紧张氛围仍不容低估。美国高调推进“重返亚洲”战略,强化亚太军事同盟,掺和东海、南海问题,警告中国不得趁乌克兰危机在东亚海上盲动,这些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中美之间触发了快速而深刻的“战略失信”。中美关系已站在又一个关口上,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除了两国领导层的战略政策选择,也包括双方处理具体问题的具体手段。冷战期间,将美苏关系裹挟进更具对抗性状态的事件比比皆是,一事动乾坤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给骆驼背上压上了又一根稻草,中美关系已因此前的各种事件不堪重负了”,一家美国咨询公司的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在评论美国起诉中国五军官事件时这样讲。
一个名词被分析家们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用来评价当今世界主要大国处理彼此关系的方式,那就是“刺猬理论”。在分析家们看来,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是浑身长满尖刺的刺猬,要在这个充斥着矛盾的狭窄世界上求得共存,既能相互取暖又避免重大伤害,只能用疼痛不断试探对方在一个个问题上的底线,确定彼此之间必须保持的最佳距离,这使得当今世界充满发生对抗和冲突的意外风险。中方对美国起诉事件作出的非同寻常的反应表明,中国似乎正从俄罗斯处理乌克兰危机的作法中得到某种启发,开始更加主动、娴熟地使用“刺猬战术”,以系统而具体的反制促使美国更加尊重中国的利益。
中美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大数据背景下的渗透与反渗透、抹黑与反抹黑斗争,较量还会继续,并且有可能在未来特定时期因特定事件再告升级。中方日益相信一个道理,美国对华监听窃密行为的事实收敛和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对话合作诚意在相当程度上要靠针锋相对的斗争逼出来。美国又一次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在中方凌厉的反击之下开始方寸显乱,其自鸣得意的大棒最终落到自己头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哀怨地说,“美方的起诉不应成为中方发起报复的理由”。华盛顿无权要求别人适可而止,除非它自己懂得适可而止。华盛顿也必须明白,面对一个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维权手段不断增多的中国,美国已不能再用旧的心态和逻辑处理对华关系中的分歧问题。
美国起诉中国五军官事件的背景绝不简单,它并非一场单一的网络安全争执,而是反映了中美的战略关系、折射出中美的经贸摩擦、体现了中美的科技竞争。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重要环节,其对中美敌对情绪的催化力超过了大多数其他领域的问题,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阿喀琉斯之踵”。这场尚未完结的较量如何收场,事态真的如人们相信的那样可控吗?对美国的口诛笔伐不应掩盖对当下中美关系的忧思,即将于7月份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理当对此有所回应。而长远来看,网络世界不是绝对虚拟的,它也是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在其中的善恶较量越来越直接地作用于国际关系和世界安全,中美建立战略互信、开展互利合作的努力也终需回归网络空间。
(作者电子邮箱:steelan200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