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农村选举,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就是在这个“恶人”和那个“恶人”之间进行选择。“恶人”会亲自出马或让代理人拿着钞票或用车拉着数量不等的面粉、食用油、肉或者高压锅等物资,“深入”到各个“选民”的家中,十分明确地告诉你,要选谁。即使在一些不是“恶人”治村的村子里,当选的村干部因为要仰仗“恶人”来给自己劈山开路,扫清障碍,也唯“恶人”马首是瞻。当新乡绅急于跟新恶霸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时,我们对乡村的前景,应该有限度地乐观。
—ddna2006(读第14期《历史纵深中的农村基层治理》)
华夏文明中,婚姻从来就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大事。从一而终关系个人品德、家族荣辱、社会稳定。但新中国从制度层面颠覆了男女间的关系,可惜妇女经济独立不给力。改革开放弥补了短板,离婚的潮流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宣告了婚姻不过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从人的进化看,人的充分解放才是文明的应有之义。婚姻正在时光长河里重新定义,本本主义只能是历史的样品。
—水台明月(读第14期《婚姻问题与社会“内在解体”危机》)
我在一所县城郊区小学教一个小学二年级班,全班72个学生,只有28个女生。而其他班级男女生比例也同样悬殊,包括前几年我所教的班级情况也基本如此。我一朋友在一所不太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一年级,50个学生,仅有17个女生。而这些孩子15年后就进入婚育期,但却有那么多孩子可能在15年或者20年后成为 “光棍”。这意味着,一方面,一部分人将失去组建家庭的机会。另一方面,已经组建的家庭稳定性被破坏的可能性勢必大大增强。而这个社会的稳定性也因为家庭这个社会基石的不牢固而面临极大风险。
—马长军(读第14期《几千万光棍的社会风险》)
从世界各国对文学的重视来看,设置文学奖,在激励更多优秀作家涌现,用文学形式记录时代、探究人性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作用。除了极少数有天赋作家外,大多数人都需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去历练、打磨,而写作本身就是一项枯燥且难坚持的事业,而大多数人首先需要的是解决生存问题,文学奖无疑能实现这一前提,所以作家适度的功利主义即是人之常情。当今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消除评奖机制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尤其是要在去政治化、评奖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完善社会监督等方面加强监管,让文学奖真正为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所得,让公信力和威望重回文学奖。
—紫荆(读第14期《中国需要文学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