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与光阴对坐
常常有那样的时刻,静静地坐在小窗之后或斜阳之下,风儿淡淡,草木默然,心里有着一种极细微的感触,恬然中带着易感。每一个轻轻的波动都如琴弦轻颤,在心灵上奏出舒缓而绵长的旋律,仿佛周围的时光都漾着涟漪,宠辱皆忘,万虑俱宁。
就像去除了所有的羁绊,脱离了所有的桎梏,世界与生活既在身外也在心里,在身外遥远,在心里温暖。于是,感悟于一沙一石之细,动情于一草一叶之微,心儿从没有这样柔软过,就像一阵若有若无的风都能在上面留下印痕。
其实,凡尘劳碌,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匆匆来去,操不完的心,忙不完的事,那样静坐的片刻,也只是可遇而不可求。身畔熙攘嘈杂,心里忧烦拥挤,而那难得的静默时刻,就成了最为留恋的清宁。虽然只是短短时间,却成了生命中的后花园,灵魂憩息于其中,远离尘嚣,就像奔跑的长路上短暂的休息,却发现路旁绽放的最美的花。难得的一瞬,却释缓了长久的疲惫。
有时会想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那相看两不厌的,不是敬亭山色,应该是我们一直在匆忙中忽略的时光流淌。很是眷恋那样的场景,在小窗后坐拥流年,满庭花草轻轻摇曳,打开的书卷放在窗台上,阳光暖暖的透窗而入,照着我微笑的脸。那时我刚刚步入社会,还没有体会世事艰辛,每天的空闲时间,看书,独坐,默思,光阴的脚步在心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足迹。
以为会很长久的悠然,却在日复一日的奔走中,心上渐渐蒙尘结茧,很难日日感受那种来自心灵的宁静。一个中秋节的夜里,家里亲人团聚,热闹至极,忽然收到一条短信,遥远之处一个朋友发来,她说她自己坐在河边看月亮,很静,很美。忽然想起,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月亮了,即使在这个月圆月美的夜晚,嘴里说着月亮,却也想不起出去看一看。是啊,现在的我们,连抬头的时间和心情都没有了。
于是那个夜里,独自走出家门,在小河边,看月亮渐渐爬上天空。澄澈浑圆中,仿佛心化清辉弥洒天地,无远而不至。原来,最美的光阴一直都在身畔,等着我们与之对坐,可我们却极少停下匆匆的脚步。及至回头时,却发现时过境迁,光阴的河流中,却一直不曾去徜徉,却已经风尘满面鬓染秋霜。不是光阴辜负了我们,而是我们辜负了光阴。
所以,当看到别人刹那的失神,我会心生羡慕,我知道,那是一个人最美的时刻。是的,那样时刻,心上的尘埃飞散,心上的茧壳剥落如花,只有时光淌过,淌过微笑的脸。
草木为邻
与草木相处太久,便有了熟视无睹的感觉。只有在心灵静澈的时刻,才会感受到一树摇风芳草逐绿,它们就在那样的瞬间,走进我们的眼中心里。
在农村长大,记忆中,总有那样的情景让我流连。大人在田地里干活,我们小孩子便坐在地头的树荫下,阳光在别处绽放着,我们扯下狗尾巴草,编一些小猫小狗。或者就伏在草丛中,寻找那些隐匿的小精灵。有时会比赛爬树,头顶密密的叶片投一脸斑驳的碎影。这是与草木最初的亲密接触,也是最后的纯澈情怀。在成长的风尘中,草木只在寂寞时走入眼睛,再也不是儿时无忧的心境,它们,已经承载了我的太多心绪。
在我工作的这个城市,处于小兴安岭深处,四望都是连绵的山岭,树们就铺满了视野,满眼的绿。闲时远眺,颇为驰心骋怀。而窗前的两棵樱桃树,却是以更细腻更生动的形象与我相对,常常凝神于风中摇曳的每一片叶,仿佛它们的每一次轻微抖动,都会把思绪带到很远很细微的一种境界中去。
从小大到,那些树,那些草,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在身边围绕葱茏,就像我走不出对故土的思念。一年一度的秋黄春绿,一如心底的潮起潮落,轮回着无尽的眷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有时我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在追逐着草木的轮回而放逐着自己的情绪。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别人都和我差不多,伴随着草木而走过一生。可是去过西部几次,发现那里的草木已成罕见之物,特别是那种连天芳草无尽森林,几乎是传说中的所在。和那里的孩子闲聊,说起大草原大森林,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反而给我讲了许多,在他们的想象中,那是最美好的家园,就像心里的梦想。
原来,草木一直相伴的我们,心里却常常一片荒芜。身处草木间,心如沙漠。而那些从没见过那么多草和树的孩子,虽然身在荒凉之地,心里却一片繁盛。所以,倒是他们,是真正的与草木为邻,草木已化作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寄托,给他们以温暖的力量。所以,他们走过的路上,会花团锦簇。
真正的与草木为邻,是草木既在身边,也在心底。而不是每天的漠然相对,或者只是片刻的相知。即使身边没有一草一木,心里依然能够翠微苍苍。于是,再看远远近的草木,竟是觉得辜负了它们太久。
目光变得澄澈起来,那些走入眼睛的绿,我相信,每一天都会给我的生命染上欣喜的颜色,不管多远,不管多久,一直如是。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