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赫
如今,世界各国的情报战愈演愈烈,人们对与“间谍”二字有点瓜葛的事件都会格外关注。所谓间谍,其实就是“情报人员”,也叫特务、特工。早在公元前16世纪时的夏末,中国就出现了从事情报刺探工作的间谍人员。
最早的间谍活动
我国最早被史书记载的间谍活动出现在夏朝。夏朝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这一时期,私有观念开始产生并侵蚀瓦解原始社会,从而形成我国第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实行帝位世袭制。鉴于阶级斗争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间谍活动应运而生。“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这个历史故事就是我们所要阐述的间谍活动的背景。太康,夏朝第三代君主,不理政务,荒淫无度,使得政权落入旁人之手。继承他王位的仲康(太康之弟)以及相(仲康之子)成为傀儡。直到少康(相之遗腹子)长大后,才重新夺回政权。少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为了刺探敌方封地的情况,他派遣一位叫女艾的大臣潜往敌方封地当间谍。女艾不负使命,把刺探到的风土人情、政治动向等消息传回少康那里,为他夺取、巩固政权提供了详细的情报。至于女艾具体的间谍活动,史书语焉不详,只在《左传·哀公元年》中记载“少康使女艾谍浇”,这也是关于我国谍报活动最早的记载。女艾也成为中国古代间谍第一人。
夏商周时期的间谍活动仍处于一种自发形式,并没有专门的间谍组织。谍报人员是业余的,只是偶尔从事间谍活动,如刺杀、窃取情报等。
间谍活动日益频繁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群雄争霸,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这个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为间谍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间谍活动呈现3个特点:间谍活动频繁;有了初步分工,但分工不明确;很大程度上是以政治家和高级谋略家身份为各国充当外交使节进行间谍活动。
到秦汉时期,一方面游士活动仍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帝王为中心的一个智囊班子逐渐形成,具有组织性、系统性。后者之中多是辅佐帝王的智囊人物,他们在谍报活动中起组织策划作用。
五胡时期是大动乱的时代。大量少数民族涌入中原,在促进多民族统一融合的过程中也使中原百姓成分变得复杂;再加上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生产荒废,经济萧条。这些原因使得割据局面长久存在。多数少数民族政权于马上得天下,旋起旋灭,大都短于谋略的运用。但由于该时期战乱频繁,战术间谍被广泛用于战场上,用以侦探敌方的军队布置、粮草等情报。
到了隋唐,战术间谍活动有了进一步发展,以李世民为代表把战术侦察活动与部队整体作战行动相结合,间谍活动成为部队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唐末,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商人、手工业者大量出现,于是开始有了伪装身份的间谍。
间谍活动的高峰期
宋元明清时期,间谍的身份更加模糊,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官员、术士、郎中、僧道等许多流动性较强的职业都成了间谍的扮演对象。这个时期的中央政府对大臣的监视力度增强,出现了势力较大的职业间谍组织,尤以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最具代表性。
明朝,人们提起锦衣卫可以说是谈虎色变。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有二:一是侦察大臣们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握着“廷杖”,负责惩处违反皇帝意志的大臣。在大臣们的眼中,这是一群极为可怕的人。明洪武年间,如果大臣家有锦衣卫上门,他就会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别,然后一去不复返;二是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方高级军官。例如在明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中,锦衣卫表现得十分活跃,收集了大量日方军情,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锦衣卫让人闻风丧胆之处还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管辖,意思是锦衣卫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如有反抗,“格杀勿论”,其权力尤在大理寺和刑部之上。在逮捕犯人之前,锦衣卫指挥使会发出所谓驾帖。如果大家对电影《新龙门客栈》还有印象的话就会知道,驾帖不是身份证,而是逮捕证。此外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诏狱名气之大,胜过刑部天牢。
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探消息,以“不怕杀错、就怕杀漏”的精神“制造”出明朝著名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后来,这一机构的创始者明太祖朱元璋深刻认识到其危害,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销了锦衣卫机构。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为了清除建文帝余党和体察民情,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厂。东厂由宦官担任,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后来明宪宗时期又设立西厂,至此,东西二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明朝的特务机构。
间谍活动的技术手段
间谍能否获得情报是本事,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也是功夫。那么在古代,间谍活动中都使用哪些技术和手段呢?
邮驿、烽火台都可以传递情报,但这并不能满足所有间谍活动,特别是由交通员递送情报风险很大。为此,古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用鸽子来当“交通员”。中国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知道鸽子的这一用途;在宋代时,用鸽子来传递情报已较为普遍;在元代宫廷中,为争夺权力事变迭起,争斗中常以放鸽为号,内外呼应,传递消息。但鸽子要驯养,一般特工也用不了,于是,中国古人发明了不需驯养的“鸽子”——纸鸢,作为传递情报的工具。
纸鸢就是现在大家都爱玩的风筝。纸鸢发明于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发明人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淮阴侯韩信。据说当时列侯陈豨造反,韩信与陈豨勾结,制作了纸鸢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这也是最早用纸鸢来传递情报的实例。纸鸢制作简单、方便控制,在军事、间谍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当时被叛军侯景围困在建邺(今南京)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是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的。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工必学教程。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明了古时的“窃听器”——听瓮。《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不断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听瓮最早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测情报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在特殊的情况下,还会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为了减少情报失误,还会培训盲人来执行“听”情报的任务。
唐代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制成。当时侦察兵都会配备这种工具,需要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听到。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现代间谍已离不开密码,这是保证情报安全的需要。中国也是世界上较早使用密码的国家。“阴符”是最早的军事密码,它比较简单,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因为上面没有文字,即便敌人缴获了,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与阴符配合使用的还有“阴书”。所谓阴书,就是将一份完整的情报写在3处分别送出。在阴符、阴书的基础上,后来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
中国古人的情报研究工作,其实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可能与中国多战事、时分时合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避免这种情况,中国人又发明了“密写术”。密写术使用一种特殊墨水,达到看不出字迹的目的,这种特殊墨水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中国史书上有不少关于密写案例的记载。密写技术在现代的间谍活动中仍被广泛使用,但“墨水”的成分更为特殊,不是用水便能显现字迹的,而需要用一种特殊配制的药水(显影剂)才能显出。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