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 百年沪上名人路

2014-09-10 07:22陈洋
百科知识 2014年23期
关键词:康路租界上海

陈洋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80年前,面对武康路的美景,一代大文豪萧伯纳如此赞叹道。

1933年2月17日,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乘坐英国皇后号游轮抵达上海,在蔡元培、杨杏佛、鲁迅等人陪同下,去福开森路393号的世界社礼堂,出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欢迎会。会后,萧伯纳在福开森路(后改名为武康路)散步。虽然他只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却为武康路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评语。

租界扩张筑路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据《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记载:“该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人福开森姓氏命名。1943年改现名武康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

这福开森又是什么人呢?

清末洋务派大臣盛宣怀受李鸿章之托督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苦于找不到熟谙现代大学管理的人才时,巧遇加拿大传教士约翰·卡尔文·福开森在上海逗留,遂聘其为“监院”(相当于教务总长)。为方便教授们从市区乘坐马车到校上课,福开森自掏腰包修筑了从南洋公学到静安寺善钟马房的马车道。这条新辟的乡间小路沿着村庄、河道和田埂的自然走向筑造,当时并没有确切名称。

1907年,汽车进入上海,上海原先的一些土路已不能适应汽车行驶的要求。为改变状况,法租界公董局在租界内外筑路中,拓宽和修整了这条土路,局部取直,并把土路铺成煤屑路,增加了路面的硬度,还将其与西面的徐家汇路直接打通,使其不仅可以通马车,还可行驶汽车。

其时,法租界公董局因扩张地盘,与英、美等国争持不下,又因筑路与四明公所(宁波会馆)迭起冲突,而致血案。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与福开森有私谊,即遣福开森以中方划界委员之名,协助上海道台余联沅办理租界扩充一案,兼办四明公所善后事务。福开森这趟差办得不错,法租界公董局亦得了利。为旌其功,法租界公董局便将此新筑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

1914年,福开森路所在的西区正式被划入法租界。随着法租界扩展,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明梯尼按照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福开森路沿线的整体规划,并以福开森路为中心,将这一规划逐步向周边推进,很快形成了以福开森路为标志的法兰西社区。在这片远离嘈杂市区的幽静之处,欧洲人陆续建起各式风格迥异的洋房小楼,偏安一隅过起恰似欧陆本土的恬静生活。住在这里的都是西方派驻沪上的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福开森路成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国中之国。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经过3个月的浴血奋战,上海最终被日军攻陷,以福开森路为中心的法租界进入了为期4年之久的孤岛时期。来自各地的商贾富豪携巨款涌进这里躲避战乱。由于游资的日愈增多,市面得到了畸形繁荣,人口膨胀之后,一些富商又开始了建设投资,在福开森路周边修建了大批新式里弄,福开森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汪伪重新命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陷落。1943年,法国宣布放弃以福开森路为中心的法租界,汪伪政府乘机宣布“接收”法租界,并将福开森路所在法租界改称为上海市特别第8区。

汪伪政府的“接收”不被国共两党及国际社会所认可,也不为国内民众所接受。周佛海及汪伪上海市市长等人提出了应对之策,建议汪精卫把“接收”的租界内的200多条以外国人命名的马路,全部改成以中国各省、市及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命名。这样做有几大好处:一是显示了汪伪政府的独立、尊严和民族气节,可以摆脱汉奸骂名;二是借助全国人民反殖民地激愤之力,通过改换马路名称,赢得民心,造成“接收”的既成事实,以堵住重庆方面的嘴;三是换上各省、市地名后,这些马路的名字将会永远存在,名垂青史。

方案形成后,汪精卫只对福开森路等几条重要马路给予关注,他凭自己多次途经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上莫干山留下的美好印象,对周佛海说,武康莫干山在山区,福开森路在大都市,但环境和氛围极为相像,不仅洋人喜欢那里,上海滩的政要富商都喜欢往那里跑,福开森路就以武康命名吧。

武康路从此就在上海滩叫响了。

此后,这条马路的名称一直沿用,未被更改;即便是在“文革”时期,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都被换成与革命有关的称谓,这里也不曾有过任何变动。

名人旧居荟萃

武康路长1183米、宽12~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

永不拓宽的武康路上,梧桐婆娑,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名人旧居。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这里也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它既风云变幻,又雅致清幽;既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又不失传统风骨。那些叱咤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纷纷寓居于这里,他们显赫的身份和发生的故事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

沿着武康路缓步慢行,仿佛穿越上海滩百年的时光隧道。

武康大楼

武康路与淮海路交界处的武康路858号,有一座犹如起航巨轮般的建筑——武康大楼,它是武康路的标志性建筑。

武康大楼旧称诺曼底公寓,这个名称和二战中盟军登陆的诺曼底半岛毫不相干,而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法国的一艘著名战舰“诺曼底”号。该舰战功卓著,后被德国潜水艇击沉。

诺曼底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请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邬达克的早期作品。大楼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楼高9层,坐北朝南。一二两层处理成基座,连续半圆券廊,水泥仿石墙面;3~7层为清水暗红砖,典雅古朴,第3层还特别有三角形的古典山花窗棂;第8层则处理成檐部,仍为水泥仿石外墙。虽然在法国有很多类似风格的建筑,但假若把武康大楼搬到巴黎,它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

黄兴故居

武康路393号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人称“黄公馆”。该故居早期部分建于1912年,属新古典主义建筑样式;后续部分建于1933年,为装饰艺术派风格。

1912~1916年,黄兴曾居住于此。孙中山亦多次借宿这里商议革命,并将此地作为途经上海时休息、开会、会见客人的场所。

黄兴过世之后,“黄公馆”几易其主。

13年后,这里迎来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李石曾曾留学法国,倡导“教育救国”,是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大批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路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193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在此创办上海国际图书馆,它是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分馆,也是中国第一家国际专业图书馆。1937年,图书馆迁往北平(今北京)。

这里还曾是上海电影厂的办公楼,楼梯墙上至今还悬挂着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等昔日大明星的大幅黑白照片。

民国总理唐绍仪旧居

武康路40弄1号,黄色洋房群被高高的竹藤围墙隔离开来,只留下一扇狭小的铁皮门。可墙内的风景是关不住的,洋房建筑的气派显然也是关不住的。这座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据称是由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成时,为比利时与法国商人合资组建的义品银行产业。

整座花园洋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3层,建筑外墙用鲜艳的乳黄色粉饰,黄色混水的拉毛墙面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典雅高贵。整栋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底层入口,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拱门两侧是柯林斯绞绳纹立柱,拱门上方有精致华美的西欧古典木雕刻,细腻华丽,和两侧罗马柱头的花纹相得益彰。

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于1937~1938年在此居住,并在此地画上了人生的句号。当年,外界传言唐绍仪和日本特务有往来。1938年9月30日,军统杀手以古董商的身份来到唐绍仪家,将这位民国总理刺杀在血泊中。

时过境迁,如今的武康路40 弄1号早已变成寻常百姓家,对信步走到这里的人来说,与其说这里曾是命案现场,不如说是一份属于历史的凭吊。

正广和老屋

告别了唐公馆的风云往事,从40弄窄铁门出来,向南走十几米,就看到另一座米色外墙的3层小别墅。因为大门外直立的一根根漆黑的铁栅栏,旁边矮小的红色木门也少有人进出,显得颇为神秘。从外墙的铭牌上可以了解,老屋建于1928年,原为英商正广和汽水行大班住宅。透过围墙,红瓦陡坡的屋顶上,有着红砖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炉烟囱和尖顶的老虎窗,外墙饰以暗红色的半露木构架,透露出浓郁的英伦乡村风味。

这座别墅里曾经住过一位显赫的主人,那便是英商正广和的大班麦格雷戈。正广和汽水在20世纪的上海十分盛行,这些财大气粗的洋行大班,也在那个时代风光一时。

解放后,此房被没收,作为上海市委招待所。“文革”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刘靖基年迈回沪居住于此。

电影《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与易先生私会的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影片最后,放走了易先生的王佳芝装得像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张爱玲的小说里,王佳芝最后是要去“愚园路”的,电影中却改为“福开森路”,也就是今天的武康路99号。

湖南别墅

湖南路与武康路交汇的路口,有一个气派的大宅门,终年紧闭,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少有人进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全窥它的风貌,只知道那是一幢掩藏在浓密绿荫中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1934年春,汪伪政权财政部长周佛海买下这座花园。门前的居尔典路也随着周佛海的到来而改名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

当时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胡兰成曾多次和张爱玲一起到湖南别墅拜访。在一次拜访中,张爱玲听到了中统利用美人计刺杀丁默村的故事,并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色戒》。

意大利领事官邸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花园洋房式建筑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们在建筑风格上追求异彩纷呈,地中海风格即为其中一种。这种风格的建筑靓丽醒目,主要模仿希腊、意大利、法国南部等地区的洋房式样。但今日这种风格的历史建筑在上海已濒临消失,以致武康路390号在当今尤显珍贵。

武康路390号那红顶白壁的小房子,与武康路上众多老洋房格调很不一样,颇有一种海边度假别墅的感觉,透过敞廊的拱形窗洞就能欣赏到庭院里闲适的景致。

它建于1932年,平缘四坡红顶,一层东、西、南3面均有敞廊,墙角设扶壁柱,人站在敞廊下,唯一的感觉就是“别有洞天”。南立面中部三开间,半圆门廊前出,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房屋设落地窗和阳台,平拱和圆拱的开窗及山墙上的老虎窗雅致新颖,风格独特。

390号的庭前空间颇大,庭院布局别具匠心,园内小桥流水,假山亭台,绿草如茵。这里曾是意大利驻沪领事馆,现为上海汽车集团所在地。

巴金故居

巴金在上海有过几十个“家”,但他把最后的时光都留在了武康路113 号。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他在上海住得最长久的地方。

“文革”结束后,巴金老人重回武康路113号。在这里,巴金创作了著名的《随想录》,他在书中忆萧珊、忆友人、讲真实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武康路的宁静,能让饱经沧桑的老人沉淀记忆,记录真实。

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里。巴金在此居住了40多年,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

院内一株玉兰,佝偻着身子,需要靠绳子的牵引才能勉强保持站立。据说,巴老最爱玉兰,这棵玉兰还是他当年亲手种下的。即使到现在,玉兰依旧顽强地生长着。

文化价值永存

一座城市是一部历史,一条马路也是一部历史。

在沪上众多风景如画、韵味十足的马路中,武康路独具风韵。与其说武康路是一条马路,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遗产:这是一条反映上海历史文化结点的典型道路。在这条马路上,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一点点沉淀了下来,留下了城市发展的印迹。

武康路曾居住过无数在中国历史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都曾经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在这里用生命之笔书写人生或悲或喜的传奇。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康路租界上海
十全街不必成为下一个武康路
武康路和“昨天今天明天”
上海电力大学
大康路站建筑方案研究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