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报这玩意

2014-09-10 07:22张鸣
人民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电报西方人架设

张鸣

从有到无,西方人发明的电报就这样进入了中国,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百多年来,西方人其他东西也如电报一样,不少“闯入”中国的大门。无论人们想得通想不通,现代化都是挡不住的。

当今之世,有线电报已成了古董。我小时候,一说电报,就是无线的。“文革”时抓特务,老是传说某某人的家里,被查出来有无线电发报机。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都被逼自杀了,军代表还怀疑她肚子里藏了发报机,非把她的尸体剖开了不可。人们有这样的认识,都归功于那个荒唐年月的几部反特电影。其实,一般人真没见过真正的无线电发报机。

但是,在19世纪,整个世界流行的却是有线电报。这种爱迪生发明的玩意,一诞生,但是就改变了世界信息传递的形式。当西方这个陌生人来到中国,并用大炮叩开中国大门的时候,他们的信息传递,已经用上了有线电报,而中国人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还是在1851年。1860年之后,中国被西方强行纳入他们的世界体系,但西方人屡次要求在中国架设有线电报,都为总理衙门所拒绝。诸多洋务派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和沈葆桢都提出要自己架设电线的主张,也没有落实。在中国,在一个既成体系下,所有的改革,弄不好砸了人家的饭碗,就会变得非常难。

第一次的突破,是因为军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军侵台。闽台各地的海关,由于有洋人的有线电报,事先都知道了消息,但北京方面,卻好长时间不明就里。受此刺激,总理衙门的王公大臣们终于开恩,由中国留洋归国的学生在福州和最近的海口之间架设了一条电线,用来传递军情。只是,这条电线的命运跟第一条铁路一样,很快就被拆掉,设备挪到了台湾。

中国正式开办有线电报,已经是1881年的事了。这年,由李鸿章倡导,中国电报局成立,当年架设从天津到上海的电线,开始营运。主持电报局的,是李鸿章麾下头号洋务大将盛宣怀。此人在历史上被骂得很厉害,但对于中国的电报事业却功不可没。当时的有线电报是发报机发出信号,这个信号转换莫尔斯电码。我们看到的,就是阿拉伯数字。当时,西方的通行做法是,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字(词),而盛宣怀发明了四字电码,由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同时,以诗韵韵目来指代日期。这样的方法,一直沿用了一百多年。那时候,人们一提电线,指的都是电报线,不像现在,说的是电灯线。

那年月,拍电报的电报生是洋务事业里最富技术含量的一类人。一家子如果有一个电报生,那么一家大小都衣食无忧了。但是,一般老百姓对于有线电报的态度可跟轮船火车不同,那可是相当敌视。轮船火车的好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而电线,离他们太远了。当时的老百姓,绝无可能跟电报发生关系。电报贵得吓人,连报馆拍专电,都得等半夜之后半价才办。所以,即使百姓有天大的急事,也没有拍电报的。看不到现成的好处,却只见电线杆到处埋、电线到处拉,有什么用处,谁也不知道,神秘得很。

神秘产生联想,联想生出谣言,所以,那时候有关电线的谣言特别多。当年电线在山东德州一带架设时,有老百姓的孩子丢了,人们就传说是传教士拐了人,用电线传走了。更多的传说是电线能把人的魂给弄走。所以,闹义和团的时候,人们砍电杆的积极性远大于扒铁轨。

尽管如此,电线还是在中国扎了根,到民国时,电报已经不陌生了。军阀们开战,首先要打电报战。商家也开始用电报传递商业信息,有点闲钱的老百姓,如果有急事,也会拍个电报,虽然尽量少用字,但毕竟开始用电报传递家中的消息了。再往后,电报变成了无线的,而有线的则成了电话。

从有到无,西方人发明的电报就这样进入了中国,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百多年来,西方人其他东西也如电报一样,不少“闯入”中国的大门。无论人们想得通想不通,现代化都是挡不住的。

猜你喜欢
电报西方人架设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架设中韩教育的“金桥”
特殊条件下预制梁横移架设技术
传“电报”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完美架设一带一路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