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在纪念里重逢
在一家网站上,一个男孩讲了他最伤心的事。他的父母离婚了,父亲约定每周六来看他,在地铁站见面。这个周六,他在地铁站等了很久都没等到父亲,打电话也不接,于是他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了。没想到父亲随后打来电话,父子俩在电话里大吵一架。两人都很生气,说对方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谁知,第二天,父亲因心脏病发骤然离世……
这样的故事,其实很多。
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再也见不到某个人了。或者,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但是,以为它不一定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所以,我们会对最爱的人发火,生气,争吵,并不以为是伤害,而只是生活的常态。
直到有一天,不告而别的事情突然就发生了,留下我们在那里发呆:“昨天,我们还……上午我还看到他……怎么就……”
死亡的恐惧,在于有些告别,猝不及防,且永不重逢。
最可怕的告别,在于来不及告别。由此,世上有个词特别令人愤懑,它叫“突然”。
“突然”像把斧头,悬在头顶,粗鲁、野蛮、冷血,说不准什么时候掉下来,无情斩截生活和人生,支离破碎、阴阳两隔。
中国的民间文化习惯忌讳活着时谈论死亡,追求的是欢乐和圆满,就连大儒孔子也绝少谈论死亡,其观点是: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活着的事都没忙好,哪有时间谈论死的事。但人生无常,比如突然失联的马航,比如突然下沉的韩国岁月号,比如行走在路上突然被侧翻的渣土车压住再没醒来的母亲等等。来不及告别的,除了伤心伤肝伤肺,还有未尽的责任和义务,细碎的各种个人关系、密码,以及无尽长夜里,逝者留给生者的太多空白、遗憾、无处诉说的凄凉等等。
残忍,在于无力改变无常的“突然”,但除了恐慌,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改变我们的态度和理念,当我们不再避讳谈论死亡,坦然做到向死而生,为无常和突然储备好情感、密码以及留予生者的可供使用和回忆的各种文字记录,若做到这些,我们就给自己的永生建好了通道。
在这条通道里,逝者与生者再次重逢。最好的纪念,是有回忆,不伤悲,无遗憾。
“眼泪是用来感动的,而不是哀伤”
看到女儿吴筱筠遗体时,母亲晕倒,父亲一夜白头。
吴筱筠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蓝旗临终关怀医院的义工,在帮医院采购物品的路上,出车祸离世。
3年前,她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之后成为义工。蓝旗医院里有被医生判定死期的人,有自杀未遂者。
筱筠12岁时,见到父亲站在死亡边缘。父亲的公司出现危机,债主上门。和父亲有染的会计卷走钱财,远走高飞。母亲对于父亲的外遇耿耿于怀,不能原谅。
众叛亲离,父亲写好遗书,爬到楼顶。是筱筠找到他,陪着他在楼顶呆了一夜。那一夜,父女依偎,初夏微凉的风拂过身心,驱散了父亲心头的阴霾。筱筠还帮着父亲追回了母亲。但死亡从此在筱筠心中留下阴影。无数次梦中,筱筠看见父亲从楼顶跌落,她拼命伸手去救,只抓住一点衣角,眼看着父亲坠入黑暗的深渊。
在蓝旗医院,筱筠找到了心灵皈依。她知道,绝症患者比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容易照顾。被判定死期的人,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愿望:见一见在新泽西州的女儿,和在俄亥俄州的初恋情人像从前一样拥抱,吃一碗唐人街的汤圆,看一次密歇根州的红叶,和少年时暗恋的对象共舞一曲华尔兹……
而那些试图自杀的抑郁症患者,也许会在某个暴风雨的夜晚,也或者某个春暖花开的早晨,当蔷薇的花香溢满整所医院的时候,选择永远地闭上眼睛,将自己隔绝在世界之外。筱筠重点关注的正是这群人——重度抑郁症患者。
吴筱筠很有心地留一些作业——折纸或者烤蛋糕,尽量让他们在忙碌中忘记痛苦。偶尔,她会鼓励他们说出临终告白,然后和他们一起流泪、表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那些遗言往往给人更多的是感动和回味,而绝少伤悲和难过。
吴筱筠的猝然离世,让母亲常常哭昏过去,父亲一篇篇给妻子读着筱筠留在网络上的日志,一是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女儿最后的日子,二是更希望能借此平静妻子的情绪。因为,只有听着女儿的事情,妻子才能平静一些。
“眼泪是用来感动的,而不是用来哀伤。”吴筱筠的父亲读这句话时,心头拂过很多年前夏夜那场微凉的风,咯噔了一下。而筱筠的母亲,则轻声重复着。
父亲读道:“在蓝旗,我从病友们身上领悟了这些。如果有一天我不幸离开,希望你们能够带着笑回忆我,想起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想起我们曾经感动和温暖过彼此。”
“在我和死神的争夺战中,我失败了,他带走了汉森。生命无常,从今天起,我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希望爸妈可以笑着流下欣慰的泪水。”在这段话的后面,筱筠留下邮箱地址,密码一栏则写着“爸爸知道”。
父亲颤抖的手,敲入多年前自杀的那一天的日期,果然进入了邮箱。
邮箱中,筱筠每一天都写下了和父母的温馨点滴。
“爸爸生意失败后,家里换了套很小的房子,我一直住在客厅,爸爸叫我厅长,并为此深表歉意。其实我完全不在意,反而很开心,因为我真像厅长一样,什么事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左观厨房,右看卧室,多好。我因此锻炼了观察力,以及……学到了做菜的本领。”
“家里条件好起来后,我依然喜欢很早等公交车。有一天,天空飘着雪花,妈妈开着车找到了我。一下车她紧紧抱住我,‘宝贝,这么冷,我就知道你没打车,不要不舍得。’我哪里是不舍得,我只是不想自己那么娇气,妈妈你应该骄傲嘛!”
“我到了美国后,有人不知道怎么以我受伤要治病的名义,骗了妈妈5万美金。妈妈打完钱就赶了过来。当我在公寓楼下见到妈妈时,第一反应是克隆技术已经运用到我妈妈头上了。妈妈搂着我哭了,说宝贝你没事就好。我说我一直好好的啊,不过是电脑坏了几天没和你视频。妈妈没提那5万美金,我一年后才知道她不期而至的原因。妈妈你是觉得被骗丢人么?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会被骗,所以妈妈应该大声地说,‘我被骗我骄傲,我被骗我自豪’。”
母亲听父亲读着,痴痴地笑。她抢过电脑,自己看着,流着泪笑出声。她把女儿的日志打印出来,塞在口袋里。
父亲拥抱母亲,“你看,女儿还在陪着我们,只是我们碰不到她对不对,她在天上看着我们呢,她愿意我们开心、快乐地活着,把她那一份也活出来。”母亲拼命点头。
筱筠也会偷懒。她要做功课,当义工,一天下来,恨不得倒头就睡,这时候网络日志就会有几天是空白。
直到一天,她继续在日志中写道:“今天,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去世了。父母拿着她的照片看着,可是照片怎么能说话?我更坚定了写留念日志的念头。谁知道明天,走的是不是我?”果然,之后她写留念日志越发的勤快了。
她还将自己各种网络账号的密码、在美国的银行账户密码都写进邮箱,留给父母。
她说,邮箱是一个小小的空间,只属于他们一家三口。
中年丧女,亲戚朋友都以为筱筠的父母会一蹶不振。然而,当他们相携着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不过是形容消瘦了些,精神却饱满积极。“眼泪是用来感动的,而不是哀伤。我希望你们带着笑回忆我,回忆我们曾给过彼此的温暖。”女儿留下的这段话被打印出来,贴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似乎一回首,筱筠就在某处微笑地看着我,而我,也会回她一个微笑。”母亲说,女儿的意外离世,让她明白:未来无论好坏,都需坦然相迎,当下诸事繁杂,也应做下去,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
“我们需要追忆和被追忆,以寻找那永恒的心灵之所”
晚上10点,“逝者如斯夫dead”更新了微博,一条对于死亡的播报。短短140个字,告诉粉丝们一条死讯:这个已经离世的的用户,最后一条微博更新于2014年5月14日。后面的内容,则是对他生平简单的概括。
“逝者如斯夫dead”注册于2011年7月3日,只关注去世的人。目前,他关注的对象有1644人,粉丝有16万多人。他关注的逝者,大多很年轻,可是疾病或者飞来横祸夺走了他们的余生。
“逝者如斯夫dead”认为,一个陌生人的死亡,并不一定让人心痛或流泪。自己之所以关注逝者的微博,正是因为他们生前在微博中,所展示的对生活的恋恋不舍与热爱。有他们生前健康、活泼的模样,有亲人的追思哀悼,死亡才显得格外郑重和悲怆,曾经鲜活的生命才依然有温度。
这个微博里,没有人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名字,名字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精彩的人生。每个节日,博主会为逝者们祈祷。比如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博主就将记录过的25位早逝的年轻母亲的微博放在一起,希望她们在另一个世界收到儿女们的祝福,相聚庆祝。
“寒婆婆xm”是厦门大学的研一学生,患胃癌去世。她的微博永远定格在2012年12月23日。“新时代不孝有三,学医!考研!!没对象!!!”“昨天淘宝淘了一堆零食!我这颗空虚寂寞冷的心终于得到一丝安慰……虽然都不能吃,我看看闻闻也开心。”发这条微博时,她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戒掉了一切不良饮食习惯,可是这些举动都已阻挡不了病魔的侵袭。她曾经发过的微博,都那样生动,充满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散发着幽默。差一点,我们便匆匆路过,忽视曾有这样一个女子存在。
“逝者如斯夫dead”给每个被关注的逝者都做了一段简介。对不久前牺牲的消防战士钱凌云,他这样描述:(2014年5月1日)男,23岁,救火殉职。救援时受热气浪影响,和另一名90后消防员刘杰一同从13楼坠下,生死关头兄弟拉手不弃。有幸联系到钱凌云初中班长,留下关于他宝贵的回忆:慌称家里着火逃周末补习,有个小妹妹,带着班长溜冰,以及一张初中毕业照(晚安,谢大家点灯照亮道路)。
“请大家点灯”是惯例,每一个读到微博的人可以通过链接,到逝者最后的微博下进行评论,并为他们“点燃”一支蜡烛。在“逝者如斯夫dead”关注的微博里,有患病的研究生,有被父母烧炭自杀连累的初中生,有广告模特……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微博永远不会再更新。
让人没想到的是,“逝者如斯夫dead”真实身份是一名IT工程师,网友称为小林。“我尽量把死者介绍做得柔和一些,让微博看上去温暖一些。因为之前很多人顺手关注了之后就觉得晦气,很快就取消关注了。”小林最初的想法很单纯,看到绝症病人因为缺钱没法治疗,很痛苦。他希望能够用这个微博接到公益性的广告,帮他们用上几天最好的药。
“为他们的灵魂点亮一盏照亮天堂之路的灯火,并让世人知晓,曾经有这么一个和我们相同,但又不同的生命存在过。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悼念的方式,让人们接触到芸芸众生的死亡,而不是单单限于自己狭小的亲友圈。如此,读者能体会生命无常,从而会尊重、珍惜,而不是消耗生命。”很多人曾感觉死亡离自己还很远,但是看到这个微博之后,会加倍珍惜生命珍惜自己。
他说自己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觉得这件事情,对生者对死者都有别样的意义,他希望利用一切平台,诸如微博、微信等,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他的行列,为更多逝去的灵魂送行。他在微信中这么说道:“谢谢您的点击阅读,让Ta的故事在万千世界中又多了一个人知道。”
无论影响力多少,死亡面前众生平等,小林还在继续收集每个匆匆过客最后的网络痕迹。当尘世的肉体向这个世界作别时,我们需要追忆和被追忆,以寻找那永恒的心灵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