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琴
经过多年砥砺前行,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的命制已经相当成熟,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改革。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在传承原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亮点,也反映出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对这些新亮点进行分析研究后不难看出,它有着更加深层的导向和引领意义,这也是该试卷内涵式价值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一、视野开阔,走出“高原期”
从2005年河南省开始新课改实验区命题至今,河南省思想品德学科中招命题组精益求精、励精图治,在探索中创新、在继承中改革、在创新中升华,试卷年年都有新提高、年年都有新发展,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品不断涌现,使得中招命题有一种进入“高原期”的困惑——试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论是背景材料还是设问、无论是卷首语还是温馨提示、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要想有新的突破,真的很不容易。
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亮相后,有人赞叹,有人惊讶,也有人唏嘘。无论是怎样的反应,无不渗透着一种情愫——这些题怎么出得这么巧妙!的确,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从选材到设计,都显示出了一种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精妙,让人叫绝。特别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考的热点,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精神赡养人法、钓鱼岛事件等,中招试卷在选取的材料和设问的角度,包括答案的设置等方面均技高一筹、让人钦佩。
如果再细细品味、深入分析试卷,我们还会发现这种出乎预料的精妙不仅仅来自表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命题理念的新颖、思路的独到和视野的开阔。这种视野与境界就是要提醒我们: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命题理念、思路、题型、选材路径、设问角度等绝不应成为阻碍我们继续探索前进、创新发展的锁链,更不应该是故步自封的绳索,反而应该是激励我们超越自我、再上新台阶的动力,是促使我们探求新方案、谋求新高度的基础和起点。
二、突破瓶颈,境界再提升
因为多年来形成的非常成熟而稳定的命题“套路”,所以学科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对中招命题有了全面的认识,备考工作扎实、认真。同时纷繁复杂的复习备考资料也在社会上不断涌现,以至于中招考试前,各种猜题卷、押题卷、考场速查、热点专题纷至沓来,大有围攻中招命题之势——“无论命题人怎样高明,也逃不出我的圈圈”。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的中招命题导向对学科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提升学科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招命题遇到了瓶颈束缚——如何在“十面埋伏”中突围?2013年的中招思品试卷给出了很好的解答。
细阅试卷,就会看到:这是一份经过深厚积淀、博观约取的试卷,虽然命题用的是十几天的时间,但素材的积累、思考的深度、关注问题的独特视角等功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份成熟稳妥、厚积薄发的试卷,虽然只有短短13道题、几千字,但每一道题都是精品,从措辞到用句,从设问到答案,任何一个小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几乎无懈可击。特别是辨析题和观察与思考题,关注的社会热点、时政知识是经历岁月沉淀后更显张力的内容,充分显示了命题人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乎寻常的前瞻性。而这些时政知识在复习资料和毕业班相关的备考专题中并没有被列为重点,甚至未曾出现过。这是一种最好的突破瓶颈的方式,既冲出了“包围圈”,又彰显了命题者的高度。
可以说,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命题人,用最好的方式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关注重大主题、关心社会热点”。这样的关注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盲动,而是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深刻领悟学科精髓、切实承担学科使命的结果。
三、正本清源,追寻真价值
看到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后,不少师生在议论,一些大题的设问都是“有什么意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似乎落入了俗套,不很新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题型和命题理念的熟悉,一些社会辅导资料的命题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迷惑师生的视线,不研究课程,一味地求新求异,导致很多模拟卷中的设问新奇古怪、不知所云,脱离了学生实际,也远离了学科应有的思想内核。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和评价究竟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在课程标准中规定得很清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评价中,必须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心社会的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而这些核心素养和能力绝不可能在花哨的设问中得以体现,而是必须务实、求真地在他们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中进行考查和培养。可以说,问原因、意义、怎样做才是思想品德学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最基本角度,也是最能切中学科内核的一种设问方法。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这些问法以看似老套的方式正本清源,彰显学科真价值,其目的既是为了深入考查考生对相关社会热点、时政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也是为了引领本学科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更好地回归本位,切实研究与落实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当然,能够大胆地把意义、原因、怎样做等老套的设问呈现在中招试卷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命题人在选材时的独具匠心,这也是老套设问不俗套的基础和前提。
四、抓住内核,责任勇担当
思想品德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关键责任和义务。在思想品德学业评价中渗透德育,是其学科属性的本质体现。近年来的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在这方面可以说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起到了表率作用。年年的试卷都彰显出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在答卷中既能展示才华,又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在抓住学科思想性、教育性这一内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试题深入关注国计民生,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宪法实施30周年纪念活动、2013年国家科技发展成就、消费安全、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等,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和考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使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同时,试题也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如孝敬父母、如何正确对待时尚、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考查,有利于考生明辨是非,培养优秀意志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另外,该试卷还涉及很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河南的时政热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和情感也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极富正能量,颇有教育性,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思想性内核,也出色地承担了思想品德学科的使命和责任。
总之,2013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深谋远虑、厚积薄发、意蕴深邃,用深厚的实力和极高的水准呈现了一批精品试题,既体现了学科的真内核、真追求、真精髓,也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深层价值和意义,对引领学科发展、实现学科目标、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