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近几年,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统。2012年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未来5年北京交通信息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与此同时,兰州将筹资7亿余元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欲借助互联网实现道路智能化;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深圳也将在三年内建成六大智能交通系统。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提出将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作为重点任务;而3月18日中央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指出发展智能交通,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应急处理的智能化,作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基础设施智能化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
受智慧城市建设的带动,我国智能交通近年发展迅猛。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保持了21.7%的增长速度,2013年收益达到23.90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11.4%左右。预计未来三年,智能交通的采购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确定支持太原、石家庄、青岛、武汉、株洲、贵阳、苏州、乌鲁木齐、杭州、保定、银川、兰州、昆明、宁波、合肥等26个城市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并对符合建设规范的试点给予资助,进而开展全国公共交通数据库建设。这标志着智慧交通从公共交通环节切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