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建设智慧城管的探索与实践

2014-09-05 09:14:22临沂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彭玉艳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临沂市城管防汛

文|临沂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彭玉艳

一、引言

临沂市自2007年开展数字城管的探索与实践以来,不断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开拓创新,完善提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于2010年3月31日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验收,成为全国革命老区第1个、山东省第3个、全国第38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数字城管模式在海量信息的识别、分析,城市部件的处置更新等方面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进行改造提升。在此基础上,临沂建设部门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城管。

二、临沂市数字化城管体系建设现状

临沂市在借鉴先进城市数字城管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联动”的管理体制,构建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数据库、一个运行平台和一支队伍。

一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作为监督指挥轴,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监督、指挥、考核。按照管理重心下放的原则,组建了县区、部门和专业公司二级指挥平台,具体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日常管理和问题处置。目前有7个县区、21个市直部门、46个专业平台上线运行,覆盖面积102平方公里。二是自主研发“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强大的公共管理、政策咨询、投诉求助、抢险抢修、突发事件处置等功能,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协作联动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技术平台。三是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对城区进行网格划分,对事部件进行全面普查,准确掌握了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四是组建信息采集监督员和专业处置队伍。组建四支共78人的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对管理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市、县区管理平台以及专业部门配备坐席员,负责及时审核信息、问题立案和派遣任务。组建68支专业处置队伍,接受任务派遣和督导,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限要求及时、高效处理城市问题。

自系统运行至今,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处理案件103000余件。接听12319服务热线20万余例,按时结案率98%,服务满意率100%,较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三、临沂市数字化城管体系制约因素

临沂市在数字化城管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运行范围只覆盖了部分城区、部分市直部门未上线运行、监督员队伍建设不符合标准要求、问题处结率不高、发现问题不及时、系统运行管理经费缺口较大等等。

(一)运行范围不全面,未实现全覆盖。

目前临沂市有7个县区、21个市直部门、46个专业平台上线运行,但有很多部门自建内部局域网、费用征收专网等业务,缺少政务内网,尚未形成一张覆盖全市各专业部门的基础信息网络,限制了数字城管的拓展与延伸。

(二)行业信息孤立,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临沂市燃气、供水等各单位分别有自己的检测系统,防汛监控、城市道路监控、路灯照明监控、污水监控等视频监控点分散不一,数据不全,缺乏标准规范和统一规划,信息资源没有共享,影响城市管理部件的自动获取。

(三)普查数据更新困难。

临沂市数字城管系统部件数据是2009年中心成立之时普查,针对建成区102平方公里普查部件18万多个,分别铺设在85个图层上。后期召集广电、移动、联通、供电等部门针对不明井盖开展普查,耗时15天完成井盖确权,采用传统手动的方法数据入库,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很难及时反映城市部件的实时变化情况。

鉴于以上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从数据获取、分析预测和综合管理等各方面升级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四、临沂市智慧城管建设要素

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社会服务管理。临沂市智慧城管综合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把数字城管、地下管线、水电气暖、项目监管、城市防汛等内容都纳入智慧城管建设范畴之中,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社会化。

(一)智慧城管子系统

临沂市将结合城市管理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改造现有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智慧城管综合应用平台。通过射频技术、传感器定位技术、载波通信定位技术等,对井盖移位、电力线故障等实时监控与管理,实现智能化采集数据,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

开展“全民城管”工作,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开发市民城管通软件,市民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上报,数管中心下发给监督员进行现场核实,提交指挥中心立案、处置,处置结果及时反馈给社会公众举报人。从而改变过去只能通过“反馈”来获取问题的现状,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发现”来主动寻找问题。自动确认问题的状况、自动派遣,部分工作代替人的决策。

(二)地下综合管网子系统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命线”。由于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很多地段根本没有管线资料可查,施工难度较大,地下管线时遭破坏,停气、停水、停暖、通信中断、污水四溢等事故时有发生。

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包括地面以上,而且延伸到地面以下。自2014年1月起,临沂市开始着手对全市300平方公里内约10000公里的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普查,编绘地下管线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搭建以地下管线智能化管理为先导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涵盖城市地上、地下全方位二三维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模式。通过平台可以快速地查询、定位地下管线的种类、长度、大小、材质、埋深、权属单位、建设和维修记录等信息,实现对地下管线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智能化分析模型,提高管线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城市的防灾、抢险等提供决策支持。

(三)防汛指挥调度管理子系统

为提高城市防汛水平,临沂市积极推进城市防汛监控信息系统,在积水路段、铁路立交道和河道等51处安装防汛视频,实时监控雨情,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对市区降雨遥测、河道水位监测、建立雨情、水情、险情、气象、地理信息平台。该系统具有防汛监控,视频图像采集,水位采集视频源控制功能,能够对水位远程自动化测量。指挥人员可以观看图像数据的同时看到实时的现场数字水位监测信息,进行防汛应急指挥调度。

(四)公用产品在线监测系统

临沂市燃气、供水等各单位分别有自己的检测系统,建设标准不一,数据不全,格式混乱。智慧城管将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标准统一的公用产品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通讯网络(GPRS)将各类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实现信息采集、报警、统计、分析等功能,对城区燃气、供热、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数据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实现资源共享,为城市管理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五)视频监控立案子系统

临沂市目前有防汛、交警、路灯、页岩砖厂、建筑工地、污水处理厂等百余处监控前端设备。智慧城管将集成各种视频源,完成视频立案,所有立案信息,通过数字城管流程完成问题的处理。通过视频监控立案子系统,能够加强对城市部件的监控管理。

五、结束语

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相比,不仅有继承,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提升,能够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今后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行范围、强化系统功能,全面推动智慧城管的建设。

猜你喜欢
临沂市城管防汛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38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5:10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