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挺
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含文字、文章、文化三个方面,早已是语文教学的共识。但对文字、文章、文化如何科学定位、有效达成,则在教学组织中各有差异。近日,笔者观摩了《烛之武退秦师》同课异构的六节教学评比课,获得了不少启发。而这组同课异构评比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对象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推进节奏却快慢不一。对此,从“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什么”角度去观察、衡量各堂课教学节奏的恰切性,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需要多些“慢”步子。慢中教、慢中学,以确保学生真正拥有掌握文字、理解文章、品味文化的充足体验。
一、理解文字:通向理解文意的津梁
文言文对当代学生而言,因时间久远而不易理解,那么在课堂上深度解读之前,教师必然要与学生共同扫清文字障碍,学生在理解文本后才可能对文本展开深读、精读。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学习,学生才能获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然,如果将系统掌握汉字文化、汉字常识这条底线都视为歧途,那么依凭基础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本次评比课中,各位教师在简洁导入之后,从文字到文章的处理过程不一,其中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设计一】
1.全班齐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误读的字音。
2.用一张幻灯片列举三个词类活用的句子,师生共同理解。
3.请同学们提出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句子。(课堂上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就此结束本环节)
4.解题。
【教学设计二】
1.全班齐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误读的字音。
2.用五张幻灯片分别列举通假字、古今异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句子翻译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后,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补充。
3.介绍时代背景。
【教学设计三】
(无基础知识落实)由解题引出主要人物烛之武,直接进入对第二段的分析。
以上课初阶段的教学,固然不能完全等同整堂课对课文中文字的落实情况。但可以想象,经过此过程后,学生的文言文能力到底有多少提高。显然,第三种设计缺少了以朗读进入文字,由文字学习向文章理解做必要铺垫,如此越过文字的掌握去解读文本的安排,就势必留下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文意的障碍。即使课文很简短易懂,教师也要顾及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上扎实地梳理文言基本知识。文字落实这一环节,是规避学生大而空地分析文本内容的必要环节。所以,“抛弃在学生对文章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入文章字词讲解的做法,教学时要使指导诵读的过程与理解文章的过程一致起来,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1]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道。没有对文字的切实把握,触摸经典终是空中楼阁。
慢一些,是为了学生能实实在在地从文字开始,进入文言文学习。学习文字是开启文本细读的第一把钥匙。
二、解读文章:思维自然奔流的推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而且,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又是思维活动的过程。那么,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当是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的。任何精彩课堂都是学生思维真正被唤醒、引导、激励的结果,而不是思维被束缚、牵扯。通过对话理解人物形象是《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各有其处理方式,现摘录其中两段实录:
【教学实录一】
师:从第二段中,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请一个学生朗读这段中烛之武的语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声音响亮,声调平静)
生1:他有才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
师:对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1:年轻时未被重用,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心里长期积压着沉重的牢骚。
师:是啊,才不尽其用,这么大的打击,让烛之武心里很是委屈,所以推辞了郑伯的请求,在回答中,他用了“也、犹、矣、也已”,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
幻灯片显示资料文字:
烛之武,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而为圉正(养马的官),三世不迁官……步履蹒跚。
师:“圉正”是养马的官,当时作为三朝老臣的烛之武养马几十年,已经七十多岁。
学生们私下议论,感叹不已。
再请生2朗读一遍。(语速缓慢,声调低沉)
全班齐读一遍。(感情表达很到位)
师:烛之武最终还是丢掉个人私怨,去游说秦伯。对描写他出城的“夜”与“缒”两个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众):被包围,很危险。
师:这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生(众):很勇敢,有爱国心。
师:烛之武,年纪已七十多岁,还被绳子捆绑着从高高的城墙上放下,淹没于夜色,赶向敌营,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敢与炽热的爱国心啊!
【教学实录二】
师:郑伯当时没采取军事抵抗的手段来解除危难,而是用了游说敌军主帅的方式。当时烛之武很快答应了吗?
生1:没有,因为他有突出的才能却没有被重用。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情。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第二段。
教师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文中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对话,感情把握不到位。
师:请你们说说自己朗读角色的心情。
生2:佚之狐很恭敬。
生3:郑伯很诚恳,表达出真诚的歉意。
生4:烛之武心里不满,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全是因为君王的过错,所以他表现出很委屈。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借助语言还原事物本象的能力,这点对教师而言并不容易。同样是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也都是分析第二段对话,但效果有别。“实录一”教学,是在完成了语意理解后,从重读字词切入,再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采用了一读、二读、三读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慢慢地读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此时,学生的感情被激发。教师再将这么一个失意年迈的老臣置于“夜”、“缒”两字的语境中,借助丰富语境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物,这样烛之武佝偻而伟岸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不断清晰起来。在“实录二”中,教师也是组织学生朗读,但忽略了结合文本来点拨,学生的朗读也就没有抑扬变化。之后,分析人物形象时,师生也没有去捕捉人物语言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解停留在感知的浅层,始终没能走进人物的内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教师所有的设计与点拨都是为了学生思维能有效激发,自然推进。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文章的环节,教师要善于搭桥铺路,让学生的思维能自然地进入到文本深处,与文本、与作者展开真诚对话。
三、品味文化:文本演绎的必然结论
文言文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或博大,或精深,其内容也就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深度解读文本,找到教学突破口,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激发学生展开思考,感悟深厚文化内蕴。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所代表的是进谏言说的文化。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利用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让学生去感受、赏析这种文化;而学生在经过对进谏文化由浅及深、由散到合的认识过程后,最终也能对进谏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
本次评比课中,有两堂课对进谏艺术的处理精当,深受大家认可。
【教学实录三】
师: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课文中用了124个字,老师比他更惜字如金,只用了短短18个字,同学们可要好好看看。(幻灯片显示)
莫亡郑也,亡郑有益于晋,不利于秦,望君三思。
学生发出一阵笑声。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都觉得老师的说辞远远比不上烛之武啊。的确,古人曾盛赞过烛之武进谏的高超艺术。
(幻灯片显示)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令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烛之武如何说服秦穆公的。
【教学实录四】
全班朗读第三段。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老师给大家提一个要求,请大家用“烛之武 ,秦伯 矣”(幻灯片显示)的格式,来概括烛之武成功说服秦伯的几个阶段,以每一个句号为界,我们分成五个部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话。
学生自读,思考问题。
生:烛之武说国家要亡,秦伯放松警惕矣。
师:概括很精当,老师也概括了一下,供大家参考。(幻灯片显示)
烛之武以退为进,秦伯戒心除矣。
师:剩下几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各小组再展开讨论,特别要关注幻灯片中所标注的红色词句,再按照上面规定的格式加以概括。
以上两段实录,我们感叹教师强化了用语文来教语文的设计。
“实录三”教学中,教师用“移位”法,将一种通俗无力的说辞与烛之武的进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辅以名家评论,挑起学生自主解读经典文化的欲望。这样,教师激起了学生细心精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他们的精彩发言也就顺理成章。
“实录四”教学,则于语言中见精微。它避免了教师机械零碎的讲解,教师创造性地将学习难点分解,将几个阶段有效关联。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了听、说、读、写的四个手段,学习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
而在另一堂课上,教师在结束了第二段人物对话的分析后,便直接发出指令:“请讨论第三段中烛之武说了哪几层意思,哪一层意思最重要”这样空泛的问题,对理解文本还基本处于初阅读层次的学生而言,无法去思考,使课堂中对进谏文化的分析也磕磕碰碰,迫使教师多次打断学生的思考,在零乱的点拨中又无法触及根本,最终教师只好仓促搬出一些定论,草草收场。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活动中完成。学生活动任务完成前,教师切不可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学生,做越俎代庖的事。在探讨课文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时,教学宜慢中行,保证学生经历一次真实的了解、理解、感悟、评价的文化“生长”过程。这种慢,是教师对教材精心裁剪、整合之后的创意教学。
真实有效的学习需要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获得“生长”的机会,阅读的快乐也就在这“原初”的感受上“生长”——修正、发展、提升。[2]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字理解火候欠足时,教师便匆忙进入到文章的分析;分析文章时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跟上,教师便匆忙将深层问题抛出;赏析文化时,学生没有深刻领会文本要义,教师便让学生接受似是而非的定论……这些做法导致的后果无非是学生的学习不求甚解,吃着“夹生饭”。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只能是“腹中空空”“营养不良”。吴非老师对此也颇为担忧:因为教育者的一切行为都在影响学生的思维,这类践踏常识的快教快学行为,只会将学生导向歧途。[3]所以,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要多想想两个问题:一是语文是姓“语”的,二是学生在课堂上到底要学到什么。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在“慢”中教,让学生在“慢”中学,在课堂上做完他们所应做的事,学到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因为这些“慢”, 是真正确保教学实效的“慢”,是遵守客观规律的“慢”,是教学永远不能绕开的“慢”。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S].2012,44.
[2] 张一山.“深度研课”:让课堂教学更亮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1-2).
[3] 吴非.致青年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