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创题的编写策略

2014-09-10 16:55冯洪明
关键词:原创酒精习题

冯洪明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习题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习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做、爱做。然而,现有的习题资料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现有习题的一些不足

首先习题的形式比较陈旧。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选用历年高考试卷中的所谓经典名题或各地名校的几次重要模拟卷上的“好题”作为教学用习题,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拿这些习题作为学生练习用题,然而这些题目由于出现的频率太高,都成了“熟面孔”,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练习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是习题的功能缺失。传统的习题选择中,教师常常是以学生在大量的习题演练过程中频繁失败的体验,来换取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还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易错知识的反复训练,忽视过程与情感的真实体现;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忽视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过分关注升学有望学生的教育,忽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第三是习题的价值滞后。由于评价体系的弊端,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经常以学生的笔试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甚至来评价老师的优劣。自然而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惜加大习题的训练量。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多做题,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每一次考试,因此,那些“繁、难、偏、怪”的习题理所应当地被搬入了课堂,教师甚至以此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甄别学生的优劣,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习题教学观显然忽视了新课改提出的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的功能。

针对现有习题存在的不足,真正在教学中实践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有必要自己编制一些原创题来满足教学所需。以下是笔者在化学原创题编写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

二、原创题编写的策略

1. 通过习题整合提炼出试题素材,让原创题更有针对性

编写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因此,原创习题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心所欲。要求编写的习题紧紧围绕某一知识点,目的性要强,要让学生达到少做精练,真正体现习题的价值。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这一知识,结合学生常见的错误和对这一知识理解的难点,笔者整合了一些相关习题,创编了以下习题。

25℃pH=2的两种一元酸HX与HY,各取5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HX与HY两种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示可知HX为强酸,且c(HX)>c(HY)

B.相同条件下a、b、c三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顺序为a>b>c

C.取等体积b、d两点的溶液,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b>d

D.分别取等体积a、b两点的溶液,完全中和需同浓度NaOH 溶液的体积a>b

E.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Y晶体(忽略体积变化),c(H+)均明显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同

F.溶液由a加水稀释至d的过程中,α(HY)与Ka(HY)均增大

这样的习题学生在练习时既感觉新鲜,又由于选项设置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梯度,学生在解答时又略感有难度,真正能实现通过习题的解答训练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 通过教材分析挖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超前性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少同行都有同感,许多高考试题的根源都在书本。譬如苏教版《选修4》专题2“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一节知识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方程式: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在近几年的多个省份高考中都进行了考查。因此,在原创试题的编写中完全可以利用课本教材中有关的素材。以下是笔者根据苏教版中的两处内容:①《必修2》第32页“活动与探究”,②《选修4》第60页专题作业7,并结合教学实际——按教材进行演示实验中,起初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血红色的现象,从而引发思考编写的一个原创习题。

根据教材中有关内容编写的原创题,其最大好处是针对性强,有超前性,贴近教学实际,所以教师有必要仔细研读教材,依托课本编写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习题。

3. 通过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化学应用演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时代性

“化学即生活”,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因此,生产生活中的知识理应成为我们原创习题的素材来源。例如下面是根据测“酒驾”这一生活实际编写的综合题。

为加强查处酒后驾驶的力度,执法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如图2)来检测驾驶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中最常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O2=CH3COOH+H2O,当被测者对着管子呼气时,气体中的酒精被输送到电池中反应产生微小电流,该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表示酒精含量,该数值与被测者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成正比。

1.该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a电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的H+移向b电极

C.随着反应进行,b极附近pH不断降低

D.当有1molCH3CH2OH被氧化时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2)该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装置原理对一混合气体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损失,且假设该条件下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步骤一:用100mL注射器抽取待测气体100mL,沿呼气口缓缓注入装置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操作4次。

步骤二:将装置中的电解液全部取出,并将其稀释成250mL溶液。

步骤三:取出稀释后的待测液25.00mL,用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用pH计不断测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滴定曲线。

已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取待测液所用的仪器是 。

(2)关于滴定曲线中pH数据的采集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时间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时间间隔必须相同

B.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必须相同

C.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不必相同,远离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可以较大,接近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一定要小

(3)该兴趣小组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酒精的含量为 mg/L。

这一习题综合性强,利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背景,将电化学、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以及电解质溶液等高考必考的知识综合在了一起,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能真正让学生走出“题海”,快乐学习。

当然,由于原创题的编写有一定的难度,每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如果教学的每一个内容都要有原创题出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因此,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这样一定可以使我们的编题思路更开阔,编题思维更活跃,使我们拥有更多的原创题,并且可以保证原创题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endprint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习题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习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做、爱做。然而,现有的习题资料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现有习题的一些不足

首先习题的形式比较陈旧。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选用历年高考试卷中的所谓经典名题或各地名校的几次重要模拟卷上的“好题”作为教学用习题,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拿这些习题作为学生练习用题,然而这些题目由于出现的频率太高,都成了“熟面孔”,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练习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是习题的功能缺失。传统的习题选择中,教师常常是以学生在大量的习题演练过程中频繁失败的体验,来换取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还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易错知识的反复训练,忽视过程与情感的真实体现;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忽视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过分关注升学有望学生的教育,忽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第三是习题的价值滞后。由于评价体系的弊端,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经常以学生的笔试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甚至来评价老师的优劣。自然而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惜加大习题的训练量。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多做题,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每一次考试,因此,那些“繁、难、偏、怪”的习题理所应当地被搬入了课堂,教师甚至以此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甄别学生的优劣,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习题教学观显然忽视了新课改提出的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的功能。

针对现有习题存在的不足,真正在教学中实践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有必要自己编制一些原创题来满足教学所需。以下是笔者在化学原创题编写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

二、原创题编写的策略

1. 通过习题整合提炼出试题素材,让原创题更有针对性

编写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因此,原创习题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心所欲。要求编写的习题紧紧围绕某一知识点,目的性要强,要让学生达到少做精练,真正体现习题的价值。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这一知识,结合学生常见的错误和对这一知识理解的难点,笔者整合了一些相关习题,创编了以下习题。

25℃pH=2的两种一元酸HX与HY,各取5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HX与HY两种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示可知HX为强酸,且c(HX)>c(HY)

B.相同条件下a、b、c三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顺序为a>b>c

C.取等体积b、d两点的溶液,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b>d

D.分别取等体积a、b两点的溶液,完全中和需同浓度NaOH 溶液的体积a>b

E.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Y晶体(忽略体积变化),c(H+)均明显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同

F.溶液由a加水稀释至d的过程中,α(HY)与Ka(HY)均增大

这样的习题学生在练习时既感觉新鲜,又由于选项设置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梯度,学生在解答时又略感有难度,真正能实现通过习题的解答训练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 通过教材分析挖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超前性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少同行都有同感,许多高考试题的根源都在书本。譬如苏教版《选修4》专题2“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一节知识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方程式: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在近几年的多个省份高考中都进行了考查。因此,在原创试题的编写中完全可以利用课本教材中有关的素材。以下是笔者根据苏教版中的两处内容:①《必修2》第32页“活动与探究”,②《选修4》第60页专题作业7,并结合教学实际——按教材进行演示实验中,起初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血红色的现象,从而引发思考编写的一个原创习题。

根据教材中有关内容编写的原创题,其最大好处是针对性强,有超前性,贴近教学实际,所以教师有必要仔细研读教材,依托课本编写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习题。

3. 通过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化学应用演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时代性

“化学即生活”,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因此,生产生活中的知识理应成为我们原创习题的素材来源。例如下面是根据测“酒驾”这一生活实际编写的综合题。

为加强查处酒后驾驶的力度,执法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如图2)来检测驾驶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中最常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O2=CH3COOH+H2O,当被测者对着管子呼气时,气体中的酒精被输送到电池中反应产生微小电流,该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表示酒精含量,该数值与被测者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成正比。

1.该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a电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的H+移向b电极

C.随着反应进行,b极附近pH不断降低

D.当有1molCH3CH2OH被氧化时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2)该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装置原理对一混合气体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损失,且假设该条件下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步骤一:用100mL注射器抽取待测气体100mL,沿呼气口缓缓注入装置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操作4次。

步骤二:将装置中的电解液全部取出,并将其稀释成250mL溶液。

步骤三:取出稀释后的待测液25.00mL,用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用pH计不断测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滴定曲线。

已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取待测液所用的仪器是 。

(2)关于滴定曲线中pH数据的采集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时间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时间间隔必须相同

B.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必须相同

C.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不必相同,远离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可以较大,接近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一定要小

(3)该兴趣小组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酒精的含量为 mg/L。

这一习题综合性强,利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背景,将电化学、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以及电解质溶液等高考必考的知识综合在了一起,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能真正让学生走出“题海”,快乐学习。

当然,由于原创题的编写有一定的难度,每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如果教学的每一个内容都要有原创题出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因此,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这样一定可以使我们的编题思路更开阔,编题思维更活跃,使我们拥有更多的原创题,并且可以保证原创题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endprint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习题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习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做、爱做。然而,现有的习题资料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现有习题的一些不足

首先习题的形式比较陈旧。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选用历年高考试卷中的所谓经典名题或各地名校的几次重要模拟卷上的“好题”作为教学用习题,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拿这些习题作为学生练习用题,然而这些题目由于出现的频率太高,都成了“熟面孔”,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练习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是习题的功能缺失。传统的习题选择中,教师常常是以学生在大量的习题演练过程中频繁失败的体验,来换取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还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易错知识的反复训练,忽视过程与情感的真实体现;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忽视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过分关注升学有望学生的教育,忽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第三是习题的价值滞后。由于评价体系的弊端,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经常以学生的笔试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甚至来评价老师的优劣。自然而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惜加大习题的训练量。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多做题,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每一次考试,因此,那些“繁、难、偏、怪”的习题理所应当地被搬入了课堂,教师甚至以此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甄别学生的优劣,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习题教学观显然忽视了新课改提出的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的功能。

针对现有习题存在的不足,真正在教学中实践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有必要自己编制一些原创题来满足教学所需。以下是笔者在化学原创题编写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

二、原创题编写的策略

1. 通过习题整合提炼出试题素材,让原创题更有针对性

编写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因此,原创习题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心所欲。要求编写的习题紧紧围绕某一知识点,目的性要强,要让学生达到少做精练,真正体现习题的价值。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这一知识,结合学生常见的错误和对这一知识理解的难点,笔者整合了一些相关习题,创编了以下习题。

25℃pH=2的两种一元酸HX与HY,各取5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HX与HY两种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示可知HX为强酸,且c(HX)>c(HY)

B.相同条件下a、b、c三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顺序为a>b>c

C.取等体积b、d两点的溶液,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b>d

D.分别取等体积a、b两点的溶液,完全中和需同浓度NaOH 溶液的体积a>b

E.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Y晶体(忽略体积变化),c(H+)均明显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同

F.溶液由a加水稀释至d的过程中,α(HY)与Ka(HY)均增大

这样的习题学生在练习时既感觉新鲜,又由于选项设置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梯度,学生在解答时又略感有难度,真正能实现通过习题的解答训练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 通过教材分析挖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超前性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少同行都有同感,许多高考试题的根源都在书本。譬如苏教版《选修4》专题2“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一节知识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方程式: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在近几年的多个省份高考中都进行了考查。因此,在原创试题的编写中完全可以利用课本教材中有关的素材。以下是笔者根据苏教版中的两处内容:①《必修2》第32页“活动与探究”,②《选修4》第60页专题作业7,并结合教学实际——按教材进行演示实验中,起初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血红色的现象,从而引发思考编写的一个原创习题。

根据教材中有关内容编写的原创题,其最大好处是针对性强,有超前性,贴近教学实际,所以教师有必要仔细研读教材,依托课本编写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习题。

3. 通过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化学应用演变出试题素材,让习题更有时代性

“化学即生活”,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因此,生产生活中的知识理应成为我们原创习题的素材来源。例如下面是根据测“酒驾”这一生活实际编写的综合题。

为加强查处酒后驾驶的力度,执法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如图2)来检测驾驶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中最常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O2=CH3COOH+H2O,当被测者对着管子呼气时,气体中的酒精被输送到电池中反应产生微小电流,该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表示酒精含量,该数值与被测者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成正比。

1.该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a电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的H+移向b电极

C.随着反应进行,b极附近pH不断降低

D.当有1molCH3CH2OH被氧化时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2)该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装置原理对一混合气体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损失,且假设该条件下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步骤一:用100mL注射器抽取待测气体100mL,沿呼气口缓缓注入装置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操作4次。

步骤二:将装置中的电解液全部取出,并将其稀释成250mL溶液。

步骤三:取出稀释后的待测液25.00mL,用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用pH计不断测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滴定曲线。

已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取待测液所用的仪器是 。

(2)关于滴定曲线中pH数据的采集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时间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时间间隔必须相同

B.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必须相同

C.由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控制,连续测定两次pH的体积间隔不必相同,远离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可以较大,接近滴定终点时体积间隔一定要小

(3)该兴趣小组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酒精的含量为 mg/L。

这一习题综合性强,利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背景,将电化学、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以及电解质溶液等高考必考的知识综合在了一起,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能真正让学生走出“题海”,快乐学习。

当然,由于原创题的编写有一定的难度,每位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如果教学的每一个内容都要有原创题出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因此,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这样一定可以使我们的编题思路更开阔,编题思维更活跃,使我们拥有更多的原创题,并且可以保证原创题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创酒精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75%医用酒精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