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哲
江西把村史馆建设成为人文历史的宣传阵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场地,努力探索一条传承历史文化、加快农村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江西历史悠久,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就有8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有89个。随着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如何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2012年以来,江西以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及中国传统文化村落为重点,在全省深入开展村史馆建设工作,把村史馆建设成为人文历史的宣传阵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场地,努力探索一条传承历史文化、加快农村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江西通过村史馆建设过程的“建”、“暖”、“立”、“活”,真正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留住民族共同记忆的载体。这几年,江西将村史馆建设作为保护自然风貌、延续文化传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了村史馆建设工作。江西现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8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89个,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2012年以来,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姚亚平发起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确定由省、市、县三级宣传部、文明办共同出资,宣传部、文明办、乡村和理论界四方共同建设,分期分批重点抓好江西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及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村史馆建设。
江西规划用4年时间完成86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及89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村史馆建设,各地结合各自实际,完成特色村落村史馆建设。目前,已有50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列入2013年及2014年两批村史馆建设,部分村史馆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如吉安市青原区陂下村村史馆、芦溪县东阳村村史馆等。
江西还多次召开包括省建设厅、省文化厅等单位参加的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工作协调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要求,“在村史馆选址方面,我们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或依托现有祠堂、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来建设,原则上不新建,力求保留村落自然历史风貌。”为加大支持力度,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多方筹措资金,对每个村史馆建设项目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各设区市、相关县(区)两级共同出资5万元,确保村史馆建设顺利进行。
江西已有50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列入2013年及2014年两批村史馆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营养资源,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在对传统文化的挖崛和阐发中,江西着眼于讲清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村史馆建设中,江西各级宣传部、文明办和镇村组织,深入村庄实地,找村民、找干部,翻历史、找族谱,广泛征集历史文化典籍和各种资料,多方收集过去农村的生活用品、农具实物,汇集整理地方的风土民俗,保护古树、古院落、古祠院和“非遗”遗迹,最大可能地保留村容村貌、历史文化、风情民俗、自然生态等状况。创新村史馆展陈形式,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运用文字、图片、实物、文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努力把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场景展现出来。村史馆给农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延续历史文脉、回忆田间乡愁的好去处。
江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村子都出过革命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弘扬。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村里很多老人都已故去,那段历史也慢慢变得模糊。很多村民知道村里出过不少烈士,但究竟有多少、都叫什么、怎么牺牲的,没人考证,也弄不清楚。在村史馆建设中,江西按照省委书记强卫提出的“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的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24个字,在村史馆建设中突出红色历史文化、展示红色基因,立足村史馆弘扬优秀革命传统、开展红色教育。一个个村史馆建立起来了,寻乌县圳下村的红四军战斗、浮梁县瑶里镇的新四军改编等历史又重新被挖掘出来、梳理清楚,尘封多年的记忆盒子又重新打开,熠熠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有村民看了以后,激动地说:“要不是村史馆,我都不知道我的亲叔叔是烈士。”村史馆为在农民群众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广大农民群众焕发出坚持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是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乡风文明、加快科学发展的必要路径,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江西在村史馆建设中,注重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从文化品牌打造、创建文明村镇、提高农民素质等入手,实现传统文化保护挖崛传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
过去,农村传统的祠堂承担着维护公序良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今天,农村村史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乡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宣传教育,以史明理,以史育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江西把建设村史馆与培育民间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乐安县千年流坑古村、龙虎山上清镇道教文化、浮梁县瑶里镇陶瓷文化、龙南县关西村围屋、青原区钓源村道教民居、新建县汪山土库府第文化、金溪县竹桥村古雕版印刷技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倡导现代乡贤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提升村庄的文化底蕴。把建设村史馆与促进乡风文明结合起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科普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举办入党、入队和成人礼,倡导优秀的家风、村风和民风。把建设村史馆与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讲解、情景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民间民俗文化,感受农村村史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