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如何扎实做好内控组织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加强监督,减少风险,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此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目标及意义
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该规范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多,范围广,资金来源上大部分属于公共财政资金,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财务风险较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随着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绩效备受关注,社会各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已经上升到更高的要求,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来对内部控制进行指导,新出台的规范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管理制度执行、加强监督、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业务相对简单,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应对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确保事业单位权责分明,管理科学。
(二)预算控制情况。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与执行环节,确保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方法科学、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进一步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强化部门预算的约束刚性,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三)政府采购控制情况。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业务控制方面,应加强政府采购申请、验收等事项内部审核,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四)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五)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六)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机构设置缺陷。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大多数属于粗放式和滞后式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需要。在对我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内控机构设置严重不合理,许多单位包括一些较大的部门机构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甚至没有独立的财务室,隶属于办公室或者后勤部门或纪委或监察室,权责分配不合理,职能交叉,组织结构安排不合理,独立性严重受损,极大地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功能和作用。
(二)内控意识相对薄弱。《规范》规定:单位负责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目前我们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 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存在“重制度、轻执行”的倾向,导致内控走过场,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财务人员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又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财务工作就是报销、记账,头脑中也缺乏内控意识。
(三)单位内部控制活动不够健全。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牵制制度的精髓,各种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不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就容易发生舞弊行为,其中我们最常见的不相容职务主要有:1.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2.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3.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4.业务经办与稽核;5.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调查中发现, 许多单位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方法体系很不完善,基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 许多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
(四)监督约束作用不够明显。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么没有审计机构,要么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在风险评估中,内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更不用说及时科学分析目标存在的风险及应用相关的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形成全面系统客观的全面评估报告,因此,不能最大限度地制约控制风险的发生,也就不能采取积极的风险利用策略和应对措施。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主要途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条指出,内控范围覆盖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关系到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如预算、采购、工程、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等等,我们分析其原因,找其根源,最终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不断走向规范。
(一)树立正确观念,提高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对高校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通过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重大决策集体审批制度,以杜绝个别领导权力过大或集体循私舞弊行为,只有领导层高度重视,才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认真地去组织人员立制度、抓落实。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人员尤其是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他们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要能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练就基本功,否则将被淘汰。2014年实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新增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基建并入大账等,会计人员要从思想深处真正地重视起来,并去认真落实,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做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endprint
(二)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及体系。任何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内控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简单地靠财务人员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要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一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更多体现的是约束和规范,内部环境源自于单位自身,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诚信和道德观、单位的治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单位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等。首先要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其次,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为载体,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完善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职责和权限,规范经济活动风险识别、防范和应对,形成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有步骤、有层次地构建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系,使各行政单位在内控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切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单位文化要渗透于内部控制活动之中,引导培育职工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督导员工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加强监督评价体系的建立。强化内、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检查与监督,建立岗位责任制,增强威慑力,单位负责人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监督检查评价制度,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规范经济活动风险识别、防范和应对,从财务角度对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预警系统,尽可能地防范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形成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有步骤、有层次地构建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准则体系。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另外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掌握电子网络技术发展的规律,适应电子网络环境发展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应及时洞察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培养相应的技术能力。探讨网络技术对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建立安全、完备、崭新的会计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伟伶.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10).
2.张慧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析[J].金融经济,2008,(16).
3.吴猛.关于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5).
作者简介:
薛杰远,女,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财处,科长,高级会计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