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今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技术给电影创作带来的不只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美学的一次巨大颠覆。数字技术使电影的概念得到衍生,电影创作者在数字媒体时代这个大背景下也应该把握新的电影美学特性。本文就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的影片实例对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本体美学和观众对于电影的接受美学进行一次新的探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技术;电影美学
电影从发明至今,历史只有百余年,无可厚非电影依然是一门年轻而充满魅力与可能的艺术。年轻与可能使电影的发展始终与技术革新息息相关。电影史上的三次革命便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美学和创作革命: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推动电影的创作进程。
从几年前的《阿凡达》到如今的《变形金刚4》,一系列数字电影的相继上映与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一次次的例证了电影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个不可抗拒的事实。数字技术不再是电影理论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更是电影创作者需要研究、运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技术的革新,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出现对电影美学产生了巨大的颠覆,电影人要在数字媒体时代把握好新思维,对新时代下电影美学的重新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要说数字媒体对电影美学的影响,首先要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说起。可以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数字时代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数字媒体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播,甚至日常生活都由物质空间转移到了虚拟空间。也正是数字媒体提供的这种全新的存在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电影美学。
传统电影的制作工具主要是摄影机和胶片,百度词条对电影这个概念的定义是“电影是一门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由此看出电影从诞生以来都是与摄影剪不断的亲密关系,这也决定了传统电影形象的逼真性。M·马尔丹在其《电影语言》一书中断言:“电影艺术是高度‘现实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能向我们传达现实感的艺术,因为它能最忠实地再现现实的外部特征……我觉得可以断言,电影是比任何其他艺术表现方法更为现实的语言,电影也许首先便是一种语言,甚至它就是现实本身。”马尔丹对于电影几乎就是现实本身的这种断言虽然看似太过绝对,但是却非常形象地阐述了传统电影对于表现现实的狂热追求。就连电影史上提出“长镜头”理论的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在他撰写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提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得出的结论是: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1]对于这个观点,克拉考尔就更近一步了,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一书的副题是 “物质现实的复原”,这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中心论旨,他把电影看作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其全部功能是纪录和揭示我们的周围世界,而不是讲述虚构的故事。[2]很显然,电影本体论追求纪实性反对虚构性,这个理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人们公认的经典和电影美学规范。就算在电影特效已经出现的近些年,电影创作还是以前期拍摄为主,后期特效只是在原有画面上进行简单的、低水平的处理,比如说用来弥补前期拍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瑕疵或者修补由于客观难度无法完成的镜头。这些并没有实质上改变电影艺术以照相为基础的现实性本质。
然而这一切都伴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随之改变。在数字媒体时代,影像已经可以完全脱离照相术的现实性而存在了。电影不再是对物质世界的简单复制,影像的拍摄制作也不再需要十分确定和苛刻的客观条件,而是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想象进行任意的创造。好莱坞著名导演卡梅隆曾在他的电影《深渊》中创造了一个可变性的水怪,水怪没有任何的真实参照物,它的出现完全归功于电脑中的线型结构模型。而《阿凡达》就更为夸张了,饰演植物学家格蕾丝·奥古斯汀的西格妮·韦弗称:“这是自己参与过的最具野心的电影。每一种生物都从导演疯狂的脑海中构思出来。这就是卡梅隆14年来一直想要看到的。”现实还远远不止这些,如今的数字电影不只是简单的加入了众多虚拟的元素,电影创作的方式与时间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影的一般规律都是把制作重心放在前期的摄制上,往往摄制需要花费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后期制作却只有寥寥几个月。而如今的数字电影的趋势却是,拍摄时间越来越短,后期制作反倒成为重头戏。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新老《西游记》就是最好的例子,老版《西游记》拍摄于20世纪80、90年代,尽管也有大量的影视特效做辅助,但是后期制作的比重与前期拍摄所耗费的力量相比还相差甚远。新版《西游记》产生于现在的数字媒体时代,不管是从制作周期和制作内容上都紧密的和数字电影相联系,甚至新版西游记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摄影棚中拍摄然后利用后期抠像技术制作而成的。而在《阿凡达》的制作过程中,虚拟的还不仅仅是人物和场景,甚至连摄影机都变得虚拟了。《阿凡达》大量运用了最新的动作捕捉技术,简单的做法是演员表演基本动作,由摄像机捕捉之后再用电脑根据这些动作映射到数字创造的角色上,导演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再来选择自己想要的镜头和角度。卡梅隆为了在动作捕捉拍摄环境中,看到演员的动作和他应处的虚拟环境,虚拟摄影机因而孕育而生。虚拟摄影机甚至没有镜头,并且完全是为了虚拟现实服务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正在挑战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石——‘现实性”。这是对传统电影中“现实性”的审美特性进行的全新审视。[3]李四达教授在他撰写的《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中一语道破天机。如今,无数的特效大片异军突起,灾难片、科幻片等席卷全球,电影曾经“摄制”概念无疑在向着如今“制作”的方向转化,类似《阿凡达》这样的影片无论从制作流程、技术还是最后的画面效果,几乎都模糊了真人电影与三维动画电影之间的界限。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似乎渐渐走向了“现实”的对立面,甚至连电影的概念都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了质疑。endprint
这些在狠狠打击了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种种疑惑。难道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就再无真实可言了吗?难道技术的发展让电影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从此就生活在了两个时空吗?我们难道应该完全推翻曾经被我们公认过的经典,在另一处再重新树立一个新媒体时代电影的美学规范吗?美国学者普林斯提出,要用感觉上的真实性以及感觉到的交流替换经典电影本体论中的影像实物索引的真实性,以解决电影经典本体论所遇到的困境。[4]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从普斯林的观点中已经找到了合理的解决途径。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影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真实”的概念,却并没有否认“真实”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在这里,真实指的已经不是狭义上对现实事物的简单复制,把它称之为“真实感”或许更为贴切。在这种语境下,巴赞理论中的电影“表现对象的真实”、“空间时间的真实”、“叙事结构的真实”[5]应该被理解为真实感。这种真实感的准确表达应该是观众心理感受到的真实。这些以假乱真的画面,如果能够让人们接受,就应该将其称为真实。这种真实感来源于人们日常的视觉感受和长期形成的观影经验。巴赞理论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观点是“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渐近线就说明电影永远不可能和现实完全重合,事实上,这种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性往往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虽然数字媒体时代,电影美学的现实性、时空观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发展,其电影创作最显著的特征永远是一种对真实的模仿。
从观众对于电影的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结构了传统的电影接受美学,将之改造为主动参与的模式。首先是数字媒体指的不只是用于影视的数字技术,还包括其他极为广泛的内容。例如,我们熟知的网络。网络这个新数字媒体的出现,使电影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得以在一个由多种信息组成的网络平台上运行。网络为电影提供了可供用户免费下载的预告片、海报,网络聊天室对出演明星的访谈,包括电影故事梗概、上映时间等全方位电影信息,将这些整合起来,能够使观众在观影之前就有了更为深入的电影体验。同时,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的电影所具有的似真似幻的美学特点,让观众有了全新的视觉体验。特别在逼真的3D效果下,观众能够快速地将自己代入到剧中的角色,观众也自主的在真实与幻觉中游走。例如,电影《阿凡达》中呈现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记忆犹新的美轮美奂的场景,闪着荧光的奇异植物就在观众的眼前徐徐飘落,这种逼真性让人震惊,观众仿佛感觉到自己也来到了这个美妙的世外桃源。在观众观看完影片之后,他们也必须主动融入影片中所提供的语境,在影片以及其他数字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迎面而来之时,快速的收集和自我判断,甚至将自己作为影片的代理人进入这个纷繁复杂的语境中。[6]
电影的发展永远不可能置身于科技的发展之外,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这个时代必然会发生的事。贾樟柯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说法:自从有了照相,绘画就死亡了;如果说有了DV,电影也真的要死亡,那就让电影死亡了吧,因为这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种人们最爱的媒介,为什么人们会喜欢DV,就是因为它适合这个时代,那么你就不能为了维护一个媒介的媒体地位来限制另一个媒介的发展。”[7]如果电影艺术家需要反映社会,就必须对生活中的文化做出反应,而这种文化就应该是我们所处的数字媒体时代。“数字电影”的概念极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继“蒙太奇”和“长镜头”之后,电影史上第三个具有恢宏里程碑意义的电影理念。事实证明,数字时代的到来并没有让电影死亡,甚至我们也无法武断的对传统电影美学下“现实性”已死的定论。数字媒体时代只是使得电影美学和接受电影美学在广义上更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 姚睿.数字技术背景下电影创作的时空重构[J].当代电影,2010(12).
[2] 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彭娇雪.简论网络对电影美学的解构和更新[J].艺术百家,2003(3).
[6] 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7] 徐驰,徐彬.“视觉谎言”对“真实”的补充——数字媒体技术对电影美学的丰富[J].安徽文学,2010(5).
[8] 贾樟柯.DV是自由的——贾樟柯谈数字时代的电影[J].大众DV,2005(5):12.
作者简介:涂毓敏,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