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的青岛坐标

2014-09-09 20:36
商周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带青岛海洋

青岛地处中国与东亚各国海上交往的最前沿,一直是我国历史上海上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4年4月,青岛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这一构想,具体有四大功能载体。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的“丝绸之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经济的往来,带来了文化的交融,文明的碰撞。数千年来,不同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而除了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这几条“陆上丝绸之路”之外,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开放新格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而李克强总理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

实际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新格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东南亚是我国战略意义上的南大门,我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相通,血脉相亲,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根据统计,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较同期外贸年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而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促进游客约5亿人次,这意味着,一个开放程度更高的庞大经济体正在为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带来利好。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曾经讲:“中国正面临着痛苦的转型期,改革开放前35年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要推动新一轮开放。过去靠‘拿别人的蛋糕发展,未来要靠‘给予别人蛋糕发展。”他认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将是最重要的几大战略。

“建设丝路经济带倡议为平衡东西方发展注入了动力,不仅包括中国、中亚、南亚和西亚,还包括整个亚欧大陆。该倡议将视野投放至亚太和欧洲经济圈,便显示出其规划的长远性。未来,其远大目标是延伸至非洲和拉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构想。

历史的印记

随着国家“两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重庆、云南、四川、山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福建、河南、贵州和西藏等17个省区市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列入了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这17个省区市经济规模之和占全国比重达55,9%。

而浙江宁波、广东湛江、福建泉州等多地也都表示将抓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打造成为重要的始发港和战略支点。而且,多地都在争抢“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青岛地处中国与东亚各国海上交往的最前沿,一直是我国历史上海上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青岛大学历史系教授郭泮溪说,海上丝绸之路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东海起航线以山东半岛沿海港口为起点,驶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也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东起航线最先始于4500年前青岛胶州古板桥镇附近。据史料记载,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决定在地理位置优越的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在今胶州市区)。板桥镇设立的初衷是,为集结兵力征讨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待唐朝军队协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密州板桥镇已成为与新罗、日本以及南洋各国通商贸易的大口岸,并由此开启了辉煌500年之久的板桥镇海洋文明时代。

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板桥镇设立市舶司,为长江以北唯一对外贸易大口岸。由于离京城汴梁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再加上胶州湾海域利于来往船舶进出与停泊,所以来往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及南亚各地的商船,多选择在密州板桥镇通关。据《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展示的考古照片和《胶州志》记载显示,当时的板桥镇港区,除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此中转和销售外,甚至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的商人也乘船北上到板桥镇做生意。直至南宋末年,板桥镇还保持着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传统优势。

青岛,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海洋文明积淀。在胶州湾沿岸的滨海文明带上,古港码头、琅琊古港区、大珠山古港区、板桥镇古港码头等,作为连通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重要出海口,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生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综合枢纽

2014年4月,青岛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这一构想,具体有四大功能载体:

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深化与乌鲁木齐、霍尔果斯等西部口岸合作,搭建“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加快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建设,打造与韩国贸易交往快速通道,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部沿海延伸,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加快海陆双向衔接。目前,青岛正在进行的胶东新机场和已经开始运营的铁路北站,将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支持。

而结合青岛强大的海洋科研优势,与“蓝色硅谷”相结合,青岛将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以助推海洋强国战略为目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快建设东亚海洋合作交流中心,设立东亚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东亚海洋人才教育中心,立足东亚、辐射亚太,在海洋科技、环境保护、灾害应对、海洋经贸等领域,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层次务实合作。

另一个功能是构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枢纽。以申建青岛自由贸易港区为引擎,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打造国家级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开展对外金融合作;提升发展国际货物贸易、突破发展国际转口贸易、扶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此外,青岛将打造“一带一路”综合保障服务基地。发挥城市功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突出的优势,整合各种力量,在国际海洋合作、深远海开发、航道安全、综合信息等方面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服务保障。

(本刊记者郭霞综合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带青岛海洋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明月申牌?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