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精彩课堂的前奏

2014-09-09 22:59吴琼瑜
考试周刊 2014年57期
关键词:生字习作课文

吴琼瑜

预习通常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前的准备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形式,又是一个学习过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运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是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从理论上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

课前预习一直是一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虽然语文教师经常布置学生课下预习,但大多只要求浏览课文,至多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生字、生词,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策略指导。目前,在预习阶段,存在一些不足、空白乃至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方面:1.预习内容单一;2.预习形式单一;3.预习目的不明确;4.预习之前无指导;5.预习时教师游离在外。

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每个年级可以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一年级采用“读、圈、注”法;二年级采用“读、画、查、写”法;三年级采用“四读”法;四年级采用“预习五步”法;五、六年级是采用“预习七部曲”。举“预习七部曲”为例,具体可以这么做:一读:课文读三遍以上,并且是大声诵读,通过诵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以便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二找: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三认: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扫清阅读过程中的字词障碍;四组: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将本课的一类字、二类字进行组词,要求每字三词;五问:针对文章提一个问题,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也可以是考考大家的;六背:背诵文章的重要段落,积累素材;七查:针对文本内容,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查找资料,并通过阅读,留下信息。

中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预习内容自由选择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定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此时,或者成立预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重视预习质疑,让学生主动思维。无论是自主选择预习作业,还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预习,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学会从不同起点主动走向新的学习之旅。通过对学生自主预习作业作归纳和总结,大体分为以下内容:

1.对课题的质疑。例:课题中的“番茄太阳”有什么含义?(《“番茄太阳”》)

2.对词语的理解。例:《小儿垂钓》一诗中,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呢?

3.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疑问。例:“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这句话把刘备比做鱼,诸葛亮比做水好在哪里?(《三顾茅庐》)

4.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例:《祁黄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与课文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例:剧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公仪休拒收礼物》)

6.课文写作特色的赏析。例:《天鹅的故事》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7.与课文有关的名言佳句的积累。例:(1)写一写关于廉洁自励诗文名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2)写一写笑对生活的名言: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每次预习并非只用一种方法,可以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当然,不同的课型需要运用不同方法预习,每个课时的预习都不同,不同教法的要求有差异。比如作文课教学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就有不同的预习要求。教师只有在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预习作为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有效指導学生预习,更好地发挥预习的作用。例如作文课的预习。作文教学切忌在无准备状态下进行习作,从习作材料搜集,活动体验,情感的酝酿等,教师应根据本次习作要求精心地安排与准备,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可对习作要求进行改编,使学生能主动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可从素材、语言、方法积累等方面着手做预习工作。

教给了学生高效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实施,仍是徒劳。预习完成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是品质培养的关键。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查阅学生的预习笔记,结合教学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等。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的方式,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教师的评价在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一张“作业免做卡”,给予学生信心和动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正因为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讲解时,学生对已懂部分会积极表达,对模糊部分会专心听讲,课堂上会出现“争先恐后”的场面。教师的表扬更是一味兴奋剂,使学生整节课都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日常积累、持之以恒。最好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学生也能课前自觉预习课文,提高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让预习真正发挥出功效,课堂上才会出现“争先恐后”、“百花争艳”的场面。

猜你喜欢
生字习作课文
读儿歌识生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背课文
生字变身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