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涛
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教育,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人总是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着感情,因此“西游文化”校本课程就成了坐落在花果山脚下的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的一张“文化名片”。
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当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因其融入了学校自身的教育思想,而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总是对养育自己的家乡充满着感情。连云港,因为吴承恩的《西游记》而名扬天下。连云港师专一附小就坐落在花果山脚下,因此“西游文化”校本课程就成了一张特殊的“文化名片”。
一、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
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读懂西游文化,我们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山里,回归自然。让学生在亲近花果山,亲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与牢记“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即:一本世界名著《西游记》;一位国际知名的文学巨匠吴承恩;一座名山——‘西游第一山大圣老家花果山;一条名河——西游记中的小圣故里灌河”。让学生去聆听西游文化的神奇和传说,感受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博大与精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对于生长在花果山脚下的孩子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学校为此形成了一股浓厚的研究西游文化的热潮,“课堂研究化、课改课题化、评价操作化、课程校本化”的“西游文化”校本课程走上了常态发展之路。
二、校本课程开辟了“走班选课”的创新思路
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在打破“行政班级”的限制上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对学校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每周五下午的第二、三节课全校开展社团活动,各班主要以校本教材《大圣故里》为载体,从地理、历史、生态旅游等方面,确定低、中、高各年级的研究内容,开展如“寻访花果山的名胜古迹”“花果山上古迹研究与考证”“考证《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历史渊源”等等研究性活动,力求做到每班一个研究课题,每个年级精心提炼一个大主题。几年下来,学校围绕着“西游文化”开展了诸如西游剧情赏析、西游阅读欣赏、《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研究、西游插曲大家唱、《西游记》人物水墨画展演等实践性活动,并打通了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壁垒,实现了三者的整体联动。
三、“西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水墨情结
如何把根留住?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学校对本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挖掘、研究、应用,以弥补国家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不足。这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更是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育人功能的需要。作为一本名著,《西游记》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为我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西游记》的插图资源及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在画西游时创造性地运用水墨技法,来表现西游人物的形象与故事情节,并将两种传统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如今,“水墨西游”已经成为我校开展“西游文化”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子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引领学生在中国水墨画纯正的诗意与墨韵中进一步领悟与感受西游记文化的美妙、精深,进而再以水墨画特有的笔墨语言、符号元素来表现儿童笔下的西游、眼中的西游以及心中的西游……从而生发浓厚的“西游水墨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