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波,李娅琳,陈晓靖,赵 垒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地方文化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所形成,带有明显的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1]淮安地方文化主要涉及到淮安的历史、地理、经济、文艺、旅游等方面。“十二五”以来,淮安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文化进社区、进农村等方式,借助电视、报纸等媒介传播和推广淮安文化。而淮安高校的文化传播却主要集中于科技文化、流行文化等内容,形式主要停留在校内宣传、校园活动,高校文化传播中的地方文化元素明显不足,地方政府的文化传播和当地高校学生的文化传承未能很好地衔接。
当前淮安文化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淮安文化内涵的阐释,[2]对淮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论述,[3]对“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的淮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4]等等,唯独缺乏针对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的现状所进行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旨在解决三方面问题:(1)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的现状;(2)传播不到位的主要成因;(3)采取哪些措施改变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不畅的状况。
研究对象来自淮安市区的3所本科和3所专科院校,涉及1356名新生和毕业生。其中新生都是指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毕业生则因各校学制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都是指即将结束在淮安学习经历的大学生。学生的专业既有车辆、化学等理工类专业,也有英语、法学等文史类专业,专业覆盖面较大、代表性较好。接受问卷的学生的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总体情况表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56份,收回1320份,回收率为97.3%。回收的问卷中,所有题目全部任选某个相同选项的有35份,答题雷同的有67份,实际符合要求的有效问卷共有1218份,有效率为92.2%。问卷中的淮安文化测试题部分输入SPSS16.0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不同地区、学校、专业、年级的学生测试成绩的差异性。问卷中的结构化访谈采用手工统计和分析,开放式访谈则根据笔记记录分析学生给出的高频答案。
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10月开展。问卷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涉及学生的籍贯、学校、年级、专业等;第二部分为淮安文化知识测试题,测试大学生对淮安的历史、地理、经济、文艺、旅游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共计50题,满分100分。
访谈包括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访谈,前者在问卷测试后立刻进行,主要涉及学生对淮安文化传播的现状、原因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后者在前者之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并且做好记录,主要涉及淮安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作用等方面问题的看法。
为了把握学生对淮安文化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本研究设计了5类淮安文化知识测试题,包括:历史知识类11题,地理知识类9题,经济知识类9题,文艺知识类11题,旅游知识类10题。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学生文化知识测试的总体得分情况(见表2),并就学生文化知识测试的总体得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见表3)。
表2 淮安文化知识测试总体得分情况统计表
表3 淮安文化知识测试总体得分情况分类统计表
表2显示,淮安文化知识测试分值为100分,被试学生的平均分为42.57分,其中: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0分,大于等于60分者106人,仅占8.7%。总体得分偏低,可见淮安高校学生对淮安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
表3显示,学生在历史、地理、经济、文艺、旅游等五方面的均值分别为9.64、7.25、8.76、9.94、6.98,标准差分别为3.817、3.229、3.928、4.014、3.451。由系列数据分析可见,学生对经济和文艺知识两方面情况掌握相对较好,历史和地理知识了解的较少,旅游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最差,说明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淮安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淮安文化知识测试成绩的分析并结合访谈,可以获得影响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现状不理想的因素。学生的专业或知识结构对其淮安文化测试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而生源地、所在学校与年级都是反映学生与淮安文化接触程度的因素,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都有显著性影响,详见表4~表7。
2.2.1淮安文化的输入不够
对比不同生源地、学校、专业、年级的学生在淮安文化知识测试中的分类得分情况,可以分析出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表4 不同生源地学生测试成绩的影响对比
由表4可见,淮安本地学生文化知识测试的各项成绩均值都高于非淮安本地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历史知识、经济知识、文艺知识和旅游知识四个方面的测试成绩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仅在地理知识测试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t=-.283, p=.777>.05)。前四个方面测试成绩上的显著性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学生总体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4.214, p=.000<.05),说明生源地不同对淮安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显著。
表5 不同层次学生测试成绩的影响对比
表5表明,在历史知识、经济知识、文艺知识和旅游知识四个方面的测试成绩上,成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生的成绩都高于专科生的成绩,而仅在地理知识测试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t=.559, p=.577>.05)。前四方面知识测试成绩上的显著性差异,导致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总体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404, p=.001<.05),说明学校层次或学生基础不同对学生淮安文化掌握程度的影响显著。
表6 不同专业学生测试成绩的影响对比
由表6可见,总体看来,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测试成绩非常接近,无显著性差异(t=.536,p=.592>.05),理科生的旅游知识测试成绩均值成绩显著低于文科生(t=-2.711,p=.007<.05),其他四个方面知识的测试成绩却都高于文科生,但都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尽管理科生在旅游知识测试成绩方面显著好于文科生,但并未对最终的总体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说明学生的专业或知识结构不同,对其掌握淮安文化知识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表7 毕业生与新生测试成绩的影响对比
表7显示,经济、文艺和旅游三个方面知识的测试成绩,毕业生和新生的成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历史和地理两方面知识的测试成绩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前三方面测试成绩的显著性差异,导致不同年级的学生总体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t=3.965, p=.000<.05)。可见,学生在校与在淮安时间长短、与淮安文化接触程度的不同,对其淮安文化掌握程度影响显著。
从表4~表7的综合分析可见,历史、地理、经济和文艺等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的知识题的得分相对较高,而学生不常接触的旅游知识类题得分则相对偏低,说明接触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淮安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输入不足是淮安文化在他们中间传播不理想的主要因素。
2.2.2学生对淮安文化的认知面偏窄
当要求学生介绍淮安文化时,超过60%的学生仅限于周恩来、淮扬菜和大运河,说明学生的淮安文化知识面偏窄。在阐述淮安文化的作用时,8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对淮安的感情。认为作用很有限或没有作用的占15%;认为有利于高校增强文化氛围的达75%;认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吸引人才的均超过80%,认为没有益处的接近20%。在谈到对淮安文化的态度时,认为有必要了解、愿意参加淮安文化活动的学生均超过85%,说明多数学生了解淮安文化的态度积极、意愿强烈,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愿接触和了解淮安文化。
2.2.3淮安文化传播者未形成良性的互动
当前淮安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政府和文化传播部门,高校和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地方政府和高校都不太重视在学生中传播淮安文化,政府相关部门的文化推广与高校的文化建设、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风风火火;另一方面,有高达70%的学生对现阶段淮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状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淮安政府、地方文化传播者、在淮高校和学生在淮安文化传播中各行其道。
根据淮安文化在高校学生中传播不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结合访谈和反思,需要从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以更好地在淮安高校学生中传播淮安文化。
首先,遵循可理解性、有趣及关联性、适量性等原则[5],筛选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的优秀淮安地方文化,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兴趣,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次,拓宽淮安文化的输入渠道,创新淮安文化的输入方式,以推动淮安文化更好地传播。
充分发挥受学生普遍欢迎的讲座、宣讲会、文化研讨、公选课、图书资料、校园广播、校内宣传栏、校园文化活动等传统渠道的优势,同时创新淮安文化输入高校学生的渠道,例如:开展淮安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外淮安文化实地体验活动等。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切身体验淮安文化、感受淮安文化的魅力,带动广大高校学生推动淮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地方政府和高校需要重视高校学生在地方文化发展和传承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宣传和引导,让高校学生认识到淮安文化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摒弃地方文化无用论。通过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淮安美食和名人等文化内容入手,提高高校学生在淮安文化知识上的认识水平,进而扩展到淮安文艺和经济等其他各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淮安文化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淮安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
地方政府和文化传播部门是淮安文化传播的主导,学校、教师、当地学生、社团组织等是重要实践者。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了解高校和学生的淮安文化需求,高校和学生要配合淮安文化传播活动,三者间共享各类淮安文化信息和资源,从而实现良性互动,携手推动淮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推进淮安文化进校园。学校可以通过培养文化人才、开展文化讲座、设立公选课、举办独具淮安特色的文化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淮安文化活动,并注意发挥本地学生的带动作用。
淮安文化的输入不够、认识不足、文化传播者的互动不到位,是导致淮安文化在当地高校学生中传播的现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大淮安文化输入的力度,提高淮安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淮安文化传播在政府、高校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丽,蔡其伦.浅析地方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3(1):88-89.
[2] 董祥勇.试论淮安文化内涵建设开展的三个维度[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4):31-34.
[3] 姚顺忠.以创新精神发展淮安文化产业[J].江苏政协,2003(3):19-20.
[4] 卢新文.“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淮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1):155-156.
[5] 李晓鸿.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文化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