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琼 孙爱民 吴凤林 李颖嘉 李传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学影像系,*超声诊断科,广东广州 510515)
医学影像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临床科学,包括放射医学、核医学、核磁共振诊断学和超声诊断学等。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通过灌输式教学,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能有较好的掌握,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较差。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指导教师不仅要注重其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自我教育方式,该教育方式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在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实施EBM教学,是现代超声诊断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校2008级医学影像系五年制本科实习学生80人,随机分为EBM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2组学生的实习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均相等,实习课带教老师无变动。
1.2 方法 教学病例全部选取有临床病理追踪的典型图片和疑难图片。(1)EBM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EBM教学方法,根据医学图片的基本征象并综合相关的临床资料,遵循EBM的步骤进行学习,即:提出问题、证据收集、证据评价、得出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5人为1个小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引出在临床实习中需解决的问题,制定讨论纲要;学生单独实践,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最后由教师将提出问题的循证结果进行小结。在整节课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及归纳作用。(2)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以教师经验来指导学生临床实践。首先,教师回顾性讲述大课重点内容及临床实践要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讲解超声图片;最后,学生自己单独阅片,有问题及时请教带教老师。
1.3 结果判定 教学效果评估采用书面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具体考核为:理论测试、阅超声图片和文献检索。
2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但EBM组的阅片考试成绩和文献检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结果提示,EBM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及阅片能力。
表1 EBM组和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
医学教育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针对医学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并达到这一目标,是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改变现状,探求在EBM指导下的临床实习教学的新道路势在必行。EBM教学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科学证据及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因此,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EBM的概念、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EBM观念,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1]。
EBM的迅速崛起及其在临床医学教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促使教师对现行医学教育方式进行反思[2]。EBM的最新定义[3]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EBM影像学,是将EBM和医学影像学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结合医师的经验和知识,在遇到疑点问题时广泛查阅最新、最好的证据和文献资料,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以制定出最好的决策方案[4]。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和EBM组的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BM组学生的阅片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引入EBM教学法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及阅片能力,即通过EBM教学,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因此,在医学生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让医学生实践EBM、树立EBM思想、培养EBM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影像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人才,以应对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的挑战。
[1]彭文岗,王宏志,刘静,等.运用循证医学思想引入带教实习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38-240.
[2]胡玲芝.浅议循证医学与21世纪医学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6-27.
[3]Shaneyfelt T,Baum KD,Bell D,et al.Instruments for evaluating education in evidence-based practice: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06,296(9):1116-1127.
[4]包颜明,张龙江,宋光义.循证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的新实践[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