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兹猫
去纳米比亚
◎ 阿兹猫
“猎豹要去纳米比亚,而津巴布韦则是猎象的最佳去处。”痴迷非洲狩猎的富豪群体中总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在纳米比亚的主题旅游中,最受游客追捧的莫过于狩猎游,它被认为是一项刺激又安全的贵族运动。纳米比亚是非洲少数几个允许狩猎旅行的国家之一,她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狩猎场——面积达到228万公顷,还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狩猎场、职业向导、追踪手到私人飞机运营商、兽医、食物供应商、肉类加工商、标本制作商到野外动物摄影公司,应有尽有。
猎手的目的不是获取猎物并出售,而是享受狩猎、追逐的乐趣,并将猎物作为纪念品,制作成标本永久保存。这次旅行我一路和向导聊天,他的看法颇耐人寻味:“海豹数量实在太多了,一方面影响了渔民的收成,另一方面,合理的猎杀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生态链,还可以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比一味地保护来得更为科学有效。”
至于其他野生动物,纳米比亚则规定了专门的区域,比如戈巴比斯这座狩猎者的天堂。因为这里猎物繁多、气候宜人,游客可以在专业猎人的带领下,乘坐敞篷吉普车奔驰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追踪野生动物,并体验各式猎枪的性能,了解狩猎知识。狩猎作为一种产业,已经催生出相应的文化和服务,动物标本商店便是其中之一。毕竟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将打死的猎物扛回家,于是有了专门替客人加工打来猎物的行当,这一行业在南非最发达。除了标本外,纳米比亚还允许交易海豹皮,在海豹聚居地十字角附近就有专门的工厂店。
纳米比亚的社会治安好得出奇。黑人占纳米比亚人口比重的84%,其中大部分为奥万博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在首都温得和克,我第一次见到奥万博族人,粉紫色裙子是姑娘们的传统服饰。她们面对镜头很活泼,作为底衬的黑色的皮肤给予其他颜色以极大的自由,所以,她们的服饰饱和张扬而不显得做作。这种在我看来有些艳俗的色彩,穿到她们身上却再合适不过。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当属在北部见到的赫雷罗人。那天在街上,我老远就看到一个穿着维多利亚时代长袍的女人走过来,头上还顶着一个奇怪的帽子,帽子下面是黝黑看不清五官的脸。这样的服饰实在太穿越了,我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她走过。这个城市简直就像一个大的电影布景。人们的服饰通常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搭配,衣服上多由圆点和各种小的图案构成,底色较鲜艳。向导介绍说赫雷罗族是一个非常有民族自豪感的民族,他们珍视并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
TIPS:
1.以下物品可免税过关:400支香烟、50支雪茄、250克烟草或烟丝、2升葡萄酒、1升白酒或其它含酒精饮料、50毫升香水、250毫升花露水。每人可携带其他总价值不超过1250纳元的新旧物品(电视接收设备除外)以及其它不超过10000纳元的新旧物品(以上所列免税物品除外)。
2.主要习俗:纳米比亚有尊重老人、妇女的习惯。在路上相遇要主动让道;上下车辆,要请老人、妇女先行,并给予热情照顾。
3.主要禁忌:遇到教徒进行宗教活动时,应当居后静观,不得干扰。参观教堂时,表情要严肃,衣冠要端正,不得吸烟,不戴鸭舌帽。到当地朋友家做客,不得用手抚摸宗教圣物、圣品等。不要与教徒讨论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切忌不懂装懂。“13”意味着不吉利,这里没有13这个门牌号。谈话应避免谈到13,回答年龄也不说13,从不说13日,而是用昨天或明天来表示。(摘自《读者欣赏》2013年第11期 图/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