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胜
《颜色的疲劳》给了读者更多的“颜色”,疲劳与否是个人的事,不得而知了。作者或以颜色隐喻道路和主义,想要历史回归常人的平凡。结果会怎样?读者是要读将下去才能得出结论的。
一本小书“装”了一个出奇长的《代序》,几等于作者自白状,毫不掩饰的矫情,他自供:“奇怪的是这个序言写得不短,几至矫情——吟诗念词几乎要被人类归于矫情的表现了。”有时自嘲是自负的外衣,有时则是心虚的表现。作者两者兼而有之。
作者又说:“于我而言,是不愿只做个大学里的文献学者,一个整天忙着排注释摘要关键词的知道分子,只知玩弄知识,动辄批判否定。”想是要把话说在前面,好让人开不出口来批判?这样是挡不住众口的,也未必能够显出名士的洒脱,只是要掩短,为自己开脱。
作史家,要有史德,除非明言戏论戏说。史德不仅是要勇敢,更要据实,而且要理性。而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本感性色彩“泛滥”的文集。从感性的角度,作者可谓是开阖纵横有得心应手的姿态,精彩是精彩了,却来了几头雾水,于史却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为什么?
一或是由于作者极端自是,以己意代替历史,不免落入臆造窠臼。对于历史研究来说,这是一种“强权”,如强权政治会令人生疑一般无二,“强权史论”也会令人疑窦丛生。尽管历史无言,回不得嘴。
二或是由于文史错位,虽说六经皆史,可文史还是有差的,一感性一理性,一循意,一循实,这是没有异议的。作者应该是要创制,文史合流。殊不知良史皆文,良文未必史。一篇《阿房宫赋》不知害苦多少读史者。
作者其书名叫《疲劳的颜色》,可自己又加入斑斓色彩,并且乐此不疲,足见其真道学假史学,实在是要找作者其他书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学。
即便如此,书,足有可观处。学问有正、厚、实、大、偏、浮、小、假诸样,皆有可观处。此书非史、非经、非论,像是心中满满掩不住得意的生意人假扮的落拓骚客发的伪牢骚,再怎么用心装洒脱假悲愤也成不了《离骚》。
现在的著述通病是“装”,这本书算是“装”得好一些的。所以,我仍然要推荐给大家,可观处就在“装”。俗话说“装”一次不难,难就难在“装”一辈子。“装”一本书一篇文不难,难就难在“装”所有文章书籍。
最不禁令人失笑的是,作者硬呛呛要做出“兰成体”来,不惜搬出张爱玲来。胡兰成自述是吃了张的馋唾,写的文章也有几分像张爱玲,作者不知能不能吃到张胡的馋唾?应该是万万不可能吃到的。隔空吃到“空华”牙慧,也要摆出受滋养的“孙子”样来,实在是不值。所以,我只能勉励作者,要么放下别人的腔腔,说话正常一点,21世纪了,不要拿着死人腔说话。实在割舍不下,那就要坚持下去,坚持那腔调一辈子不放,倒也可能成为一道风景。
本书的内容是写清末民初中国法律特别是宪法政体的来龙去脉,由于只是散论,由于还是很散很散的散论,由于还是很感性很感性的很散很散的散论,所以,读者不要寄希望于在此书中找出实在的历史线索。
但是,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来读作者,书中充满感性元素,由于当下是感性的时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此——一个感性的作者给一群感性的人讲述了自己对中国一段重要历史时期的感性的认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别当真,历史必然不是这样的,文章可以这样写,历史不可这样认。从这角度看,这是“毒草”,作者是要“害人”啊。
其实,他的确是想要“害人”,他在全书最后一段这样写:“相传太平军在南京住下之后,看见民间在种地做生意,便开始羡慕有家乡的湘军了。万物宁愿保持其本来面貌。中国亦如是”。露出马脚来——作者是个黄老信徒,在历史上是个虚无的人。万物原来样子是什么样子?历史的动力是回归的力量?历史的过程是向“原来样子”倒退的过程?问题太多太多,惨不忍睹。
各位客官,看文章看文章,不要读史啊。谁读史,易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