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9-05 02:57
文教资料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

季 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中文系,广东 佛山 528000)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可是在中文系,喜欢古代汉语课程的学生却很少,每年古代汉语方向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寥寥无几,枯燥又深奥是众多学生对它的评价。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凡是“现代”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都是古代汉语。但是古人已经死了,现代人不可能听见古人说话,因此古代汉语是指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古代书面语言。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学习古代汉语有一定的困难,与生动形象的古代文学课相比,古代汉语课显得比较抽象、乏味;与现代汉语课相比,古代汉语显得有些脱离现实。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古代汉语课程对高校中文专业尤其是师范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一,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工具课。古代汉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古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文献学等课程的学习。其二,它是培养合格中学语文教师的需要。对师范类学生来说,如果古代汉语的教学不过关,那么学生理解古文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就难以胜任文言文教学占有相当比重的中学语文教学。其三,它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基础。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让学生对现代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深入挖掘,追本溯源。因此,鉴于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我们认为,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尝试,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

就教学内容而言,目前高校古代汉语课程体系主要采用通论与文选交叉模式,现行教材的内容与中学教材往往有重复之处,学生感到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因而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有的学者认为这门课已走到生存和发展的“十字路口”,教材亟待改革。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一)了解中学文言文教学内容,注重古代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与深层性。

上古代汉语课之前,应该全面了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内容,知道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略讲,哪些不用讲,做到心中有数,增强针对性。当然避免内容重复并不是说一定要另起炉灶,凡是中学讲过的一概避开,这既无必要又不现实。文科学习不是阶梯式上升前进的,而是按照自身的特点,在不断循环和反复中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在内容上出现一定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大学古代汉语课与中学文言文课毕竟是不同档次的课,应该在知识的深层性上下工夫,使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础上,把零散的知识转化为系统的理论,将感性的语言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念,从而全面升华。比如通假字教学,如果还停留在逐个记忆的基础上,就会把通假字教学简单化。学生在中学时关于通假字的了解只达到“知其然”的程度,进入大学之后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形成通假字的原因和通假的原则,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二)了解学术动态,注重古代汉语教学的科学性与导向性。

古代汉语和其各门学科一样,正处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把最新的学术成果吸收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并把他们引导到这门科学研究的前沿。当然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新知识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针对学生的水平,有选择地吸收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学术界似乎有一种倾向,认为越新、越奇的知识才越显水平,才越具有科学性。其实不然,我们应以“稳态”知识为主,适当地介绍当今正在形成和变化中的“动态”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古代汉语教学的开展。强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导向性原则。所谓的导向性是要求我们在准确传授有关基本知识的同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问题,介绍相关学术研究状况,开列有关书目,并适当地进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研能力。

二、教学目标

很长时间以来,有的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有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只要学生记住教材中提及的概念术语就可以了。这样的古代汉语教学只是知识的灌注而不是能力的培养。面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向,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实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但是在训练基本技能、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方面却做得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理论知识未能较好地服务语言实践,甚至可以说是相脱节的。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对文字、词汇、音韵、语法等实用性知识进行实地训练,精讲多练。比如文字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汉字知识外,还应指导学生纠正自己在书写汉字时因不了解汉字的构造和特点而造成的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上的错误,从而减少错别字,提高文字水平。词汇教学以扩充常用词词汇量、正确地理解词义为主导,可采用辨析和解释词义的形式演练。诗律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掌握近体诗的格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一些近体诗。语法教学以实用性为基础,通过辨识词性、分析古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有关基础理论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研究能力。

中文专业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能力。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教育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让学生在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又不完全迷信书本,敢于怀疑现有的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语言材料,并加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受度,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因此,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搞“满堂灌”,使课堂变成讲堂,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师范教育的特点,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少灌输多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文选课为例,有一些文言文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的,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课,早日进入教师角色。讲课完毕,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评价,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补充修正。这样不仅能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方法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运用能力。

(一)举例法。

在语言理论的学习中,生动的语言实例可化枯燥为鲜活,化繁琐为简明,化抽象为具体。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教学用例的质量,就不能吸引学生、讲清问题,因此选取的用例要具有针对性、时代性、趣味性。针对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引用的例子必须紧扣有关知识点,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时代性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语料,反映时代气息。比如根据“天”的古文字字形,可知它的本义表示“头”,电视广告中有一种治头痛病的药叫“正天丸”,这个药名中的“天”保留了古义。趣味性是指教师选用一些有趣的例子阐释、印证古代汉语的理论,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以“六书”中的“假借”教学为例,有道脑筋急转弯题目“一斤苹果多少钱”,学生会说“二块钱”、“三块钱”等,但答案只有一个,即“一百钱”,因为“钱”的本义为农具,而“钱”在这道脑筋急转弯题目中被假借用作重量单位。

(二)提问法。

提问式教学法对于古代汉语课程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教育学的研究角度,主要作用表现为:对教师来说,提问可以突出重点,串联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促进思维活动。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如何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以词义教学为例,学生在中学就学过《木兰诗》,《木兰诗》开头写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教师问学生其中的“唧唧”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织布的声音”。教师应继续问学生既然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后面要说“不闻机杼声”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比较法。

朱德熙先生曾指出:“特点因比较而显,没有比较就没有特点。”[1]现代汉语课程是为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古代汉语是为大二学生开设的后续的语言类基础课。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二者有差异性和一致性。在古代汉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现代汉语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代汉语的特点。以词汇与语音教学为例,古代汉语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占优势。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此外,也应当注重古代汉语内部相关知识的比较,以介词教学为例,通过对比介词“以”与“于”的用法,可以发现介词“以”不能用来引进比较对象,而“于”可以。从教的方面看,运用比较法可以把枯燥的语言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从学的角度看,运用比较法可以使学生积极思索,学得轻松。

(四)贯穿法。

所谓的贯穿法是指将文化知识的讲授贯穿于古代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为表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呈现,文化是语言的基底和内涵。汉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积淀着汉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特点。这些文化知识过去常被教师一带而过,学生也对文化现象“习而不察”。古代汉语课更应该重视文化因素的挖掘,以文字教学为例,“群”字为什么是“羊”字旁,“独”字为什么是“犬”字旁?试从文化的角度探究,可知羊性格温和,喜群居;相反狗在一起就会发生争斗,常常形单影只。这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深入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2]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

四、教学手段

(一)优点。

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除了课程因素外,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手段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古代汉语课程,其优点如下。

1.节省板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

古代汉语课传授的是基础知识,需要通过对大量的语言现象的分析归纳出语言规律,上课时例子特别多。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在板书上占用了很多时间,并且黑板擦了,内容不复存在,但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内容可以长久保存与随时调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教师不必要把时间花在擦黑板上,不仅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增加讲练时间,而且可以进行前后比较教学,巩固知识。

2.创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于一体,能创造图文并茂的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继而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古文字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等图片,加深学生对古文字的了解。

3.扩大信息容量,教学重点明晰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古代汉语课时量一再减少,这就可能出现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等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克服以上问题带来了很大方便,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点。笔者曾在多媒体教室与普通教室上过古代汉语课,就古代汉语的“绪论”部分而言,同样的内容在多媒体需要1.5个课时,在普通教室需要2个课时。有些教学重点很难用语言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地演示教学重点,而且通过动静结合重复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二)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弊端,主要表现在:课件的设计和创新会分散教师的精力,使教师不能完全专注于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妨碍了师生的课堂交流。必须注意正确选择和使用多媒体,充分考虑到课型特点与课程教学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可视性、可读性和交互性的综合优势。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课件设计应以满足教学信息的传递为目的。

如果单纯追求视觉的华丽与娱乐效果,就会陷入技术的误区,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忽略教学内容,因此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应突出教学各环节的学习要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并凸显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点。

2.文字材料要简明扼要。

课件中的文字过多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或者记笔记上,而不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一般课件的文字部分只呈现大纲、难点内容和必需的语料,教师应采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提示学生选择性地做笔记。

3.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但教师一边忙于播放课件,一边讲解知识,常常会忽略跟学生的交流。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复述,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讲授的节奏和学生的反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探索和改革古代汉语教学的思路与途径很多,在论及教学内容、目标、方法、手段等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本人的重要性。必须指出,对古代汉语教师的要求比其他文科专业的教师高得多,教师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古代汉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J].课程·教材·教法,1991(10).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