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王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疾病复发情况。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对症处理, 实验组除了西医对症处理外, 配合中医方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同时随访半年, 记录其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66/69),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8%(44/69), 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 实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且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值得临床一线医生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常见病, 其发病率明显高于临床其他疾病, 目前对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尚不能达成统一的共识, 故暂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 其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 笔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本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均已明确诊断,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男性32例, 女性37例, 年龄31~58岁, 平均年龄(43±3.6)岁, 病程3个月~1年8个月, 对照组男性28例, 女性41例, 年龄33~59岁, 平均年龄(45±2.7)岁,病程6个月~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卡马西平100 mg, 3次/d,或者苯妥英钠200 mg口服, 3次/d,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实验组除了西药口服治疗外, 加用中医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 针刺穴位选阳白、印堂、四百、下关、颧髎、夹承浆、太溪、内庭、合谷, 中药口服方为防风10 g、细辛3 g、桂枝6 g、川芎10 g、制僵蚕10 g、地龙12 g, 水煎服, 1剂/d,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随访半年, 记录疾病复发率。
1.3 疗效评判 痊愈:患者疼痛未发作;显效:患者疼痛次数减少, 程度减轻;无效:患者疼痛和治疗前无明显差别。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66.7%, 显效率为28.9%, 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痊愈率为46.4%,显效率为17.4%, 总有效率为63.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复发情况 随访半年, 实验组有4例复发, 复发率为5.8%;对照组有31例复发, 复发率为44.9%,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于女性患者,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能明确, 但相关研究认为是因面部器官发生炎症反应, 刺激三叉神经周围血管, 发生供应障碍, 继而缺血缺氧, 使得神经发生变态炎症反应, 从而引发本病, 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颜面部疼痛[2]。临床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采用西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以及维生素等, 也有部分患者选择伽玛刀手术疗法等, 但其效果不佳, 且容易引起复发, 卡马西平相关副作用较多, 如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 部分患者还会引起视力障碍, 严重者会产生转氨酶升高。因此临床上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越来越受重视, 不仅副作用小,而且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偏头痛”范畴, 主因风、寒、湿邪侵袭, 闭塞经脉, 运行不畅,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治以疏风通络、通经止痛为主。作者通过上述研究发现, 实验组采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复发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西医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且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亓卫东, 高兴强, 李明,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思考与探讨.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12):1033-1034.
[2] 闻涛.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7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4):704.
2014-03-27]
836000 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