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洋,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国家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由此引发了庞大的财政科研经费与落后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为了推进我国从科研经费大国向科研成果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旨在规范我国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本文拟通过分析现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次改革《意见》中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介绍与解读。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资金管理;政策建议
一、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已成为了我国全面战略布局中一颗重要的棋子,这意味着我国科技事业即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解决各高科技企业、各高校科研人员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的后顾之忧,确保项目创新的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前进动力。慷慨的投入换来了大量的世界级创新成果,但在我国整体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如何让这笔巨额资金花在刀刃上?如何催生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成果?如何将我国从科研经费大国转变成科技成果强国?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道路上不得不跨越的坎。
二、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财政部与科技部先后多次颁布了科研项目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政策,但由于政策本身的可操作性有限以及政策并未覆盖所有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目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科研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目前,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管理缺乏一个整体的统筹规划,不同领域的项目实行分别管理,不同项目信息无法及时在系统内部进行交流共享。这样一来,难免会造成项目在计划与安排的过程中出现分散、重复、交叉等现象,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用,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复杂,这种大局观的形成将更加重要。
(二)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完善、公开的政策支持。面对庞大的财政科研经费,由于相配套的资金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这使得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资金的申报与使用过程中屡屡出现类似“突击花钱”、编制虚假预算等钻空子的现象。正是这一系列非“人性化”的科研经费管理条例造成了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公开、不透明。
(三)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创造活力。目前,由于相关激励政策的不到位,使得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与其研究贡献不匹配,这大大抑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无心研究。因此,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不仅属于科技范畴,更关乎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等现实层面的问题。
三、改革理念及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此次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改革可谓是动真格,见真章。《意见》从项目及资金统筹协调、项目分类管理、项目管理流程、资金管理、资金监督、信息披露、科研人员积极性、相关责任的归属等八大方面提出了29项具体措施。就目前的科研项目与资金管理政策而言,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条款过于死板、权责划分模糊。因此,此次改革《意见》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以人性化的管理营造活力健康的科技创新氛围。具体而言,这种“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激励导向为出发点。突出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本着尊重科研人员、尽可能激发科研人员体现自身价值的理念,通过制定与科研人员贡献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对后续科研成果实施有效的保护等政策,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二)以问题导向为着眼点。改革应着眼于解决管理过程中突显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对已有政策面面俱到的赘述。《意见》直面社会关切度较高的敏感问题,针对存在的一题多报、重复资助、资金信息不公开透明等现象均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三)以简政放权为改革途径。资金的划拨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变,减少对于资金接收部门不必要的干预,尽量发挥科研人员的自主创造性,使得科学研究能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开展。在管理过程中,主管部门将与科研相关的权利与责任下放到项目的承担法人,主管部门则依靠对政策的不断完善对科研进展从宏观上进行控制。
(四)以监管与服务并重为最终落脚点。始终遵循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创新主体这一宗旨,监督只是为了服务工作的更好开展而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就意味着在监管的过程中,对于科研主体所反映的问题监管部门应及时处理,尽可能的为研究主体创造有利于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
四、具体措施
(一)科研项目管理。为解决科技资源的重复分散问题,《意见》拟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通过建设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下级地方科研机构的沟通。并且,《意见》首次设立项目终止机制,及时叫停开展过程中未达到动态考核标准的项目,试图避免当前科研机构一旦成功立项就万事大吉的现象。
针对科研项目分类混乱现象,《意见》为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根据项目研究的不同目的,对重大项目、基础前沿项目与公益行项目实行分别管理、分别配置資源。
《意见》还对科研项目申报的全过程进行规范,试图通过统一申报时间、健全立项审批流程、完善过程管理、提高项目验收质量等手段确保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公正透明。
(二)科研资金管理。《意见》关于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规定可以总结为张弛有度。对于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政策做出了严格的解释,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实现专款专用。而另一方面,对当前过细过严的预算编制规范以及严苛的结余资金统一回收的结转规定做出调整,按照项目实际情况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了研究机构为了完成硬性指标而突击花钱、编制虚假预算等现象。
(三)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意见》通过建立与实际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健全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等后续保障机制这两大方面消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尤其是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双向人才流动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得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
五、结语
归根结底,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与最终目的都是人,将改革重点从科技本身转移到科技如何支撑民生建设,旨在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才是此次改革的本质。诚然,这只是一个开始,相关政策的彻底落实还任重道远,但毫无疑问,本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在从科研经费大国转向科技成果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日报网.2004-03-13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人民日报.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