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2014-09-04 06:12宋网兰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节奏情境情感

宋网兰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懂得欣赏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算不上完整的教育。”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是完成这一任务最有效的办法。

一、情感体验的激发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欣赏十分重要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建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愉悦和集体合作的快乐。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深浅出发,细致、深刻和准确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提高欣赏者的音乐素养。

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培养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环节,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学生抓住机会,并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体验,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使音乐欣赏课更具生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大量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具备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和鉴赏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情感呼应,就有了音乐知识的积累、音乐兴趣的提高,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并与性格相吻合或有差异的音乐聆听、感悟。

二、如何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体验

1.创设音乐情境,获得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获得情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可以营造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环境氛围,可以讲故事、游戏、绘画、挂图片、放录像、即兴表演等。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大屏幕投影,创设优秀并感人的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被调动,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境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学生进入角色,扮演角色,音乐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孩子们对音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如我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一课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异域国度看看。请看大屏幕。”播放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图片的同时播放手风琴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学生自然进入俄罗斯音乐的氛围,感受到俄罗斯人民现在的生活非常美好、幸福、快乐。此时话锋一转作对比:“那么追溯到19世纪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是怎样吗?下面让我们穿过时空的界限,放飞你想象的翅膀聆听一首19世纪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感受一下沙皇俄国时代俄罗斯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内心压抑而向往光明的情感。”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学生有一种冲动—看看19世纪到底是什么样的,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加之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幻,迂回曲折,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展现了特有的魅力,激起了人们感情的波澜。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由表到里的心理过程。从喜欢音乐,到用心用情领会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梁祝》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欣赏中国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时,为了使学生进入音乐,简单地先把作品的标题、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内容做了简析进行欣赏,并要求学生欣赏后写一篇短文或一首诗。(课上欣赏两遍,一遍观看录像,直观了解琵琶及民族管弦乐队;第二遍聆听全曲。)在欣赏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笔记本上点点画画,有的学生用文字记录,有的同学主动要求转录全曲。把音乐、文学、绘画有机结合,抒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音乐赋予他们展现情感的空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对音乐兴趣浓厚,这一首首动人的音乐作品会长时间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遗忘,但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又会投入,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欣赏层次。

3.分析音乐要素进行情感体验。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这样,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也会使生理、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不一致。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如《非洲的灵感》这章,非洲音乐,高度发达的节奏,复杂多变,多层次的节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节奏慢则心平气和、稳重,在音乐作品中多用于叙事、抒情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这些变化。

4.设计音乐活动,积极参与音乐实践获得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升华情感。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音乐的最佳方式是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对音乐进行再创造。《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觉主动地探寻、领悟时,学生才能全身心地进入音乐,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想象达到良好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如欣赏《龙船调》时,在聆听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创造性表演。可以让一个男生扮艄公,一个女生扮过河的女孩,根据歌曲内容边听音乐边做哑剧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表演,课堂气氛立即活跃。学生非常兴奋,他们在表演中体会到乐曲的意境和情感。这类活动使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

5.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也可渗透在通俗流行音乐中。学生平日接触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就会事倍功半,课上找一点时间,留一些机会给学生,5~10分钟,让学生听一些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如小型音乐欣赏会更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也相互影响,欣赏水平和品味在不断提高。学生台上尽情表现,台下反响强烈真情相伴,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

综上所述,情感的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以及学生对音乐表现如何做到多元化、个性化,如何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表演中的优缺点等问题还有待今后教学中认真思考,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节奏情境情感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花有自己的节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YOUNG·节奏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