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论”理论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2014-09-04 06:12:57翟新倩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翟新倩

摘 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对学生主体的心理诉求、个性心理等心理环境的忽略,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硬,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格式塔流派的“场论”理论为基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消极性孤独为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下消极性孤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弱化大学生的消极性孤独感受,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场论”理论 心理环境 消极性孤独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关系社会事业、人才培养的成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宏观环境和显性环境层面,对心理环境层面的研究则长期处于被忽视的被动局面。因此,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场”,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相关理论,实现由“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性”的转换,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与科学性的重要突破口[1]。

二、“场论”理论

“场论”是格式塔学派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提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主动、复杂的反应,由自我与环境构成,是“决定个体在某一时间里的行为的全部事件的总和”(Lewin,1936)。其中,自我是个体以自己为中心,包含个体认知、需要、情感、态度等个性特征;环境则分为意象的行为环境和实际的地理环境[2]。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存在。一个人的行为(B)取决于个人(P)和他的环境(E)的相互作用,其行为的基本公式为:B=f(P.E)=f(LSP)。这一公式说明,个体行为主要源自其自身状态与所处环境构成的心理场。因此,勒温指出,不论个体是否有意识,一旦将某件事情变成一种心理存在,即刻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就是心理环境的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场”中进行的,作为社会责任“延缓偿付期”的大学生,有着特殊的群体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他们放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这个“场”中研究,以其心理感知为基础,对于掌握和调控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准备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实例分析

1.大学生消极性孤独心理环境界定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不管愿意与否,都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社会活动。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难发现,孤独和冷漠成为思政教育工作中双向沟通的一大障碍。大学生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被人认可,期望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中满足情感上的互助需要。然而由于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存在、自我调控能力的缺乏,加之情感交流的内隐性及不信任性等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呈现心灵闭锁、内心苦闷的消极倾向。

对于孤独的认识,首先应从性质上给予准确的界定。孤独分积极性孤独和消极性孤独两种,存在“积极性孤独”的个体,不必与他人发生连接,能够自己给予自己合理的评价,明确自己存在方式的必要状态,能够将孤独转化为助力生活[3]。而消极性孤独则是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消极心理状态。存在“消极性孤独”的个体,多敏感、焦虑、多疑、抑郁并伴有自主性缺乏,以强烈的依赖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消除自我孤独,缺乏对自我健康的认识和评价[4]。大学生群体消极性孤独的存在状态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一部分消极性孤独个体可通过移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依恋情结,另一部分个体则可能在师生双向沟通中产生缄默的抵触心理,这都将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场”的营造和创建。

2.消极性孤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相关分析

(1)孤独人格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孤独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其中,孤独水平与内外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通常认识下,孤独体验越深刻的人性格特征越内向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有些人对消极性孤独具有易感性,相比一般人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性孤独感;另一些人则对消极性孤独存在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消极性孤独的易感人群其个性特征主要有:神经质、低自尊、自我中心、焦虑、抑郁、缺乏客观自我评价等。可以看出人格特征作为潜在的预测者,与消极性孤独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在对具有孤独特质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关注其特殊心理场,尊重其人格特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活动带入替换认知讲解,寓教于乐以减少消极性孤独心理环境,扩大彼此心理相容度。

(2)自我意识偏差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显著特点即对自我的强烈关注。当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面对事情时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过于敏感且受不得委屈,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体会到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孤独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敏感谨慎,当教育者谈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情绪上抵触,认知上排斥。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习惯将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强加于人,习惯让他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倘若在沟通中因认识不同与他人造成对立,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处于自我隔断的状态,致使受教育者产生消极性孤独体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营造。

(3)心理控制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特提出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并将其分为内、外控制源,指个体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泛化预期。根据罗特的事件预期—价值模型,内控倾向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否获得朋友及他人的喜欢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此,在行为上他们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接近他人,遇到矛盾或纠葛时积极解决,整合、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交往中更易获得友谊。此外,即使内控倾向的大学生没有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也会认为只要自己愿意积极参与并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主观的自我慰藉能够有效减少消极性孤独心理场的影响。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则较多认为教育认知活动中个人的努力对获得帮助的结果导向作用很小,认为他人喜不喜欢自己、接不接受自己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即使努力了也不会带来思想教育的本质变化。因此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地采取被动策略,等待他人接近自己,并且对事件更易产生消极预期,从而产生无望的消极性孤独心理场。

(4)自我同一性混乱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中指出,青少年(12~18岁)在面临新环境的要求和冲突时会感到困惑和混乱,因此其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感的自我及自我在社会集体中占的情感位置,直到成年早期(18~25岁)才敢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即将自我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其中存在自我牺牲或损失,但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往中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消极性的孤独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对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预期进行新的整合。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应当或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尚无明确认识,对于自我及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估价尚不准确,这将直接导致双向交流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予自己的认识评价时常出现既不认同又不接受的困惑和纠结,他人眼中的自我与镜中的自我不一致,当这种不一致没有合理解释又无力解决时,即会产生逃避心理及行为,从而为自己预设不良的心理环境,体验消极性孤独感受。

四、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消除大学生消极性孤独感受的建议

1.完善学校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建设提供了大学生陶冶情操的基本素质,是大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丰厚的馆藏资料是基础,一所高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图书馆的藏书质与量上,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书,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书范围,针对大学生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配置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图书资料。置身于此,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熏陶,激发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欲望[6]。其次,建立独立的思政活动室是补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高校施行效果欠佳,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方式创新不足。传统思政教育以灌输为主,教育者缺乏激情,受教者被动。教师可充分利用思政活动室,以团体活动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师风教态、学风校貌、管理制度等校园软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没有心理学知识的储备,在具体教育工作中就很难摸透学生心理,很难进入学生的“心理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不仅以大学生对国家、社会、集体的认识为主,还包括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容性、个人与周围他人的交往、个人与自我的正确认知等。同时对于情绪的掌控、意志的锻炼、面对挫折的态度、规划自我人生等一系列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等内容,都依赖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了解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差异,又要了解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形成的心理环境。只有掌握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减弱大学生的消极性孤独感受,激发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才能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

3.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首先,正视消极性孤独,增强大学生积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大学生应当辩证地看待孤独,无需“谈孤色变”。努力发现自身心理环境的根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走出自我设限的藩篱,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克服情感体验的局限性,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完善自我,最终走出消极性孤独心理环境。其次,克服自我挫败思维模式,强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指在个体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尝试,并将这种控制失败的感觉泛化到实际能够控制的情景中[7]。这种自我挫败思维模式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会带来极其糟糕的负面影响。当努力尝试一再受挫,将得出“我没办法融入集体”、“我交不了朋友”、“我什么都做不好”之类的挫败思维定势,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因此,大学生应努力克服自我挫败思维模式,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对事件的结论和效果有合理期望、寻找对人对事的恰当评价方式等提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自我效能感,减少自我挫败感,最终摆脱消极性孤独,优化自我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郭英敏,闵仕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2]晓旭.社会心理学[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29-130.

[3]刘美丹.大学生孤独心理透视[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

[4]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0,8(1).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 14:38:30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