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4-09-04 05:11石党英姚明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能力

石党英,姚明亮

(渭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会计学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为企业管理者、证券市场投资人及政府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然而会计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至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发展阶段,截止2013年,全国500余所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会计学本科专业。根据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麦可思研究》近5年就业市场反映的情况,一般会计人员的供给量已经几近饱和,而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资格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会计人才相对缺乏,该专业毕业生三年后在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就业的人群月收入最高。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现象再次引发了各界的关注,截至2013年5月底,北京当年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三成。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尤其对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执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会计学专业也面临着供给量大,结构性的就业难问题。本文正是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以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学生的会计专业执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支撑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会计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

一、就业能力的涵义及其演进

(一)就业能力的演进历程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最早出现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什么是就业能力,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演进的,不同的阶段赋予了就业能力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国内外的学者对就业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就业能力内涵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一些国家劳动力市场中掌握娴熟技能的人员供给不足,出现了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这一阶段,就业能力被看作是个体可以被雇用并且一直保持被雇用这种状态的自身能力,主要被认定为掌握一门娴熟的职业技能。第二阶段是70年代后半期,劳动力市场得到相对满足,这一阶段的就业能力主要表现在除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可迁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这些“可迁移技能”包括沟通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等。[1]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面对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就业能力的认识从雇员转移到公司,这个阶段的就业能力除了更加关注员工的灵活性外,还要求公司在组织的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来应对各种变化。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就业能力的研究开始关注需要就业的每一个人,而且从90年代后期开始,对于就业能力研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都进行了探讨,对就业能力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就业能力的涵义

关于就业能力涵义的研究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 )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笔者通过文献搜集,发现研究者对于就业能力的涵义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的。

英国的著名学者Lee Harvey(2001)在《就业能力的定义与测量》中探讨了就业能力的内涵,把就业能力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方面是个体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是组织机构就业能力。认为个体的就业能力是“学生获得一份工作的个体倾向性”,院系就业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就业率上,还要考虑其他方面。[2]同时,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只表现为找到一份工作,更准确地说就业能力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漫兹(Mantz Yorke)和彼得(Peter Knight)(2002)提出了就业能力的USEM理论模型,认为就业能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以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组成。[3]之后,Mantz Yorke(2004)又从学生的视角来探讨就业能力,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了访谈来考查学生视野中哪些课程可以提高就业能力,并进行分析。[4]36-38

美国劳工部在2000年发布报告,把就业能力划分成两大部分,共36项能力,第一部分是基本能力,包括了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必要技能;第二部分是达到各种能力所需的基础部分,包括资源、信息、人际交往、系统和技术五部分。[1]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认定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和自身具备的能力和资格。”[5]

我国的研究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论述就业能力的学者郑晓明(2002)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6]朱新秤(2009)回顾了针对就业能力含义研究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并提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7]刘丽玲、吴娇(2010)以经管类大学应届、往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认为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就业能力,并提出高等教育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8]

综合以上各位研究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发现、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讲,就业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及其工作后保持工作与晋升职务的能力。再从经管类专业培养的角度细分,学生的就业能力至少应当包括两部分,一是专业技能,二是通用技能。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账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等。通用技能应当包括交流沟通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等。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美国会计学会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下设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早在1989 年就发布了《会计教育的目标》公报,指出 “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9]在会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许淑琴(2010)对国内10所普通高校多名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以及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从业人员随机调查的结果显示,本科层面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近些年会计教育界都已经普遍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地开始研究和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实践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也带来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就业率也逐渐成为了衡量专业质量的指标之一。这时的高校教育才开始注意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多数高校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验课时、进行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就认为进行了实践教学,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深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充分体现人才服务的地方性特征和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10]只有深刻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重复

目前各高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多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实践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也没有有机结合,而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实验内容,同时各门课程实验内容存在重复设置等情况。比如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管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经营决策上都存在重复内容。《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在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等内容上重复。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模拟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教师讲解题目,学生根据题目完成会计分录等,没有实现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的训练。

(三)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上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会安排见习和实习,见习会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观摩,实习则安排在第七或者第八学期,要求学生在企业顶岗进行实际操作。但是,会计见习、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停留在形式上。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财务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除非是经过招聘程序准备留用的人员。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学专业的特点,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可能大范围地接受实习学生,毕业生的实习比较分散,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监督管理也无法有效进行,实习活动仅停留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层面上,实习效果欠佳。

三、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学生完成高等教育以后的直接目的就是进入到职业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在全国500余所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会计学本科专业。一般会计人员的供给量已经几近饱和,而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资格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如何解决会计学专业的结构性就业难问题,笔者认为在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当构建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会计专业执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支撑的三维实践教学模式。就业能力的内涵很多,从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的角度将就业能力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会计综合账务处理能力、涉税账务的处理能力;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是为了获得专业技能而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图1)。

图1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相互支撑,共同作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内容嵌入细化,形成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到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操作性更强(如图2)。

图2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具体举措

1.科学合理修订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培养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强弱。会计学专业有自身的认证系统,学生毕业想要从事会计工作首先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就业的各种资格证考试相联系,教师上课时既讲授了理论课,同时也解决了学生考证难的问题,且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证的考试也是对理论教学的检验。执业资格证的考取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也为学生成功就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增加实验课时比重,提高学生的手工账务处理能力。我国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实验教学课时数比较少,仅占到总学时的8%~20%不等,而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实验学时都超过30%,有的甚至达50%。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在课堂上不断地跟学生讲凭证、讲账簿如何编制、如何填写、审核,不如将学生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拿出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要求学生自己填写、审核,更能较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理论课的课内实验课时,占到了该课程授课时数的30%以上。同时还进行《会计综合实验》,在课程分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将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手工帐务处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练就了扎实的手工帐务处理基本功。

2.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层次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见习、实习,给会计实践教学带来了难度。为了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会计综合实践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层次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开设课内实验,提高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动手能力。其次,开设实验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完全是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只是作辅导、检查和难点讲解等。最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软件公司、工业商业企业等组织。针对就业方向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大力提高会计电算化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在实践环节上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初级阶段,要求学生配合简单的经济业务,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中完成建立账套、根据经济业务录入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生成报表等一整套会计核算工作,使学生熟悉会计软件,顺利完成从手工账务处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过渡。二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中级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针对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以数据库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从建库开始,熟悉数据库的实验,按功能要求训练学生学习编程技术,在编程及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三是以竞赛为把手,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充分利用全国会计信息化大赛,以竞赛的对抗性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兴趣和能力,由于对抗性的存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练习、自主实践的动力,同时在大赛中检验课内实验教学的成果。

4.通过“两个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教与学”结合,通过大赛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认知的主体。对于大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科技竞赛是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参加专业大赛将实践内容任务化,以学生为主体,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达到参赛要求。在实践教学设计上以总的实践教学任务为框架,细分“子任务”并作为支架,使学生沿着“支架”逐步攀升,突出“学”的设计,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以竞赛为载体的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框框,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也带来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会计信息化大赛,竞赛的对抗性激发学生们学习、思考、探索以及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在全国沙盘模拟大赛后学生们都表示从未如此投入地学习过,从早到晚也不觉得累。实践证明,“教与学”结合,以大赛为抓手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成果,陕西渭南师范学院的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均取得全国一等奖。

(2)“课上课下”结合,通过创新计划项目培养创新能力

课上是学习,课下也是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上课讲授内容,下课铃一响,教师走出课堂,学生也就停止了学习和思考。以学生一周4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算,上课的平均课时在14~20个课时之间,还有多一半的时间学生们闲置下来,有的同学就去上网、逛街等。将课下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给学生任务,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才能提高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配备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计划项目中去,通过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跟着教师做一些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包括资料的搜集、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材料积累、条件成熟后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而高等教育的任务则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等,实现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会计高等教育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实践教学在会计学专业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如哈维(Lee Harvey)所说,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找到一份工作,更确切地说是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本文以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核心,将就业能力分解为专业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诸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会计高等教育的领域中,我们还只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行的孩子,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仅将就业能力划分为专业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解也是不丰富的,这些问题都是会计教育者前行的动力。

[1] 邵宏润.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美国大学课程开发研究——以商学院为中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2):98-101.

[3] Peter.T.Knight,Mantz Yorke.Employability through curriculum[J].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02,(8):261-265.

[4] Peter Knight,Mantz Yorke.Learning,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London:RoutledgeFalmer,2004.

[5] 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4):31-34.

[6]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7] 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164-168.

[8] 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教育研究,2010,(3):82-90.

[9] 许淑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51-52.

[10] 李雷.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探析[J].商业会计,2012,(5):110-112.

猜你喜欢
会计学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浅析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会计学的发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