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激发态指标观察补中益气汤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2014-09-04 05:55杨光罗红陈晨孙文平刘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激发态益气汤免疫调节

杨光 罗红 陈晨 孙文平 刘辉

·短篇论著·

基于免疫激发态指标观察补中益气汤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杨光 罗红 陈晨 孙文平 刘辉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免疫激发态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将经卵清蛋白免疫过的小鼠 40只分 A、B 两组, 分别灌服补中益气汤和葡萄糖, 1次/d, 每次0.5 ml/只, 连续7 d, 第8天将所有小鼠再次加强免疫 , 再经7 d, 采血分离血清, 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的生成水平。结果 补中益气汤组小鼠抗体生成水平明显低于葡萄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以下调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 降低抗体生成。

补中益气汤;免疫激发态;抗体生成YANG Guang, LUO Hong, CHEN Chen, et al. Institute of Laboratory Medcin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44, China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 该方由黄芪、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当归、橘皮、白术所组成[1]。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是临床治疗脾虚证的有卓著疗效的常用方剂。研究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调节作用多采用脾虚小鼠模型[2], 但制备模型的动物种属不同或制备方法不同, 结果差别也很大, 即使同一方法同一批次制备的动物模型也不尽相同, 都可能影响检测指标的观察。如果先用抗原刺激小鼠, 使小鼠免疫系统处于激发态, 这种状态高低直接与小鼠免疫应答有关, 就可以灵敏观察出中药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卵清蛋白抗原刺激后的小鼠, 通过补中益气汤灌胃的给药途径, 用ELISA法检测小鼠的抗体生成水平, 观察中药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ELISA检测方法容易建立, 整个实验简单、可靠、灵敏, 减少了实验的影响因素, 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补中益气汤所用生药购于大连同仁堂大药房, 经大连市药检所鉴定为正品。经大连同仁堂大药房煎熬(生药含量为20% ), 将该药液密封, 置于冰箱冷藏保存, 备用。

1.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40只, 雄性, 体重18~22 g(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剂与仪器 冻干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羊抗鼠 BALB/ CIgG 结合物(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底物显示剂A、B液(北京科卫出品);终止液(上海科华出品);酶标仪(Read-er230s 全自动酶标仪)。

1.4 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 每组20只, 分别标记灌服补中益气汤组(A组), 5%葡萄糖组(B组)。第1天将所有小鼠于腹股沟皮下注射1:5的卵清蛋白抗原, 0.2 ml/只。第2天开始在固定时间进行灌胃, A组灌服补中益气汤, B 组灌服5%葡萄糖, 1次/d, 每次0.5 ml/只, 连续7 d。第8天将所有小鼠加强免疫1次, 方法同前, 第15天将小鼠用摘眼球法取血, 2500 rpm离心5 min, 分离血清备用。卵清蛋白抗体效价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以稀释的卵清蛋白包被酶标板, 测定小鼠血清的相应吸光度值, 根据标准血清的浓度与吸光度对应关系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小鼠血清中抗体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用 SPSS11.5软件协助完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数据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2周喂养, B组小鼠死亡1只, 死亡原因为随机死亡。其他小鼠的精神状态良好。A组小鼠血清中卵清蛋白抗体生成水平明显低于B组( t=3.329, P<0.01)。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小鼠血清中卯清蛋白抗体生成水平

3 讨论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抗体的水平是评估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抗体的产生需要T细胞的辅助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因此抗体生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状态, 是一种评价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以抗原刺激后的小鼠为研究对象, 测定其灌服中药后抗体激发水平的变化, 结果显示激发态小鼠灌服补中益气汤后, 抗体生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证实了补中益气汤可以下调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 对免疫调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 补中益气汤的双向免疫调节观念在临床多有应用[3],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很可能出现过高的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对机体是不利的, 到达一定程度时得到抑制, 对于机体而言又是一种有益的、保护性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能否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器官移植中降低排斥反应, 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受其剂量、成分、药物的配伍等多方面的影响, 同时给药途径、实验动物种属及检测方法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同一种中药使用情况不同, 可表现促进或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这是中药独特而复杂的药性决定的[4-6], 我们将在以后的试验中增加实验动物数量, 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剂量等, 进一步阐明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 希望能引起更多关于中药方剂对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近些年, 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热点, 其原因可能是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确实有优于西药之处, 而且毒副作用相对于西药小。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还用于抗炎、抗肿瘤等临床辅助治疗[7-9], 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1] Oyelese Y,Smulian JC.Placenta previa, placenta ac-crete, and vasa previa.Obstet Gynecol, 2006,107( 4) :927.

[2] 罗晶,顾红缨,徐国宪.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6 (17):2613.

[3] 王梅娟.中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 13(5):7.

[4] 吴宗群,解建国.补中益气汤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实验研究进展.中成药, 2002,24 (1):62-64.

[5] 万幸,刘倩娴,陈妙欢.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8, 4(5): 24.

[6] 刘辉,常波,刘微微,等.因中药免疫组学而进行的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 24(8):719.

[7] 韩栋,周晨.补中益气汤类方主治规律探.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3):595.

[8] 丁玉峰,曾凡波.中药抗炎免疫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医药导报, 2005, 24(4):307.

[9] 杨金霞,王学美.中药抗肝癌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4):281.

Regulation of functional immunity in mice with Buzhong Yiqi Tang based on immune excited state index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functional immunity in mice with Buzhong Yiqi tang. Methods 40 mice immuned by egg prote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dministered with Buzhong Yiqi Tang and glucose individually.The dose was 0.5 ml for each mouse one day and lasted for 7 days.The second immunization was conducted 7 days after the first immunization.Blood serum was separated and ELISA was used to examine antibody to egg protein on day 14 postimmuniz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B, antibody level was low in group A, and had statistic meaning (P<0.01). Conclusion Buzhong Yiqi Tang is possible to decrease levels of antibody and immunity in mice.

Buzhong Yiqi Tang; Immune excited state; Antibody formation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90221063)

116044 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刘辉

猜你喜欢
激发态益气汤免疫调节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激发态和瞬态中间体的光谱探测与调控
荧光探针分子探测硫化氢机理的理论研究
亚硝酸分子顺反异构体激发特性的理论研究
植物多糖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密蒙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灵芝中真菌免疫调节蛋白LZ-8和LZ-9的比较分析
人参水提液通过免疫调节TAMs影响A549增殖
怎样分析氢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的跃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