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江 邱振雄 张晶锐 黄振华 高 峰
·经验交流·
按摩对促进腔镜甲状腺术后皮肤感觉不适恢复的影响
李荣江 邱振雄 张晶锐 黄振华 高 峰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后胸前区皮肤按摩对术后皮肤感觉不适的影响。方法 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3例, 实验组30例。实验组术后1周开始行胸前区皮肤按摩, 15 min/次, 3次/d。对照组术后不行皮肤按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改善的时间, 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明显好转的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性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胸前区皮肤按摩可有效改善腔镜甲状腺手术后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的恢复。
按摩;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皮肤感觉
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其切口被隐藏起来而美观, 近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1]。但由于其需要在胸前皮下建立操作通道,皮下组织的分离及操作创伤导致术后多数患者感觉胸前皮肤感觉不适[2]。本组通过嘱患者术后自行胸前区皮肤按摩, 有效改善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现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腔镜下行甲状腺良性肿物次全切除术的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住时间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3例, 实验组30例, 对照组患者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0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 年龄21~52岁, 平均年龄35岁;实验组患者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2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 年龄23~53岁, 平均年龄36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分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腔镜术后1周, 嘱患者轻轻按摩胸前区感觉不适的区域。具体方法: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并拢, 用指腹在不适区域轻轻划圈按摩, 每次约15 min, 3次/d。按摩的力度以及划圈方向以患者感觉舒适为标准。直至静息状态下,无感觉胸前区皮肤不适, 为明显改善。
皮肤感觉不适随诊:腔镜甲状腺术后2周复诊, 胸前区感觉不适者嘱其按如上所述方法按摩, 之后每2周电话随访1次, 询问皮肤不适感(局部感觉麻木、发紧、蚁痒等), 最长随访至16周结束。记录明显改善的时间(或称为皮肤感觉不适存在的时间), 绘制生存曲线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 法绘制患者在时刻t有皮肤感觉不适的概率图(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别。
在63例观察病例中, 实验组30例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均在12周内明显改善;对照组33例中, 其中8例在满16周时仍有胸前区皮肤感觉不适。采用乘积极限法估计生存曲线, 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差别,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490, P=0.000)。如图1。
图1 患者有皮肤感觉不适的概率与时间的关系
皮下组织中富含神经末梢, 腔镜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损伤皮下软组织、血管和神经, 导致患者术后胸前皮肤感觉不适[3]。本组研究认为术后胸前皮肤按摩能够有效改善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皮肤感觉不适。
按摩作为一种物理刺激, 对很多病理状态具有改善作用,比如颈椎病、便秘、产后子宫复旧、缺血性脑病[4]等等。关于按摩起作用的具体机制较早就有报道[5], 结合本组观察,其机制可总结为:按摩能够促进损伤处局部组织细胞释放促血管生成物质, 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加快局部组织修复;同时还能够促进细胞释放类组织胺物质, 有利于扩张血管, 改善局部血流状况;按摩能够促进局部机体细胞对营养及氧气的摄取, 加强局部新陈代谢活动, 促进组织生长, 功能恢复。另外, 皮下神经末梢与中枢感觉神经系统有广泛的联系, 按摩刺激损伤的局部皮下, 能够缓解疼痛, 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损伤神经末梢的再生修复过程;同时, 有助于减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 以及能够促进损伤的神经末梢重建, 重塑完整的感觉反射弧。
[1] 王存川.腔镜甲状腺手术.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4, 9(4):193-194.
[2] 梁葵.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5):35-36.
[3] 张德清, 王刚, 何建永, 等.牵引、按摩加微波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27(11):702-703.
[4] 黄曼博.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 2008, 27(1):42-43.
[5] 高玉洁.康复按摩在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中的效果研究.当代医学, 2013, 19(2):41-42.
2014-03-06]
518102 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