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窦 琨(本刊赴藏记者)
耕耘噶尔“经济强县”
文/窦 琨(本刊赴藏记者)
“建设藏西中心城市、建设阿里经济强县、建设边境模范县”是这些援藏干部的追求。既“输血”也“造血”,一批批援藏干部用智慧和热血铸就着噶尔的成长奇迹。
援藏干部与当地牧民一起查看紫花苜蓿长势
8月初,从昆莎机场驱车前往噶尔县,在临近县城的公路两旁,生机盎然的红柳、紫花苜蓿成为一道绿色长廊。同行的噶尔县干部告诉记者,10年前,这里还几乎看不到人工种植的绿色植被,黄、蓝、白是这里的主色调。
驱车50公里,驶入群山环绕的河谷,就是噶尔县城和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宽阔平整的路面、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既现代又具藏族特色的建筑、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广场……一幅城镇建设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
县委书记程文杰介绍起“第二故乡”噶尔,掩饰不住的兴奋:经过20年发展,全县生产总值由2047万元增至1.96亿元,增长9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002元增至6788元,增长近7倍;财政收入由139万元增至3639万元,增长26倍。
噶尔县巨大变化,印证了陕西援藏干部的施政理念——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和奉献援藏。因地制宜,“建设藏西中心城市、建设阿里经济强县、建设边境模范县”。
“噶尔县有了紫花苜蓿,生态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土地变绿了,牛羊在冬季也有了储备的干草,这都是援藏干部的功劳呀!”昆莎乡噶尔新村牧民米玛次仁激动地说。
2005年,援藏干部、时任噶尔县委副书记的温江城在调研中发现,制约该县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过分依赖天然草场,完全靠天养畜。随着牲畜的增加,对饲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草场远远不能满足所需;如果遭遇灾年,就更不能保障储存充足的饲草,甚至连夏季都不能满足畜牧所需,给牧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为什么不能将内地的苜蓿这种优质牧草移栽到这里呢?”温江成提出一个大胆想法。
“苜蓿草、沙打旺等优质牧草不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长生存,这是有定论的。”有农业专家劝告说。
然而,温江成却决定试一试。因为他坚信,只有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才是破解农牧业发展“瓶颈”的最好办法,才是实现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
2005年春,温江城从原单位争取49万元资金,从内地购置试验所需种子、地膜、化肥、保温被以及手扶拖拉机、小三轮、覆膜机、播种机等物资,从陕北高原运到雪域高原,并请来两名技术人员,正式拉开了试验工作的帷幕。当年,50亩土地共种植了蔬菜、粮食、饲草、苗木四大类25个品种。在他的执著追求和努力下,农牧试验示范取得突破性成果,紫花苜蓿引种成功并在阿里地区推广。
2010年,继任噶尔县委书记的援藏干部张宇发现,噶尔县可利用的天然草场面积约有1200万亩,产草、载畜仍大有潜力可挖。每亩紫花苜蓿每年可产2500—3000公斤草,相当于当地1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
“这么好的牧草,在噶尔怎么就推广不开呢?”张宇叫来了在西藏已经待了7年的驻藏干部、时任农业局副局长韩俊文。
“放了一辈子牛羊,突然让他们从牧民转变成农民,他们不但吃不了这个苦,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转变。”韩俊文回答。
“做农牧民的工作,关键是示范引导。”张宇提出,推广种植苜蓿,要先从动员村干部带头种植做起,同时通过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方式对紫花苜蓿种植进行适当补贴。
2011年,噶尔的牧民表现出极大的种草热情。当年种植紫花苜蓿1500亩。冬季,牧民家的牛羊吃苜蓿比往年更长膘。很多牧民看到种植紫花苜蓿的好处,原来不愿种植的人也都开始跟着种了。
如今,在援藏干部的持续推动下全县种草面积达到了3万亩,种植业和养殖业进入良性轨道。
蔬菜是阿里最贵的消费品之一。
“90年代中期,一盘普通的炒青菜就卖30多元,在这里开饭店,一年下来就能挣到几十万元。”一位在此做了多年生意的汉族老板告诉记者。
土生土长的阿里人以前几乎不吃蔬菜,因为这里自古不能种菜,糌粑、酥油茶、牛羊肉是他们的主食,蔬菜对他们来说是稀缺品。
“气候恶劣,土地沙漠化,连草都难活,更别说种蔬菜了。以前这里的蔬菜基本上都是从新疆和拉萨运过来的。运输距离长、成本高,在内地西红柿卖1块钱时,这里卖10块。”噶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谭胜利说。
如何能在雪域高原上种成蔬菜,解决群众“菜篮子”问题成为一批接一批援藏干部的迫切愿望。2012年10月,噶尔县委、县政府将这一任务作为重大项目工程开始推进。
8月8日,驱车来到占地500亩的噶尔县生态农业示范园,一下车,风沙弥漫,吹得人眼睛难以睁开,只见190座标准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甚是壮观。进入棚内,都是充满湿润、绿色、生机的另一番景观,一根根藤蔓墨绿冲顶,绿油油的青椒、鲜嫩嫩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一派丰收景象。
谭胜利介绍说,通过几年的摸索,噶尔县研究出三种大棚,并将大棚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适合冬季和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蔬菜种植。
去年9月,当首批20座大棚成功培育出新鲜蔬菜时,程文杰激动得流下眼泪。“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把蔬菜种植成功太不容易了!”
随后,程文杰又派谭胜利前往拉萨争取资金,整合项目,加上陕西援藏投资的1500万元,扩大了规模。
“眼前这170座大棚就是今年的建设成果。目前,已有47座大棚种植的蔬菜已上市销售。”谭胜利说。
“阿里地区早晚温差大,冬季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后,内地的技术在这里就用不上了,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实践证明,我们可以在高原上种好菜。内地能种的蔬菜在这里都能种,只是产量上有差别。”已从援藏技术干部转成在藏干部的韩俊文指着棚内的西瓜介绍,“你看这些吊起来长的西瓜,在内地‘吊’的方法很多,在阿里也完全可以。”
如今,在生态示范园的大棚里,不仅种植有蔬菜、花卉、果树和食用菌,而且开始培育大棚树苗。
在一座苗木花卉棚内,绿的阔叶树,红的石楠,黄的银杏,五彩斑斓、煞是好看。承包该棚的老板是一位从四川来的年轻人。他说,噶尔县绿化差的原因就是缺树苗,恶劣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使树苗成活率很低,从外地买回来的树苗当年可以活,到第二年就全死了。为了将树苗育活,他和他的团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方法:将在大棚里育出来的树苗搬到外面先驯化,驯化后再移回大棚里加快它的生长速度,然后再移出去驯化,然后再移进来。来回好多次才能让树成长起来。
程文杰表示,蔬菜大棚建成后都会承包给藏族群众,这些大棚蔬菜不仅会使狮泉河镇的菜价得到平抑,还能丰富周边县群众的菜篮子。
同时,为了延长产业链,让菜农的菜走向市场,取得最大附加值,噶尔县又整合项目资金在示范园建起一个蔬菜交易市场,方便菜农进行交易。
在阿里,因为特殊的环境,突发性疾病经常得不到救治。援藏医生封鹏向记者讲起他援藏以来发生的两起病例。
7月17日,普兰县一位藏族医生心脏病和高原病突发,在进行了三次胸外按压后,急需服用急救药品硝酸甘油,但在找遍了全县医院的药品库后,只找到一瓶1973年生产的硝酸甘油服用。第二例也是在7月份,噶尔县卫生服务中心接收到一个骨折的藏族小孩,在看了片子以后,因为当地没有条件做这样的手术,封鹏建议家属将孩子送往拉萨进行手术,并告知家长,如果孩子得不到及时救助,有可能会留下残疾。
“我们做了一周的工作,家长才答应将孩子送到拉萨救治。也许是这里条件艰苦,像这样的事例在噶尔县甚至阿里地区经常发生。很多病人在内地能救活,但在这里往往因技术水平而轻易失去了生命,让人痛心。”封鹏说。
医疗水平差,缺少医生和护士,援建设备用不上是阿里地区大多数医院的现状。为此,噶尔县委派朱景青、卞海明两名援藏医生对全县卫生事业进行调研,并形成《关于全面加强卫生事业的实施意见》专题调研报告提交给县委常委会。
卞海明说:“我们首先做了一些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藏族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指导他们做一些临床治疗工作,没有‘造血功能’,医疗水平永远发展不上去,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很沉重。但我们有信心为噶尔的医疗卫生事业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截至目前,噶尔县已投入资金1700万元,建设并完善县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争取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支持,新增化验、体检设备15套,培训医疗服务人员50人次,为农牧民群众免费体检13000多人次。噶尔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在“破茧成蝶”。
同样,师资力量缺失教学质量低制约着噶尔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县委拟定了一个实施意见,配齐配强了全县所有乡村小学校长,明确了校长的职级待遇。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地区内外挂职培训的同时,邀请专家对全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在孔繁森小学里,每周都会看到程文杰或者县委相关领导暗访听课的身影,孔繁森小学教学水平也从以前的阿里地区倒数跃居为前3甲。
为了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同时改善群众文化生活,2012年底,程文杰向自治区争取资金1500万元,加上援藏资金,启动了全县乡村阵地建设项目。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县四乡一镇都建起了有食堂、澡堂、花池、文化站、值班室、健身广场、篮球场、办公楼、国旗台的标准化多功能阵地。
今年,噶尔县又给5个乡镇规划建设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5个生态园,并整合资金7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7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集中改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