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龄白内障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28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1)。超声乳化组在术后1周视力高于小切口组(P<0.01),但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视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疗效相似,但具有操作更简单,设备要求简单,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高龄;白内障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214-03
白内障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1]。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法,但是其设备要求较高,操作相对较为复杂[2]。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改良的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快捷,疗效好等优点[3]。本研究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高龄;(2)首次手术;(3)无手术禁忌证;(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眼外伤、眼部肿瘤、葡萄膜炎等;(2)眼内有激光治疗史;(3)独眼;(4)排除角膜、玻璃体及视网膜等严重病变。共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0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28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小切口组沿眼上方角膜缘切开球结膜,以弯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距角膜缘上1mm位置的巩膜行垂直的5~6mm长的弧行切口,深达巩膜厚度的1/2,分离层间,做隧道
式切口到角膜。用穿刺刀刺入前房,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镊或者截囊针进入前房,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或者开罐式截囊,水分离核,使核完全脱位,在核前、后注入黏弹剂,扩大切口,采用晶状体核圈匙取出晶状体核,注黏弹剂于前房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用灌注液将前房内的黏弹剂置换出。根据情况必要时间断缝合巩膜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陕西必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54113,1mL:4万单位)2万U,地塞米松(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2020514,5mg)2.5mg。
1.2.2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结膜瓣、隧道、辅助切口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水分离核,在前房内注如黏弹剂,声乳化头预先设定好能量和负压,将其伸入囊袋内,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植入人工晶状体。用灌注液将前房内的黏弹剂置换出。根据情况必要时间断缝合巩膜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
1.3 检测项目
随访3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患者视力,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者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1)。超声乳化组在术后1周视力高于小切口组(P<0.01),但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视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见表3。术后超声乳化组术中共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小切口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发生紊乱,晶状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导致晶状体混浊,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而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4-6]。患者可出现视力进行性减退,可有眩光感,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有关,患者或者出现单眼复视,近视程度增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手术方法。一般来说,凡适合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病例,均可行超声乳化吸除术[7]。但在病例选择上,应根据自身技术条件,确定相对选择标准。一般情况下术前散大瞳孔至少不小于6mm为安全,角膜完全透明是作好超声乳化术的基本条件,角膜局限性混浊、变性及有其他影响其透明性的病变,均不宜作本手术,术中必须保持前房有足够深度,故顽固性浅前房者,在选择病例时应作慎重考虑。禁忌症:有极硬度核黑色核或部分深棕色核白内障,脱位或半脱位的白内障,角膜混浊,顽固性浅前房,瞳孔强直,小眼球小角膜等[8-9]。
随着医疗技术、设备、人工晶状体等的改进,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具有小切口、散光少、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对核硬度有要求限制,并且手术对玻璃体有一定的不良的影响。而高龄患者晶体核多硬度较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超声能量较大,均会对眼内组织有不良影响[10-11]。90年代以来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逐渐在临床开展普及,其具有囊外手术的基本特点,同时具有创伤小的优点,并在晶体核处理技巧方面进行了改进,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并且临床效果与超声乳化吸出术相似[12-13]。
在本次研究中,比较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在术后1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患者的视力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说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更快,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中长期的临床疗效相似。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相对较高,但是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后者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费用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帆.白内障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3):85.
[2] 谢丙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140-141.
[3] 张电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47-48.
[4] 宋强,卢林德.传统超声乳化与扭动型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对比观察[J].微创医学,2014,9(2):192-193,135.
[5] Fakhry MA,E1 Shazly M1. Torsional ultrasound mode versus combined torsional and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mode phac- oemulsification for eyes with hard cataract[J]. Clin Oph-thalmol,2011(5):973-978.
[6] Kim DH,Wee WR,Lee JH,et al.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orsional and conventional mode phacoemulsification in moderate and hard cataracts [J]. Korean J Ophthalmol,2010,24(6):336-340.
[7] 朱震奇.两种不同小切口术式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64-66.
[8] 祁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8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3):309-310.
[9] 千兵,罗伟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2):119.
[10] 赵邯英,陈海娥.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视力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3):184-185.
[11] 李永.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320-321.
[12] 叶计芬,杨艳芳,赵青.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27(9):19-22.
[13] 梁永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59-160.
(收稿日期: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