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引发处理趣凸显时

2014-09-03 21:50张文
新教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纸片正方形矛盾

张文

【片段1】矛盾引发——寻趣

上课伊始,吴老师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

师:下面我们进行比赛,想尝试吗?

师:我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涂这个正方形和整块黑板,看谁速度快,准备好了吗?

教师让两位学生上台比赛,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不过几秒钟,涂正方形的学生即已完成,比赛结束。

生:不公平!

师:是吗?怎么啦?为什么那位涂正方形的同学速度如此之快呢?

生1:因为正方形小,黑板大呀!

生2:是,他们的大小不同。

师:说得真好,大家都觉得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下面我们就深入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

【赏析】课堂伊始,小小比赛,耗时不多,学生循着比赛中浅白的道理,向着理性认识迈进。由于所涂范围大小不同,形成的比赛结果必然不同,学生对游戏不公平的呐喊,正是矛盾的引发处,也喊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吴老师跳出固有的预设,突破一般教师常用的教学路线,为丰盈的课堂做好了前期准备。在课堂这个师生同乐的舞台上,精致化的设计,使学生激情澎湃,面积的意义呼之欲出,为后续学习埋好伏笔,也呈现出面积有大小的应有之义。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出发,与学生思维碰撞,连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情促知,以知引情,情、知共生。

【片段2】矛盾激化——明理

在了解了面积的意义后,且学生能够用数格法来判断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与学生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学习面积单位。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男生趴在桌上,女生起立。

课前,学生都以男女生同桌并排坐好,教师给女生看一张画有正方形小格的纸,让她们数格子确定大小。

师:女生趴在桌上,男生起立。

教师给男生看一张画有正方形小格的纸,数格子确定大小。

师:下面请男女生分别向同桌说一说各自看到的情况,你看到了几格?并比一比,谁看到的纸的面积大?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同女生看到的纸面积大。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男生:因为我同桌说她看到的纸上的方格比我多,所以女生们看到的面积大。

师:不错,我们在前面就以此法比较过。不过大家确定你们的结论了吗?

学生一致认同,教师笑着拿出男女生分别看到的格子图,通过重叠比较,原来两张纸的面积一样大。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女生看到的纸上方格多,为什么最后却面积一样呢?

教师再举起两张纸,学生们议论开了,一番喧闹之后,学生们若有所悟。

生1:因为两张纸上的方格不一样大。

生2:没错,这样,格数多的,不一定面积就大。

生3:格数少面积也不一定小。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原因,那可怎么办呢?

生4:我们数格时,格子的大小必须一样。

生5:方格的大小要统一起来。

师:太棒了,像这样一样的格子我们称为面积单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

【赏析】教学艺术是一门矛盾冲突的艺术,冲突是教学艺术的灵魂和精髓;没有冲突,就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也就没有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学冲突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动力。矛盾冲突越剧烈,越尖锐,冲突的质量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理想。显然,吴老师深谙此道,在游戏中设置新的冲突,基于学生直观表象上的面积比较——数格,这是学生最原始的认识,然而,格的大小不同,比较就存在偏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催生出新的比较方法——统一单位,促进认知的触角不断延伸,向更为科学的方法迈进。以游戏切入,情之所生;抓矛盾根源,理之所在。在比较中产生矛盾,继而由矛盾的探寻中达成统一——比较大小时,需要一样的格子(统一的面积单位),学习有序、有效地向纵深迈进,匠心独运的设计,处处彰显吴老师的高明之处。

【片段3】矛盾内化——生义

在教学了1平方分米之后。

师:我们认识了1平方分米,并且知道了1平方分米有多大。那同学们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来测量一下我们舞台的面积呢?

生:可以!能!

师:好的,在测量中,同学们如果碰到困难,发现了问题,请赶快来告诉我。

学生们测量得都很认真,在一番热闹之后,学生们陆续返回教师身边,提出了各自的问题。

生1:用这张纸片测量要很长时间。

生2:用这张纸片测量太小,不好量。

生3: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太麻烦了。

师:是吗?发现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1:这张纸片(1平方分米的纸片)太小了,给我一张大的纸片。

生2:给我一个像黑板那么大的纸片就好了。

生3: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大家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测量舞台这么大的面积,存在很多困难,下面,我们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赏析】希腊有一句格言:“没有心灵去指使,知识又有何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释放,学生的自由得不到落实,导致学生“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吴老师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实施了动态层面上的再加工,她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大舞台,让学生走入具体的情境体验,领会测量的困难和方法,从内心萌发出一种需要——更大的单位,这是自我需求的真实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测量舞台面积的自我实践操作中,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同时引发用1平方分米纸片来测量舞台面积而导致的困惑——繁与难,使用中矛盾再次产生——有没有更合适的面积测量单位呢?在思考、交流与碰撞中,学生知道了1平方分米的一般应用范围,进而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可行的、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新单位——平方米,恰到好处的放与收,使课堂自然流畅,学生对新知的学习趋向“欲罢不能”的境地。

通过“做”,教学变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活动,学生逐步把感受到的体验数学化,确确实实感悟到创生新的面积单位的 “好处”,萌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倾向,这是一种学习的自我需求,更是对新知识的一种诚然悦纳。

吴老师的课堂中,比赛(片段1)、游戏(片段2)到现场的探究活动(片段3),不仅有情感上的精心储备,更为巧妙的是在呈现的矛盾中所蕴含的知识深层次联系,让学生在尝试化解矛盾的进程中,达成知识的有序内化,并为后面的新内容学习埋下伏笔,矛盾引发处,理趣凸显时。

如何洞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进程中面对新知识点时的原生态思维,是教学中搅扰教师的最大困惑之一。吴老师的课堂启示我们:学生心中都有一把“尺”,依循着学生的思维开展活动、组织教学,学生的思维之窗必能慢慢“敞亮”,当教师能引领着学生把这些“散”的思维之光聚焦,我们的课堂,就已经到达了有效的彼岸。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纸片正方形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剪正方形
听话的纸片
矛盾的我
剪拼正方形
对矛盾说不
纸片也能托住水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