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高层住宅建筑的“民族风”

2014-09-03 10:53邓艳虹李嘉华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组群高层住宅中式

邓艳虹,李嘉华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1 中国当代城市住宅文化消失现象

1.1 城市住宅逐渐消失的民族文化

中国的居住文化,是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在住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上的体现。它传承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快速渗透,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我国城市住宅已经从外形和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合院式住宅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解决容积率问题的高楼。然而由于高层建筑的这种原汁原坯的东西都是从西方模式中引进而来的,同时伴随着欧美建筑风格流入,中式风格的建筑已在当今潮流中悄悄地离我们远去。

1.2 人居环境脸谱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建筑都像工业产品般建造起来。伴随着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住宅建筑也像一个一个被复制了的工业产品一样拔地而起。使人们走在中国的每个城市甚至每个角落看到的都是长相相似的钢筋混凝土高楼。为此,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正朝着脸谱化发展,城市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

2 高层住宅文化衰落的背景

2.1 理论研究落后于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崛起,尤其是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北美等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中快速渗透,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品质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中国建筑师对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中式高层建筑的理论研究,从而导致现在的中式住宅建筑缺乏生命,并失去了其所需表达的文化涵义。

2.2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上存在的难点

(1)在中国传统住宅文化中,基本都是以低层建筑为主,而高层建筑几乎很少出现。所以建筑师在设计中式高层住宅时均无前例可鉴。由于中式高层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与发展比较成熟的西式风格高层住宅相比,西式高层在设计形态中比中式建筑则更容易实现。

(2)也正是由于中式高层建筑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导致设计院在住宅设计时也没有有效的理论可供参考。但又为了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满足开发商功利的思想,设计师们在利益的诱惑下,便用不易出错、易于表达的欧式建筑交了答卷。

2.3 崇洋媚外急功近利

高层建筑由于在自身体量与人的尺度上有着明显的对比,因此人们在对他的视觉与形态上都感觉充满着距离感。

虽然西式建筑的引进对中国的建筑师规划师在设计思路上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当今的设计师们在西式风格的使用上却一味的抄袭照搬外国的西式建筑,没能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特色进行设计,只进行着没有思想内涵的模仿。甚至一些小区还取了外国的名字。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素养,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正确的对待“拿来主义”,并积极发扬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把外来的东西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使之融入我国居住文化之中。这样做,才能保证我国的居住文化博采众长,健康发展。

3 对中国高层住宅“民族风”的思考

我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主题。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亦如此。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值得全世界设计师研究和思考的,无论在建筑在整体规划、单体形态、室内空间设计上都有研究继承、创新的空间。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更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导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今环境中的种种不适,因此应在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空间格局等情况下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技术方法创新式的发展我们新中式建筑风格,以达到一种传统与时尚的交融,表现出传统元素的现代美。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和建筑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3.1 小区规划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整体美学与哲学思想

3.1.1 强调院落式组团,强化家的概念

一座建筑即便是功能合理,造型独特,内部空间别具匠心,但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那也不能算是一座好的建筑。“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作为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精髓与理念,他传达着中国古代建筑中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为此我们在居住小区整体规划中应该把具有中国美学与哲学的思想运用到居住小区中,这样才能使建筑融于环境,生长于环境。

图1 贵阳花溪竹溪居

图1所示这些组群用的不是单一的庭院类型,而是由多种庭院类型共同组合的。为此我们在居住区规划过程中也可以在庭院的组合上多做考虑。这不光是外部环境中庭院的组合,也包含着建筑内部庭院的组合,以及建筑内部与外部庭院间的组合。结合传统空间意象的聚居区规划和设计应该强调居住文化、增强居住区和社区的活力,在住宅创作和设计变革的同时,应当使用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趣味以及居住的模式。

让每个庭院组团成为一个“家”的概念,让人们在其中得到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光是一个家的交流,而应该变为多个家之间的交流。为现代住宅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邻里关系冷淡的现象提供合适的交流场所。

3.1.2 突出组群时空关系

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空的艺术。中国建筑组群,特别是大中型组群,一般都是由多个庭院组成,涉及多种庭院功能的集合,形成一路或几路纵深串联的多进院。这不仅突出了庭院内向空间的表现力,也突出了建筑组群内景的时空构成,呈现院与院的历时性观览,体现了功能与观赏序列的统一。为此在设计时应从居住者的角度考虑他们在庭院中功能与观赏序列,使其达到和谐统一。

3.1.3 重视入口的文化意匠

中国古典建筑就是一种“门”的艺术。单体门在中国建筑组群构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的作用。“门”作为建筑构图中的“语汇”串联形成了建筑群中的“文化”。作为进出建筑的必经之路,门是建筑的出入口,是联系内外空间的纽带。任何一栋建筑的内部空间、庭院空间、公共空间都是通过门来联系的。一处处建筑组群和一进进庭院带来了各式各样、数量繁多的单体门的种类。我们把他们运用在小区入口处,组团入口处,单元入口处等处。

3.2 文化意象重塑

单体形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有移植、整合、重组等多种方式。但我们在中式住宅的设计中不应该单纯地套搬建筑符号,而应是突出建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更需要做到的应该是一种“神”的效仿。为此我们可以在材料的使用和细部的装饰中成为单体形态设计的表现手段,运用现代的材料与技术和传统的符号样式进行交流对话,使我们的建筑发源于传统、出生于现代,让人们出生于现代感受传统。

中国哲学中的“有”与“无”的概念在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实有部分是建筑单体及构件的总和,虚空的是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总和。从审美的意思上说建筑美既包括空间美,也包括实体美,两者都具有目的性的品格。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突出的强调空间美,为此中国建筑很自然地侧重于境界美、意境美的追求。

由于传统民居底层高密度的方式 不利于节约用地,而且传统的平面布局已完全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对传统空间进行必要的加工、重新做出现代构造的再设计而达到汲取有益要素的目的。在现在的住宅建筑中仍然需要把建筑功能放在首位,创造出功能性的空间。如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私密性,增强采光通风,更有效地提高卫生间、厨房在居室中的地位,更好地使老人、孩子、夫妇间的居室环境合理分割与有机协调等。

4 总结

高层住宅建筑的“中国风”在当今社会是需要被传承的,他在整体规划、单体形态、空间的处理上都是可以被体现出来的。随着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日益更新,建筑师们拥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合性的调整改进,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加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让新中式建筑风格越加凸显。最重要的是,这种中式现代主义风格的形成和广泛的使用,能增强我国城市的整体感与和谐感,这对于形成地域特色是至关重要的。

[1] 张红环,陈丽华.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文化与环境[J].安徽建筑,2009,(3)

[2] 李嘉华,王营池.环境 建筑与创造——对传统建筑的借鉴与发展[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包宗华.发展中国居住文化的思考[C]//中日韩国际居住文化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5

猜你喜欢
组群高层住宅中式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一起高层住宅火灾的调查及其启示
超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研究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与细节
磁盘组群组及iSCSI Target设置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