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绪ICU患者进行夜间护理操作对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

2014-09-03 09:16:24王悦娜年红蔡欣宇杨宇周园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障碍护理患者

王悦娜 年红 蔡欣宇 杨宇 周园

复杂的护理活动及特殊的医疗环境使ICU患者进入生理转换期。如失语或有严重抑郁症不能自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因恐惧、焦虑等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睡眠障碍。大多数ICU患者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患者在进入ICU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医护人员的不熟悉,都会使患者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焦虑,患有语言障碍、抑郁或瘫痪的患者则更加严重[1]。患者在熟睡时经常被各项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及各种监护系统干扰,除此以外如恐惧、焦虑、担心等心理因素更会加重患者情绪低落和睡眠障碍。持续照明是干扰睡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持续光照和自然的日夜周期节律消失,会导致患者生物钟紊乱[3]。Drouot等[4]报道,噪声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监护室内的噪声包括监护仪、呼吸机及其他设备发出的报警声,以及工作人员操作产生的声响和电话铃声等[5]。ICU环境、监护仪报警和气管切开、机械通风、疼痛、焦虑、护理操作诊断考核的运用及噪音等均可引起睡眠障碍。Freedman[6]发现护理操作诊断考核的运用和噪音也会引起睡眠障碍。Olson等[7]设计了一个综合的睡眠试验,在0∶00-6∶00之间尽量减少监护指数、高低报警检查、更换体位、叩背、生命体征检查、采血和药物疗法等护理活动。包括降低噪音、减少声光刺激、调整给药时间及护理操作周期。从其试验结果中得出,在1∶00-5∶00之间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睡眠的干扰。本研究通过夜间ICU安静患者和躁动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用以确定护理操作的频率和类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入哈医大二院ICU病房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有颅腔的外引流管及中心静脉插管,并行气管切开术后。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61.0±3.0岁。平均住院天数6.0±3.0天。

二、方法

60例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出,根据情绪的稳定程度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在19∶00-7∶00这一时间段连续3个夜班对这30名情绪稳定和30名情绪烦躁的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主要是基础护理操作和机械通气功能的监测护理。根据连续性的监护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连续的监护观察结果(表1):连续3个夜班在19∶00-7∶00的护理常规操作有76%患者的护理操作如口腔护理,翻身叩背,护理操作基本相似。Parthasarathy和Tobin[8]在1993年的资料调查中发现在ICU中每晚每个患者进行了51次干扰,使患者睡眠不足。Tamburri[9]在2002年的报告中发现护士每晚对每个患者进行43次干扰。

二、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操作频率(表2):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所有患者中2∶00-5∶00之间护理操作很频繁,在调查中的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眼睛护理,褥疮护理,更衣,床浴,和更换管道,比在24∶00-5∶00之间进行鼻饲频繁,在19∶00-7∶00之间护士对中心静脉进行监测,Tamburri[9]在3∶00-4∶00对静脉穿刺操作较多,62%的患者在2∶00-5∶00之间擦浴。

三、对连续3个夜班的护理活动中对安静的患者和躁动的患者对比。护理操作包括,对所有患者实行监护、神经系统监测、药物管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褥疮溃疡护理、床浴、及更衣,在统计学上我们没有差异发现。97.8%机构通气的患者和93.3%气管切开的患者是成比例的,通过对安静的患者实行机械通气比对躁动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更频繁,这些不同的结果在统计学上是有差异的(P≤0.05)。

讨 论

由于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并且很难对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因此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来缓解睡眠障碍存在一定的难度。陈凤林[10]、许贝等[11]研究了导致ICU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和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可能的干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而该项研究并未提出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陈鸿[12]从健康教育、疼痛护理、改善环境和心理护理等四个方面对存在睡眠障碍的ICU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总体评分等均得到改善。廖燕和石玉兰[13]也在分析ICU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缓解ICU患者的睡眠障碍(1))在护士培训中强调重症患者睡眠质量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正确评价患者的睡眠形式和质量;(2)尽量增加单次护理操作内容,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干扰;(3)设定适当的室内温度,尽量减少噪声,在夜间减少光线的照射,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4)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患者日常的睡眠习惯,减轻其不适感;(5)增加日间的活动和交流,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以避免患者生物钟和睡眠周期的紊乱;(6)与医生做好沟通,尽量减少使用可能造成睡眠障碍的药物。但对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对策研究,ICU患者护理活动复杂且频繁,包括ICU监测护理,机械通气监测及基础护理等,所以这些护理操作必然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睡眠活动。

图1 连续3个夜间在19 ∶00~07 ∶00之间对患者各项护理操作实施情况柱状图

图2 连续3个夜间在19 ∶00~06 ∶00之间对患者实施的各级护理操作频率柱状图

睡眠障碍可以使患者产生呼吸道上壁气管平滑肌功能障碍和减弱呼吸机的效用,可导致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紊乱,使其机体退化、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最终导致肌肉疼痛,产生幻觉。

本研究通过对过去的记录数据进行回顾性图表分析,所以不完全能够对睡眠量做出准确的评估。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通过应用多功能睡眠记录仪或其他方法来增强睡眠测量的可靠性。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ICU中护理活动的焦点是最大范围的维持机体的生理稳定性。一个优秀的临床护士应该与多学科医生紧密合作,尽量减少24∶00~5∶00之间的护理操作。同时制定出一个基本标准,这些标准包括评估患者睡眠障碍的起始点,睡眠障碍类型的详细诊断,用这些评估的框架来调整护理操作的类型和频率,以期达到医患共识和尽快康复的结果。

[1] 胡敏,刁惠民,赵威丽.心内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0-51.

[2] Reishtein JL.Sleep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5,17(3):251-255.

[3] Pandharipande P,Ely WE.Sedative and analgesic medica-tions:Risk factors for delirium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the critically ill.Crit Care Clin,2006,22(2):313-327.

[4] Drouot X,Cabello B,d' Ortho MP,et al.Sleep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leep Med Rev,2008,12(5):391-403.

[5] Kass JL.To sleep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perchance or heal.Crit Care Med,2008,36(3):988-989.

[6] Freedman NS,Gazendam J,Levan L.Abno rmal sleep/wake cycles and the effect of enviro nmental noise on sleep disrup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2):451-457.

[7] Olson D,Borel C,Laskowitz D,et al.Quiet time:A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sleep in neurocritical care units.Am J Crit Care,2001,10(2):74-78.

[8] Parthasarathy S,Tobin MJ.Effect of ventilator mode on sleep qu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423-1429.

[9] Tamburri LM,DiBrienza R,Zozula R.Nocturnal care in-teractions with patients in critical care units.Am J Crit Care,2004,13(2):102-112.

[10] 陈凤林.CCU患者失眠原因与护理对策.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104-106.

[11] 许贝,吴丽,曾庆春.ICU环境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现代护理,2005,11(9):680-681.

[12] 陈鸿.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0):123-124.

[13] 廖燕,石玉兰.ICU患者夜间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5):4-5.

猜你喜欢
障碍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 13:49:39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7:52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跨越障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20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