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学的品德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14-09-02 14:54钟琼香
师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机智智慧情境

钟琼香

什么是教学智慧?《教育大词典》这样描述:“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出来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机智,是教师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地应对教学情境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教师教学技能达成后进一步提高水平而形成的达到自由境界的状态,这种教学智慧是依据教师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领悟而产生的,是教师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况为保证教学向预期的方向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具体表现为:教师善于精心而充分地预设,同时能根据课堂情境的变化灵活机动富有创意地实施教学行为、敏捷果断地处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教学问题,使它变为精彩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做到机智地引入、机智地传授、机智地点拨、机智地发现、机智地应变、机智地转化。对学生的迷茫巧妙精确地唤醒,使学生的智慧学习达成一种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幸福。

基于以上的思考,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的智慧表现可以形成以下一些体现能力、灵气、顿悟、魄力等的教学策略。

一、及时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欲望,展现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通共生

品德课体现的是对学生教育情感的深度唤醒,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追求。品德课堂的教学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形成学生之间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更重要的是追求达成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师的作用往往在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座桥,引领学生走过去,这座桥便迅速地消失,继而充满深情地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桥。这种开渠引源式的引导体现在教师情感态度的呈现。以北师大版二年级《我知道的民族》一课为例,当学生交流了身边和所知道的少数民族知识和习俗后,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带领学生走进云南民俗文化村,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泼水节、火把节、赛马节?惊奇自问号出,思维自探究来。学生的情感意识被唤醒,都争着交流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学生陶醉民族风情的时刻,我及时点燃学生爱的情感,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校与哪些少数民族学校建立爱的通道,孩子们有共鸣了,一时间争着表达自己与少数民族的孩子手拉手的美好经历,一下子沉浸在温暖情境中,陶醉而忘归。当孩子们情感被激起时,我再推出一个情境,当我们国家有灾难来临的时候,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是一个有: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在镜头里,大家看到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爱的暖流漫延到每个人的心里,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深深地打动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为人间的真情掉下热泪,民族情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此情此景我深深体会到情感多么有震撼力,爱是可以传递的,情感是可以感染的,孩子手拉起手,唱着《爱我中华》共同淋浴在友爱、互助、幸福的大家庭中,是多么幸福,这就是课堂上的情感价值观融通共生、自由和美所展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生的心柔软起来、敏感起来,感动起来,共同浸润在幸福温暖中。由此可见,自由和美的课堂来自问题的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来自教师真情的流露,情景的营造、情感态度的融合和价值观的引领。

二、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对教学方式的灵活掌握,展现的是一种能力与魄力

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从教学内容到学生的年龄实际中敏锐地捕捉与学生相关的热点话题,巧妙地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来自有效的布局谋篇和对学生特性的了解,既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又深入学生的生活领域,既发掘学生的在场因素,引发热点话题,又要通过活动,敏锐捕捉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同时发挥老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继续以《我知道的民族》一课为例。活动一:猜猜他们是谁?就融合了本校的学生资源,请了6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与大家见面交朋友。这种形式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为学生主动、互动、灵动创设了氛围。活动二:走进民族文化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带领学生到情景现场去,多感观参与,多方位体验。学生视野被拓展、情感被升华,带着一份份的惊喜,课堂呈现的是一片融合交往的生态。活动三:血浓于水,爱心传递。在地震情境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与情景,让爱升华。最后,融合到学生的愿望中,爱心交融与传递,感受爱国之情。可见,教师善于优化融合教学内容,发掘教学的个性内涵,拓展教学的探究空间,教学能呈现一个个动人的情景。

三、关注课堂对话,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展现的是灵气和顿悟

教师课堂的灵气首先体现在教师容光焕发充满期待和娓娓道来。学生在教师的情感魅力感染中会精神奕奕、思维活跃、其情奋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会达到融和融通。如一位教师在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我心中的老师》“请你用一句话夸夸你的老师。”第一个学生说:“老师每天都给我们一个笑容,我们感到喜悦。”老师接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悦心,充满欢笑,这世界多么美好。同学们,你们的微笑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对生活感悟的升华。”另一个孩子说:“老师的字工工整整,我们喜欢看,我们赞美老师。”老师充满期望地说:“早晚读经典、静心写撇捺是我们的追求,我希望你们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老师画龙点睛的引导,能引发学生的顿悟,引起学生的共振共鸣。

四、敏锐地把握教学情境,灵活自如地融师生交往于角色体验中,展现一种量智和性智的结合

一堂充满智慧、生机勃勃的品德课,离不开教学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宽度理解为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深度理解为对内容的提升、提练和点拨,尤其是画龙点睛的智慧。如我在执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知道的民族》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当学生回答56个民族时,老师追问: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有16位同学来自10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地,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当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走出来,展现不同的特色时,他们的语言、饮食、服装、居住地,慢慢呈现孩子们知道的民族特征。这时候,老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调动自己的情感召唤力,在这种情境中,孩子得到信息传递,一下子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的重要、感受到爱心传递。这个过程教师随时要调动知识储备与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感知、悟理、习得,所以这个过程给我更多的是教师教学需要更多的量智和性智的有机整合。

智慧教学与教学的智慧选择,会有许多种灵活多变相互渗透的教学策略。品德课的情感教学应放在首位,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对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是现代课堂对教师拥有教学智慧的挑战。其次,“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善于发掘学生的在场因素,融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合学生的经历经验,并在对话中形成共同遭遇,学生因而乐而向往,乐而忘返,并陶醉其中,享受着学习、享受着交往,教师的教学智慧尽在学生的交流分享与习得之中。

(作者单位:广州市萝岗区萝峰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机智智慧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机智的回答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