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管理:高校贫困生帮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

2014-09-02 02:00蒋珊珊章雪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助学贫困生

蒋珊珊,章雪颖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参与型管理:高校贫困生帮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

蒋珊珊,章雪颖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助工作持续推进,经费投入及资助规模不断扩大,资助理念不断提升。参与型的帮扶模式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全面发现,体现了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的理念。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分析参与型管理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的启示。

参与型;贫困生;帮扶模式

一、现状

高校帮困助学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校经济困难生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教育公平的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和和谐,乃至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

近年来,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高校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得以保障后,学生个性需求、和自我实现等发展性需求逐渐呈现出来。因此,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已经不仅是使其“有学上”,而是转向如何让他们“上好学”的新阶段。

1.提升资助工作理念。传统的贫困生帮扶模式的基本目标是缓解乃至解决贫困学生就学期间的经济问题,但是

二、积极转变帮扶思路

如果高校的助学工作仅仅止步于此,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参与型帮扶模式对传统的助学目标进行升华,提出助学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贫困学生在大学里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以更好的心态进入社会。

参与型帮扶模式突出“主体性”与“实践性”,满足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主体价值,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他们学会自我成长,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2.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因为经济条件有限,需要付出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努力。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宁愿自己花费时间在外边做兼职也不愿意接受各种资助;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各项资助形成了依赖,甚至觉得这些都应该是我的;还有部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大,自我封闭,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贫困家庭学生从事学生活动的比例也低于一般学生参与的比例。因此,我们更需要利用各种“感恩励志”教育机会激发贫困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参与氛围,以使助学工作在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帮助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学校,更好地体验大学生活。

通过互助、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收获成长经验、体会成功喜悦,不断强化对自我的肯定、对成才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提升组织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拓宽参与型的帮扶渠道

1.营造自助、助人的校园文化。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不利于贫困学生自强自立意识的培养,更有可能加深其自身“弱势”的心理暗示。因此,构建双向的帮扶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在校园中营造自助、助人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体现资助工作中公平、公正、和谐的价值追求。例如,定期开展社工等形式的活动,培养贫困生感恩与回馈的意识;不断加大校内校外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基地建设,把原先发放补助的方式转变为通过一定劳动取得相应报酬的自助方式,以激发贫困学生克服困难、自立自强的主动意识;组织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的互助合作活动,将贫困生和普通生组成团体,以互助小组、学习沙龙等为载体,可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疏导,让同学之间感到平等和尊重,再有意识地推动他们去面对挑战,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全体学生参与互助的意识,拓展参与的渠道,营造营造自助、助人的校园文化。

2.搭建能力建设的培养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如今个人能力成为求职关键的市场经济面前,高校要花大力气帮助他们“心理脱贫”,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技能,为他们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学习的机会,教会他们如何“造血”,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如针对贫困学生不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特点,我校开设指导成功学职业指导课,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贫困学生运用现代办公技术设备薄弱的现状,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促使其掌握现代技术的本领;针对贫困生社交礼仪技能差的情况,可以组织开展团体活动,多给他们互相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参与型的帮扶模式中,对于贫困生的帮扶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求发展、求上进的信心、决心和毅力,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

我们通过搭建“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校园管理、参与组织服务、参与实践历练、参与文化建设和参与职业准备”等六大参与平台,积极建立实践基地,拓展社会实践面目,为贫困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工作的机会,努力搭建为贫困学生施展才华的各种舞台,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活动力,从受助慢慢过渡到自助。社会实践不仅能缓解贫困生经济上的压力,也是检验自身学习技能,寻找差距,提升个人能力非常好的一种手段。此外,学校还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作为贫困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生的帮整体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工作表现作为帮困补助的重要依据,对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要及时、大力予以表彰奖励,使社会实践持续化

3.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传统的资助工作常常会出现与教育活动相脱节的情况。参与型的帮扶模式注重整合多元化的学生资助资源。“奖、贷、助、减、补、勤”等资助方式有其自身的资助特点和育人功能。各类教育资源在育人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单个效能也是不同。那么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条件前提下,必须科学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的比例,同时充分挖掘各项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整合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使学校的教育活动体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参与型的帮扶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调动受助学生的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资助工作与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摆脱“资助”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

此外,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成才,并不是学生管理部门一个部门能完成的,需要学校领导全局把握,各部门通力配合。只有在各个层面、各种类型资源的整合下,才能培育参与型帮扶的特色化项目,真正发掘贫困学生的潜能,不仅要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学上,而且应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高校资助工作要着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长才干,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未来肩负起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杨爱民.资助与育人结合构建新型助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2]秦丹,秦敬云.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郝高建,刘少锋.新形势下贫困生帮困助学模式实效性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G647

A

1674-9324(2014)26-0090-02

蒋珊珊(1982—),女,浙江宁波,宁波大红鹰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章雪颖(1985—),女,浙江台州,宁波大红鹰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助学贫困生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