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刍议

2014-09-02 00:03王晓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学风建设高校

王晓广

摘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耻感伦理不仅对个体德性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而且对于改善学风校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风尚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协同推进大学生耻感意识教育、行为模式引导以及制度、组织及物质设施保障等多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耻感文化; 道德修养;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2-0107-04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剧烈的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阵痛,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发展态势,主流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不可否认的是,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耻感意识淡化,是非观念混淆,善恶标准迷失,严重影响了学风、考风和校风建设,制约着高校教书育人功能的实现。因此,在当前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极为迫切的,应当引起高校教师以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关切,试图结合我国高校耻感文化建设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学生耻感文化建设的可能进路。

一、“耻感文化”释义

“耻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伦理实践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学术用语,则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束前夕,基于对日本文化类型的研究和界定率先提出的,用以区别西方的“罪感文化”。该书作者认为:“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1]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常被学者们笼统地概括为“耻感文化”,如著名日本汉学家森三树三郎认为:“从实际情况看,与日本相比较,中国‘耻的文化倾向更强一些,‘耻的文化的真正发源地是在中国。”[2]事实上,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而且更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特征。早自殷周时期,中国社会就已生发出较为成熟的耻感伦理文化,之后经世代延续而生生不息,内化为人们重要的道德尺度和行为准则。“知耻”也往往被看作立德修身、为人处世的底线道德,即便是在今天,耻感文化仍然是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的宝贵伦理资源。

那么,何谓“耻感文化”?如何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结构及特点?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厘清“文化”这一概念。

应该说,文化现象是人类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围绕文化的概念、内涵以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各种不同观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曾作过统计,仅自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出现过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3]从词源看,西语中“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为“耕作”、“培育”、“教育”等含义,用以指称与自然物相对的人类创造物,泛指人类的一切认识、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依此,人们一般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对文化内涵进行引申和界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与设施等。[4]相应地,文化结构也可以笼统地划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两大领域,这两大领域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观念形态(包括行为模式)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就将文化分为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等三个要素[5],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同时还包括这些价值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

结合以上对文化概念的分析,可以将“耻感文化”界定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对可耻行为和现象产生与形成的群体性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组织设施等伦理文化整体。对这一界定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首先,耻感文化是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在内的文化总体,三者分别处于耻感文化的深层、中层和表层,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和逻辑结构。其中,处于深层的观念形态耻感文化(即狭义的耻感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对可耻行为或现象的认知、评价、态度等社会心理,趋荣避耻的行为模式,以及有关道德耻感的思想理论体系等。处于中层的是制度形态耻感文化要素,主要指保障耻感道德得以实现的一系列规范、制度及必要的组织等。而处于表层的物质形态耻感文化,则是指具有表征、传递和矫正社会的荣耻观念,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起警示和引导作用的物质载体和设施。从三者的关系来看,观念形态耻感文化是耻感文化的核心,决定和制约着制度形态耻感文化和物质形态耻感文化的形式和特点,而作为观念形态耻感文化物质附属物的制度、组织及设施等,反过来又对耻感文化的道德功能实现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其次,耻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群体性特点。个体或少数人的耻感意识及行为选择还不能称其为耻感文化,只有当耻感道德价值得到一定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和遵循时,才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也只有在这种群体性文化模式中,“知耻修为,趋荣避耻”的道德要求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崇,这种道德力量才能内化为群体性观念和行为模式,影响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以及道德选择,从而对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乃至国民精神的培育发挥巨大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频现的失德行为,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耻感教育,使其德化功能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等各个方面,实现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规范、调节和矫正作用。

首先,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德性养成。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伦理就特别注重耻德对人的教化。“耻”,古作“恥”,《说文·心部》解为:“恥,辱也。从心,耳声。”[6]“耻”即羞辱、惭愧之意,内心有愧则羞辱之情即会外现于耳、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耻辱之心、羞愧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是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具有的基本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过程。从伦理学意义看,“知耻羞为”则是社会道德秩序得以维系的底线道德和行为操守的基本尺度。“羞恶之心”是人之异于禽兽的重要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不可以无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荣耻之心也就失去了成为德性之人的最起码条件。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耻”是道德评判的基本前提,只有认清“耻”与“不耻”才能够界分是非、善恶、好坏、荣辱等其他基本道德价值。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诸多有背道德之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耻”与“不耻”的价值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错位、混乱甚至缺失,导致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偏差,出现荣耻不分、以耻为荣、是非混淆、善恶不辨的现象。例如,在高校频现的课桌文化、涂鸦文化、粗言秽语、不端行为等,都是耻感缺失、道德价值混乱的表现。因此,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将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产生规范和矫正作用,使大学生学会慎独、内省和正己,能够自觉改过迁善、见贤思齐,为善举而弃耻行,从而历练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其次,高校耻感文化建设能够改善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优良的学风校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优良的学风校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客观说,我国目前高校的学风校风总体上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不容置疑的是还存在着许多严峻的情况和问题,仅从学生学风校风情况来看,如部分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逃课替课、课堂上网玩手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剽窃等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教书育人职能的实现,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实际上,部分大学生不仅是在学习风气方面,而且在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耻行,反思这些问题的成因,应当说既有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外部原因,同时更主要的是来自学生自身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等内在原因。唯物辩证法揭示,内部矛盾往往对事物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首要地抓住学生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个内因,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以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耻感意识,增强其对是非、对错、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明荣知耻,并将羞耻感转化为矫正学习行为的道德约束力量,外化为群体性的行为模式,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校规考纪,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改善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

再次,高校耻感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维系几千年而繁荣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强烈的耻感意识延绵不绝。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重大历史关口,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知耻而勇”的道德自省都是鼓舞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尤其是在民族危难中,“‘勿忘国耻成为高昂的时代主旋律,显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坚强决心”[8]。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9]知耻不仅决定士人的德性特质,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治乱兴衰,国家的落后、民族的衰亡也往往起于民众耻感的丧失。“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10]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整个国民德性的养成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耻感文化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促使其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与其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光荣梦想和价值追求。

最后,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也将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11]社会风气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文明的社会风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而不良的社会风气则扰乱、破坏正常的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正所谓“俗美则世治且安,俗颓则世危且乱……天下之安危系与风俗”[12]。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任何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同时更主要的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染和制约。在中国耻感文化的传承中,历代有识之士都将人们的耻感意识状况和水平作为评判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优劣的重要尺度,顾炎武指出:“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13]士人的荣耻观不仅代表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风俗的好坏,即使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当代大学生是掌握着高级专业理论的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建设中各行各业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新生力量,他们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状况必将对社会文明风尚的涵育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大学生耻感文化的培育,唤醒和强化大学生的“廉耻羞恶”之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注入新的力量。

三、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界联组委员讨论时的讲话中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浓缩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其厚重的时代内涵,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高校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

高校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具体内容和路径看,涉及耻感观念的培育、行为模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首先,最为根本的是大学生耻的观念涵养和培育,即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耻感观念教育,使其在内心固化“行己有耻,知耻修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耻感文化的构成来看,耻感意识处于最深层结构,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一旦形成就能够对行为主体“耻”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持续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礼记·中庸》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仁”、“勇”三者被孔子视为理想人格必备的三个要素。其中,“勇”是达致“知”与“仁”的意志力,而这一意志力的发动又源于“知耻”。因为,只有“知耻”才能使人抛却懦弱,勇于“见义而为”,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都起着重要的发动作用。因此,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必须将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耻”与“不耻”的界分标准和评价尺度形成明确认知,进一步内化为基本的认知、评价范式,提高对是非、美丑、善恶等基本道德价值的道德批判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长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过多强调“圣人”式的崇高教育,对道德主体提出过高、过重且过于抽象的道德要求,却忽略了作为道德底线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耻感教育。事实上,以否定性方式发掘和确证人的善本质的耻感道德,更能够促使人们做到“内省”和“慎独”,更能够唤起人们“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内心信念,也更能够激发人们践履道德规范的自觉和对高尚道德价值的追求。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的耻感意识培育,筑牢道德底线,为实现更高的道德追求奠定基础。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耻感行为模式的引导和固化,即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大学生基于道德耻感的行为选择,使“知耻修为”固化为一种确定的行为模式。战国时期的荀子曾言:“学至于行而止矣。”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学说特别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因为道德认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证,道德实践才是道德活动的目的和归宿。耻感意识的形成还仅仅是为道德主体进行行为选择提供了前提,而将耻感意识真正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对高校学生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对耻的认知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背离现象。一般来说,学生对可耻与不耻能够做到比较准确的认知和评判,但在行为选择上却往往背道而驰,体现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现象。例如,有些大学生明知迟到早退、旷课替课、考试作弊、学术剽窃等行为是“可耻”的、不道德的,但却为了应付考勤、获得高分、完成论文等一己之私,瞒天过海、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矫正这种知行背离的行为,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如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举行主题报告、情景剧等等,来弘扬耻感文化的道德理念,激发学生的耻感意识,促使其自觉选择道德行为,并能够将这种认知、判断和选择固化为习惯性行为模式。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感受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所带来的痛苦、羞愧的耻感体验,将耻的心理体验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矫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再次,就是加强学校相关制度、组织和设施的保障。从应然角度看,理性的道德选择是道德主体的自觉、自愿行为,因而基于耻感而形成的道德选择也应当是自主、自觉的行为。但事实上,道德主体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律,因而其行为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和手段加以规范和保障。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加大制度、组织以及物质设施的建设来保障耻感文化道德化育功能的实现。如,将耻感文化理念引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考评、奖惩等各项制度设计中,突出耻感对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规范、引导和评价作用,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形成稳定的道德认知心理和行为模式。此外,校园物质环境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些硬件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中适当地将耻感文化的伦理精神融入其中,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育和德性养成。如,将耻感文化要素加入到校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个性化建筑、雕塑、画像、标语等的设计和制作中,以感性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将其承载的耻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认同,使学生置身于充满平等正义、荣誉诚信、公平公正、宽容谅解、互爱互信的环境,无时不受到道德耻感文化的浸润和熏染,激发他们探寻真知、固守正义、追求至善、趋荣避耻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参考文献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2.

[2][日]森三树三郎.名与耻的文化——中国、日本、欧洲文化比较研究[J].王顺洪编译.中国文化研究,1995(2):119.

[3]转引自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

[4]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四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377.

[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M].刘云德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37.

[6]张章.说文解字(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622.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8]胡凡.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N].人民日报,2010-7-16(7).

[9][12][13]转引自钱逊,陈瑛.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1.

[10]高兆明.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6(3):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17.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学风建设高校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