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面临的定位困境

2014-09-02 17:55陈富祥
甘肃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导向政策农村

陈富祥

“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相信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无数次被父母和老师用这样的话激励过。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成为一种思想意识植根于农村学生的头脑中。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没有与城市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样的现实也日益加固着农村学生和家长“走出农村”的思想,而农村学校也顺应“潮流”,给学生不断灌输着去城市发展的思想。

其结果是,一方面,农村由于大量人才和劳动力的外流,出现了发展疲软和乏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发了城市交通拥堵、房价飙升等“城市病”。

在“以城市为中心”或“城市主导”的社会发展理念下,教育也出现“以城市为中心”或“城市主导”的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城乡教育出现了发展不协调、不均衡、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并引发了更多诸如择校热、进城热、补课热等教育难点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和讨论教育政策导向问题,因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蕴含着深层的政策价值取向,而政策价值取向和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布局、规划、发展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等。

长期以来,政策的决策者、制定者以城市为背景进行决策和布局,农村教育政策和规划大多依照城市,或者朝着城市的目标发展。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较低,对教育决策几乎没有话语权,只是茫然跟从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模式,甚至比城市人更加认同或渴望其中“城市取向”的价值。

由于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以城市为中心,而且城市精英掌握话语权和决策权,在涉及教育利益分配的问题上,他们会利用政策更进一步巩固这一导向。在教育投入、教育布局、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长期向城市倾斜或者说向城市集中的现实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那些成功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由于进入城市和身份的转变,便迅速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文化当中,也无视或意识不到教育价值错位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困境。

在这种教育导向下,农村学校不遗余力地让学生通过高考“脱离农村、进入城市、改变命运”, 在农村地区,像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这种被称为“高考工厂”的超级中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源源不断地把优秀学生输送出去,农村教育有一种被异化为为城市筛选人才和加工厂的倾向。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不断升学,不断流入城市,从而获得工作,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作为摆脱农村社会和农村生活的工具。如果学生不能上大学,不能得到工作,那上学就被视为无用。这就是读书无用论产生的直接根源。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教育投入等方面给予农村教育政策上的倾斜,免除学杂费、给予食宿补助等一系政策都是以农村为背景决策的,但这只是一种促进公平的手段,它无法改变农村教育的弱势地位和“城市导向”的教育价值观。

就像梁漱溟在上个世纪所说的:农村教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农村”培养人才,培养的是脱离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人才。用这句话来概括当前的农村教育更是恰如其分,入木三分。

党和政府也在强调,农村教育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实践层面如何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而是发展理念和政策性的问题,首先应该破除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导向,合理定位农村教育的功能,形成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在制定教育政策和规划时重视农村实际,建立城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导向政策农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政策
政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偏向”不是好导向
助企政策
政策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