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华++++++黄雪珠++++++李凯
[摘要]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效果,为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腹胀问题提供优质护理处理方案。 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16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年3月~2014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176例初产妇,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艾灸治疗。治疗48 h后,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腹胀情况及排气时间。 结果 研究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能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并促进胃肠道蠕动,利于早期营养摄入,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艾灸;剖宫产;腹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68-03
产妇行剖宫产术后,常因麻醉药物的抑制以及手术操作对腹腔脏器的影响,导致胃肠道功能减弱,易造成腹胀等不良后果[1]。据研究表明[2],腹腔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常需24~64 h。临床上往往要求患者排气后再进食,因此,采用一定措施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尽早排气显得十分关键。笔者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发现,我国传统中医疗法艾灸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胀方面有多篇文献报道,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制订出一套艾灸护理方案。本研究旨在探究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16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3.8±3.2)岁;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年3月~2014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176例初产妇,设为研究组,年龄22~42岁,平均(24.1±3.8)岁。纳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心、肝、肺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精神正常;了解本研究内容、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的性别、年龄、经济基础、文化层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及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促宫缩治疗、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及护理,具体操作步骤为:①选取中脘、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灸法为温和灸;②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先反复测试距离,直到产妇感到局部温热且不灼热,即固定不动(通常距离皮肤2~3 cm即可);③每次艾灸5~7 min为宜,至皮肤出现红晕即停止,每日坚持2次。行艾灸治疗48 h后,分别评估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腹胀程度:无腹胀,未觉胃脘及腹部有不适感;轻微腹胀,产妇自述胃脘及腹部有轻微胀气,但无切口胀痛感;严重胀腹,持续胀气48 h以上,产妇自述腹胀严重,有恶心、切口胀痛等感受,并见腹部明显隆起,叩诊呈鼓音。②艾灸治疗后产妇在24 h内排气即为治愈;艾灸治疗后产妇在24~48 h内排气即为显效;艾灸治疗后产妇在48~72 h内排气即为有效;艾灸治疗后产妇在72 h后未排气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的比较(h,x±s)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孕产妇也有权选择更有效、更安全的分娩方式。据调查显示[4],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会触及胃肠道,进而引起肠蠕动减弱,引起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再加上剖宫产后切口疼痛,会引起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这也会减弱肠蠕动,进而加重腹胀[5]。腹胀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产妇自身的关注,因为其不仅会影响产妇术后正常进食,更会导致腹内压升高而影响局部切口愈合。若腹胀得不到及时干预,在无形之中会增加产妇生理上的痛苦,更刺激产后抑郁症的出现,这些不良因素应当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干预[6]。腹胀是剖宫产产妇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而探究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显得极为关键。有文献指出[7],中西医结合手段应用于妇产科调理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益,而应用祖国医学理念践行护理操作,对改善病情同样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以艾灸疗法作为中医护理方案的经典成果,在剖宫产术后应用方面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艾灸,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点燃用纯净的艾绒制成的艾条,在局部穴位上熏灼,以刺激人体穴位,可以起到行气消胀、温通经络、调节脾胃运化功能,具有调整人体紊乱生理生化功能的疗效,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措施[8]。笔者通过收集本院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了解常规护理方案与艾灸护理在干预术后腹胀方面的效果差异性,故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临床数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艾灸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更大临床优势,究其原理,主要得益于艾灸补益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强调“六腑以通为用”。剖宫产术后产妇元气大伤,气滞血瘀,阻于脏腑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故在本次研究中,整个治疗过程以扶助正气、行气化瘀、疏通脏腑为原则。艾灸是将点燃的艾灸材料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烧灼、薰熨,用其产生的艾热疏通经络并调节气血,具有调节脏腑、温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等奇效。古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说[9]:“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能加速静脉运行之气运行,故对因气血留滞凝涩所引发的的腹胀可用温灸进行治疗。中脘穴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灸之可调胃补气、通经活血,对于治疗腹胀效果甚佳。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合治内腑”的理论[10],《素问·咳论》亦云“治腑者,治其合”[11],证明足三里是治疗相应腑证的主要腧穴,具有调理脾胃、降气除胀之功。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是借助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而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使阴阳气血调和,胃肠蠕动恢复正常,减轻腹胀。同时借助艾条的产热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活化细胞,活跃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开展艾灸治疗,能有效提高肠蠕动活力,进而缩短排气时间,利于早期进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桂琼,郑定容.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7(10):148-149.
[2] 马袁玲.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6):1541-1542.
[3] 应征,邹学敏.结直肠癌术后腹胀病人热敏灸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0B):2738—2739.
[4] 李秀娟,孙艳华,张娱,等.灸神阙穴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79.
[5] 龚建明.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12):33-34.
[6] 金巍红,武百强.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6A):66-67.
[7] 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在预防脊柱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3673-3674.
[8] 马立嵩.艾灸神阙、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06.
[9] 张红雨,韩伟锋,李鹏鸟.中药贴脐联合艾灸治疗鼓胀病腹胀45例[J].中医研究,2013,26(12):66-68.
[10] 张春英,姚丽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防治子宫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3,13(6):38-40.
[11] 俞慧仙,张莹,应学,等.艾灸联合拔罐预防腹部术后腹胀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92-293.
(收稿日期:2014-04-28 本文编辑:郭静娟)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艾灸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更大临床优势,究其原理,主要得益于艾灸补益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强调“六腑以通为用”。剖宫产术后产妇元气大伤,气滞血瘀,阻于脏腑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故在本次研究中,整个治疗过程以扶助正气、行气化瘀、疏通脏腑为原则。艾灸是将点燃的艾灸材料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烧灼、薰熨,用其产生的艾热疏通经络并调节气血,具有调节脏腑、温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等奇效。古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说[9]:“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能加速静脉运行之气运行,故对因气血留滞凝涩所引发的的腹胀可用温灸进行治疗。中脘穴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灸之可调胃补气、通经活血,对于治疗腹胀效果甚佳。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合治内腑”的理论[10],《素问·咳论》亦云“治腑者,治其合”[11],证明足三里是治疗相应腑证的主要腧穴,具有调理脾胃、降气除胀之功。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是借助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而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使阴阳气血调和,胃肠蠕动恢复正常,减轻腹胀。同时借助艾条的产热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活化细胞,活跃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开展艾灸治疗,能有效提高肠蠕动活力,进而缩短排气时间,利于早期进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桂琼,郑定容.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7(10):148-149.
[2] 马袁玲.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6):1541-1542.
[3] 应征,邹学敏.结直肠癌术后腹胀病人热敏灸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0B):2738—2739.
[4] 李秀娟,孙艳华,张娱,等.灸神阙穴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79.
[5] 龚建明.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12):33-34.
[6] 金巍红,武百强.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6A):66-67.
[7] 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在预防脊柱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3673-3674.
[8] 马立嵩.艾灸神阙、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06.
[9] 张红雨,韩伟锋,李鹏鸟.中药贴脐联合艾灸治疗鼓胀病腹胀45例[J].中医研究,2013,26(12):66-68.
[10] 张春英,姚丽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防治子宫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3,13(6):38-40.
[11] 俞慧仙,张莹,应学,等.艾灸联合拔罐预防腹部术后腹胀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92-293.
(收稿日期:2014-04-28 本文编辑:郭静娟)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艾灸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更大临床优势,究其原理,主要得益于艾灸补益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强调“六腑以通为用”。剖宫产术后产妇元气大伤,气滞血瘀,阻于脏腑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故在本次研究中,整个治疗过程以扶助正气、行气化瘀、疏通脏腑为原则。艾灸是将点燃的艾灸材料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烧灼、薰熨,用其产生的艾热疏通经络并调节气血,具有调节脏腑、温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等奇效。古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说[9]:“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能加速静脉运行之气运行,故对因气血留滞凝涩所引发的的腹胀可用温灸进行治疗。中脘穴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灸之可调胃补气、通经活血,对于治疗腹胀效果甚佳。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合治内腑”的理论[10],《素问·咳论》亦云“治腑者,治其合”[11],证明足三里是治疗相应腑证的主要腧穴,具有调理脾胃、降气除胀之功。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是借助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而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使阴阳气血调和,胃肠蠕动恢复正常,减轻腹胀。同时借助艾条的产热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活化细胞,活跃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开展艾灸治疗,能有效提高肠蠕动活力,进而缩短排气时间,利于早期进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桂琼,郑定容.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7(10):148-149.
[2] 马袁玲.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6):1541-1542.
[3] 应征,邹学敏.结直肠癌术后腹胀病人热敏灸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0B):2738—2739.
[4] 李秀娟,孙艳华,张娱,等.灸神阙穴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79.
[5] 龚建明.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12):33-34.
[6] 金巍红,武百强.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6A):66-67.
[7] 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在预防脊柱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3673-3674.
[8] 马立嵩.艾灸神阙、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06.
[9] 张红雨,韩伟锋,李鹏鸟.中药贴脐联合艾灸治疗鼓胀病腹胀45例[J].中医研究,2013,26(12):66-68.
[10] 张春英,姚丽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防治子宫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3,13(6):38-40.
[11] 俞慧仙,张莹,应学,等.艾灸联合拔罐预防腹部术后腹胀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92-293.
(收稿日期:2014-04-28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