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讨论之我见

2014-09-02 12:42展晓丽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投江渔父司马迁

展晓丽

课堂教学的合作与探究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上往往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存在。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曾指出集体讨论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他把集体讨论称为“开窍反应”,经过开窍反应的集体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高于其每个成员单独工作所获得的解决办法。

然而现在许多课堂讨论却有这样的演变趋势:形式上的讨论,尤其是公开课,迎合学校的要求,刻意营造热闹的氛围,有模式化之嫌。

如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有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此段:曰:“臣闻之胡龅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学生看到此处“以羊易之”不免发笑,于是教师即兴设置问题:“大家对齐王此处的做法有何感想?”问题一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此处设计一个这样的讨论问题是可以的,同时也紧扣课文中孟子的议论思路,但它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下展开的。讨论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明确孟子认为宣王有仁爱之心,但是牛羊没有什么区别,以羊换牛,百姓自然会认为他吝啬。推而广之,对待百姓也是如此,不应该有所偏颇,要对天下百姓施行仁政。

而有的课堂对此问题的讨论却展开过度。问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大谈“保护动物”的问题,谈到不应该虐杀动物,这和本文的主题完全是两码事;有的学生肆意谈论自己喜欢的不同动物;有的学生甚至提到“齐宣王一定属牛,所以才偏爱牛,以羊换牛,有某种心理情结”,这岂不是成了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课堂讨论得热火朝天,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教师也认为枯燥的文言文课堂顿时有了生趣。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这样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们从中到底获得了些什么?学生是否有真正的思考?对课文的主题是否真正探究到位?显然,学生始终没有明白此处孟子要表达的内容,此文的精华也就流失了。无疑,这样的课堂讨论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公开课更不应该把这样浮于表面的热闹定为评价课堂好坏的标准。

因此,命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题目出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能达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则会降低讨论的质量,甚至窒息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所以,确定好的课堂讨论题目是确保讨论课成功的第一步。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在难度上要把握适度,而且要确实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发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做深层次的思考。

一、研究文本,挖掘问题的切入点

挖掘教材,精心组织讨论,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给学生一个理解的方向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讨论问题要有难度,有价值

教师无论是自己提问,还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一定要选准讨论的焦点。所谓讨论的焦点,就是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要点,提出有利于理解课文,提高认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感的问题。

如教学《屈原列传》,有教师在讲述最后一段:“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江以死。”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渔父、屈原的观点你同意哪一个?”

教师设计此问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屈原的处境、心境,明了屈原的赴死决心和救国无望而投江的壮烈绝望,领略屈原的高尚情操。”

课堂讨论的结果是一多半的学生倾向于渔父,认为“活着就是比死了好,只要活着还可以继续为老百姓做很多事情”。还有的学生认为,“屈原投江并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而是一种逃避,是懦夫”。又有人当即反驳此种论点,“屈原投江是迫不得已,是无奈绝望之举”。对方不服,当堂辩论起来:“难道他投江就会挽救国家吗?就是对百姓负责吗?”双方分作两派,唇枪舌剑,没有定论。

“择死与择生”的问题本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历来被当做此课的一个讨论问题之一。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于生死的看法,然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的目的是要纠结于择死择生吗?大多数人都认可“渔父”只是一个虚化的人物而已。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方向设计问题呢?

笔者在研读此文时发现司马迁对《屈原列传》倾注的心血是很大的。司马迁前文记叙屈原的生平一波三折,文思斐然,后文议论更是铿锵有力,而结尾写“屈原投江”一节却语调异常平静。因此,课堂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屈原投江一节为何没有描写悲壮的场面,而仅以‘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作结?司马迁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写这一场面的?”

本想就此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提问,没想到学生反应很迅速。有学生说:“司马迁从屈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大悲大愤中归于平静。”有学生说:“司马迁本来抱定必死之心,无奈为《史记》而选择宫刑,所以赴死在他心中早已存在,自然不会在心中掀起狂涛了。”“司马迁是把屈原当作一个模范的,士人尽忠,为知己者死,历来是文人的一种情结。国亡,不独活,是一种大义,而非处于今天环境的人可比。”学生能领略到这个层次,已经足够了。至此,屈原的形象、司马迁的情结尽显无疑。

对于课堂讨论的驾驭能够体现一名教师的水平。有的专家提出“课堂二次备课”的说法,确实非常有道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课堂讨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仍然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发挥好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进行发言,不要离题太远;要根据讨论发言的进展情况,随时抓住和深入理解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论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以求讨论步步深入;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普遍发言,并引导学生发言时抓住主要矛盾;要把学生的重要观点或创见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学生受到鼓舞,并起到引导作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出小结,对疑难问题或争议问题要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的优缺点。

赞科夫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觉,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效的讨论能进一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潜能,变得更善于思考,更善于表达,更善于求异,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文言文课堂讨论不能止于形式,不能流于浮躁,而应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266300)

猜你喜欢
投江渔父司马迁
命苦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死猪“投江”暴露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