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改革

2014-09-02 10:50谭素平周启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谭素平++周启亚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该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以互动交流方便的网络空间为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41-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是针对信号工所从事的信号设备测试检修、处理故障、施工作业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课程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课程作用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的前修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应用数学》等,后修多个学习领域如:《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联锁设备检修与维护》、《区间信号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均涉及了《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的知识点,因此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多个学习领域的专业支撑基础作用,它与其他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是承前启后,上下衔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模拟/数字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设计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我们先对铁道信号专业学生的部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分析,根据工作所需求的能力目标构建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要素重构学习过程要素,学习过程内容要素根据《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主观要素确定,学习过程情境要素参数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客观要素获得。由真实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时,可能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需根据学习的条件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取舍来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即创建学习情境。对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在学校的电子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能完成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与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一致。

四、教学组织模式

采用一体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学习情境以任务单引导,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形式来组织,每个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来实施。图1给出了在学习共射放大电路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组织。

五、小结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以来,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重构上,我们做到了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选择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课程建设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仲秋,朱国军,王文海.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2]王朝红.基于学习性工作任务的《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开发与研究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朱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改革例[J].广西轻工业,2011,(2).

[4]钟新跃,张一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5]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该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以互动交流方便的网络空间为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41-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是针对信号工所从事的信号设备测试检修、处理故障、施工作业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课程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课程作用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的前修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应用数学》等,后修多个学习领域如:《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联锁设备检修与维护》、《区间信号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均涉及了《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的知识点,因此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多个学习领域的专业支撑基础作用,它与其他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是承前启后,上下衔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模拟/数字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设计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我们先对铁道信号专业学生的部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分析,根据工作所需求的能力目标构建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要素重构学习过程要素,学习过程内容要素根据《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主观要素确定,学习过程情境要素参数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客观要素获得。由真实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时,可能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需根据学习的条件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取舍来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即创建学习情境。对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在学校的电子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能完成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与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一致。

四、教学组织模式

采用一体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学习情境以任务单引导,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形式来组织,每个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来实施。图1给出了在学习共射放大电路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组织。

五、小结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以来,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重构上,我们做到了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选择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课程建设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仲秋,朱国军,王文海.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2]王朝红.基于学习性工作任务的《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开发与研究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朱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改革例[J].广西轻工业,2011,(2).

[4]钟新跃,张一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5]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该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以互动交流方便的网络空间为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41-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是针对信号工所从事的信号设备测试检修、处理故障、施工作业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课程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课程作用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学习领域的前修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应用数学》等,后修多个学习领域如:《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联锁设备检修与维护》、《区间信号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均涉及了《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的知识点,因此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多个学习领域的专业支撑基础作用,它与其他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是承前启后,上下衔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模拟/数字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设计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我们先对铁道信号专业学生的部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分析,根据工作所需求的能力目标构建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要素重构学习过程要素,学习过程内容要素根据《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主观要素确定,学习过程情境要素参数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解构分析表中工作过程客观要素获得。由真实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时,可能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需根据学习的条件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取舍来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即创建学习情境。对于《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在学校的电子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能完成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与上表中的真实工作任务一致。

四、教学组织模式

采用一体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学习情境以任务单引导,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形式来组织,每个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来实施。图1给出了在学习共射放大电路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组织。

五、小结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课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以来,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重构上,我们做到了与专业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基于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重构,选择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课程建设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仲秋,朱国军,王文海.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2]王朝红.基于学习性工作任务的《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开发与研究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朱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改革例[J].广西轻工业,2011,(2).

[4]钟新跃,张一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5]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