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4-09-01 04:44侯丽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写作文本作文

侯丽华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第一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建立阅读与写作的桥梁;第二要走进文本,感知文章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情感,探究文本对于写作的启示;第三要娴熟运笔,培养学生快乐作文的兴趣和自信。

关键词:作文;写作;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72-01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其中,“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怎样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底,写出优秀的作文,历来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一方面需要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另一方面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写作训练。而写作除了作文课的专门训练之外,还需要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一味注重对文本的通透解读,却很少联系写作来启发、引领学生,割裂了文本教学与作文写作的关联,也导致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割裂了书本与生活,书本与自我的关联,行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不良现状。于此,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把课文教学内容与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其快乐而舒适地作文。

下面,就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叙事散文的内容,来谈谈怎样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关的写作能力。

一、角色互换,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即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考对于作文亦是如此。优秀的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而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写作的根本。如何搭建课文教学与作文写作桥梁的第一步?当然,从文题入手,也就是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构思文章,行成角色互换。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谈个人的学习期望,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经过猜想,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文本的感知中找到差距,获得深刻领悟。如《小狗胞弟》一课,一个浅显的文题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构思一篇与狗有关的故事?写什么内容?怎么写?情感基调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进自己的内心期待。于是,阅读与写作得到了紧密的契合。

二、心灵碰撞领悟作品精湛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佛家修行讲求“顿悟”,而学习的过程也是个“顿悟”、“豁然开朗”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领悟才会内心共鸣,启迪写作。当然,有所悟必须有所学。教师在课文的探究过程中应让学生深刻把握文本,在文章的思路、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领悟文章的精彩。

第三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所写的都是真实的人物,都充满浓烈的情感意蕴和厚重的人文意识。散文的学习既要品文,又要品人。散文学习除了鼓励个性化思考、注意思考的深度之外,尤其强调要重视心灵体验。高中新课标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崇高思想境界和丰富人文价值的散文,学生学习时,要将这些崇高神圣的精神作为养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继而启示他们的作文写作。

下面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谈文本与写作的契合方法。

1、触摸文章坚实的外壳

文章的外壳即文章的形式。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美在形式(语言、结构、思路等方面)。这里,主要从语言和表达方式两方面来谈。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值得写作借鉴。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妙用的实词、虚词、反语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沉痛哀悼,对反动势力的愤怒控诉之情。而《小狗胞弟》一文质朴的文风贯穿始末,读这篇文章如同听一个故事,他没有华丽的语言,几乎每句话都没有修饰,如同口语,朴实而明快,简洁地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切。如“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胞弟,我要向它表达歉意”,在简朴的语言中,也流露出了真情。描绘的生动也是此文又一大语言特色。文章写到艺术家与狗的这一段文字,不仅准确无误地叙述了事件的情景,而且小狗依恋艺术家的情态、作者深藏着的愤怒交织的情感,全都得到了体现,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此番语言表达的艺术性都应让学生有所感知、体悟。

语言表达可谓学生作文的软肋。学生怕作文的根源主要在于其没有自如的表达能力,所以在作文面前他们束手无策,不能以流畅乃至有文采的言语来抒发心情成为学生作文的痼疾。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出现语法不当、关联词不当,语句不通,语言冗长欠简练,且喜欢堆砌华丽词藻等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朗读并体会作者在语言表达上面的艺术技巧。教师只有从语言表达这一基础问题着手,学生作文整体水平才有提升的可能。

第三单元的散文采取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来写人记事,增强了文章艺术感,深化了文章主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作者以记叙为主追述了与刘和珍有关的生平事迹,生动地再现革命青年的可爱与勇毅,对于青年革命斗争的勇敢精神表以热烈讴歌的同时,不忘用议论的方式来理智地阐发个人的见解,使文章抒情浓烈,议论入理,充满厚重感。而学生在作文中只懂得单一的记叙,显得文章单调又乏力,难以出彩打动人心。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写作时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厚重充满艺术感的好文章。

此外,本单元几篇文章的章法结构、写作思路、细节描写等技巧都值得学生借鉴。

2、领悟文章强大的内核文章的内核,也就是文章的思想。优秀的散文常以巧妙的艺术技巧来表现深刻的内容,深邃的思想,深沉的情感。《小狗胞弟》一文选材简单、立意高远。巴金写一条狗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和忏悔,他在文中对自己做了深深的解剖。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用一件生活琐事,来扣问心灵、呼唤人性,写出了一个阔大的精神世界。于是,教师要引领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一个高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琐碎也可以写得如此深刻。培养学生的敏感心,用真诚的心灵来展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如叶圣陶所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写作为了生活,而不是写作。

三、娴熟运笔,让生活充满文学情韵,让学生快乐作文

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所有的理论不付诸行动只能是纸上谈兵。学以致用是点燃学生情趣的火焰。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因此,应以课堂小作文来引发兴趣,减轻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负担。

通过第三单元两篇重点课文的解读,老师可在课堂有针对性地安排题目检验学生的写作领悟,如“请采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写生活中让你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300字左右” 。

待学生完成之后,师生之间就写作的具体感受及作品进行交流,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当一个班级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心得、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将为成为一件快乐而自信的事情。

总之,写就优秀的作文并非短时所能,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积淀。在此过程中,学生应下功夫多读,多练,而教师更应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感知文学的魅力,启发其内心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快乐作文,轻松学习。

猜你喜欢
写作文本作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