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文刚
摘要:读图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插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40-0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编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在课文中编插了很多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的图案。这些插图较为真实地凸显该文的指导思想和中心思想;同时也符合初中生身心健康和视觉成长的需求。因此而深受学生的喜欢。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会忽略插图的指导性观察教学。认为学生能看懂,能欣赏。殊不知语文课本中的图案最能表现课文的中心意义。老师在授课中,紧紧抓住插图让学生去观察、理解、揣摩;让学生去畅谈,口述插图的内容(直观的),中心意思(理解到的),陪衬图中 主要人物(景)(想到的),整篇文章的诸多问题,在图中便能找到答案。
何谓“图文并茂”?图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再现;问是图中主要内容和思想的诠释。如有插图的课文,我认为教师可以图为中心进行教学,因为插图就是课文的灵魂,学生抓住插图这一灵魂,就能锻炼和提高自己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一些难词难句,也会在图中得到化解。以图来对文,以文来核图。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便会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而展开。同时,通过对插图的讲解和教学,增强了师生互动,使课堂变动生动有趣起来。
以《空城计》为例:本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3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作者罗贯中。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插图,找出本回的主角(孔明),有的学生就提出质疑:诸葛亮和电视剧中的人物扮相到底哪个更具个性?我让学生讨论回答。有学生说:“我喜欢电视剧里的孔明”;“我喜欢课文插图里的孔明。”因为孔明是古人,古装戏剧里的扮相更是原滋原味。而电视剧里的孔明是古代和现代的结合体。可不管扮相如何,除了各具特色都改变了诸葛孔明在城楼楼上,镇定自若、临危不乱的神人形象。
那么,团显示的主要内容是文中第二段文字:“孔明登城忘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到孔明令下,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忘!这是插图中不能显示的动态,而图中明示的是:城门洞开,“孔明乃批鹤髳,戴纶巾,引二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望,焚香操琴”的神态。此图显示的是孔明超乎常人的胆识和气魄,临危不惧,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的谋略一定会成功的自信。
我通过让学生图对文,文对图的内容叙述阅读理解,让学生拓展图案之外的动态想象和描写的句子,进行理解分析,全文的主题思想,学生就一目了然;而司马懿大军到城门前验证的结果,决然撤兵;致使《空城计》的全胜画上了史上最空前的绝笔。“盖因不得已而用之”一句道出了整个图案之外的所有细节。
如果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充分运用好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插图,把这一优势资源挖掘利用好,对师生何尝不是一件双赢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