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2014-09-01 04:44张珍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解读课程标准教材

张珍

摘要:本文运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指导教师如何通过理清教材编排特点,把握教材整体内容,通读细读教材,正确的解读教材,用好用活教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

关键词:教材;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45-01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基本材料,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新理念教学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一字一句,努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一、理清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最大程度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只有教师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一致时,才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首先要对比课程标准的新旧变化,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我区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教材按照新课标进行了第四版修订,通过修订,教材更加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分段逐步培养,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性,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整体实现学习目标。其次要借助教学用书,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及编写结构。以我区一、二年级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为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为例,在细读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后会知道书中详细的说明了整套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栏目说明、特色说明、内容框架。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教书用书的2页1课时,3页2课时的课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二、认真通读教材,准确把握内容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材在不断变化,教师不能只凭经验教学,每名教师每学期都通读各年级的数学书,不能像课本目录那样只记情景课题,要详细记录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并深刻记忆每一单元的数学课题。如《摸球游戏》,二、三年级都有,但各年级教学目标不同。二年级摸球游戏记录成《认识可能性》,三年级记录成《可能性的大小》,这样从课题可以清楚知道教学目标。在备课中,要进行分领域整理,清楚知道各个领域在各年级的目标和要求。如:统计与概率领域二年级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可能性,会看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发现简单问题,提出简单问题并解答。三年级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用一些常用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会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简单预测等。

教师经过这个整理过程,既了解了各年级教学内容,也理清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教材,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灵活有效的使用好教材。通过整理,我们知道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提示,智慧老人是提示或总结性语言,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笑笑、淘气是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看法,也就是解题的不同思路;机灵狗提示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数的学习规律。小学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分数,每一种数的出现都是从出现的必要性引出,接着学习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各种运算及简便运算。这种规律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把这种发现告诉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仔细研读教材,正确理解内涵

要真正读懂教材,通过课前读和课后读,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课前读要做到“三读”,即进行单元读,通读整个单元,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进行课时读,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分课时研读教材。分课时研读,要读懂问题情境和教材的旁注,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读懂每一道习题。课后读就是要在教学后及时再读,填补空白,及时总结反思。以四年级《小数点搬家》一课为例,在第一次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山羊快餐店”的有趣情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小数点移动带来数的大小变化的活动,并且总结出变化规律,但课后作业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掌握并不是十分准确,用算式表示,进行及时反思并补充相应习题,进一步深挖教材,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的这个结论。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自由驾驭;只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解读课程标准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