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9-01 04:44陈燕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方法问题

陈燕

摘要:在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必须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扬弃,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运用科学手段,互动学习,有效发挥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对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挖掘,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学生。

关键词:教学方法;问题;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4-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给我们的政治课带来新变化,注入生机和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笔者自己在实施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创新。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急需创新

走进新课程,一些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既课堂满贯式。“满堂灌”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顾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机械地呆读死记,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教学方式,说明教师缺乏较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忠实地充当教材的“传声筒”、“录放机”、“翻译官”,没有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中解放出来。

2、教学理念陈旧,面临困境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以便从根本上推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目前的问题在于:首先,一些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逼迫”学生就范,对学生进行一种循规蹈矩的教学。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结果,却忽视了过程,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没有围绕学生经历、熟悉或者关切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过于注重预设,死守预案,淡化过程,忽视生成。

3、学习模式单一、学习方法滞后

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方式转变没有跟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依然没有养成,学习方法与模式过于单一。具体表现在:对接受性学习已经习以为常,总是习惯于教师灌输知识,习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知识,不注意知识的建构,不喜欢、也不善于思考问题,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及时主动的提出问题,更不习惯于带着困惑和问题带到教室之外,到社会上去寻找答案。可以说,这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引领下带来的一种不良的学习模式。

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通过仔细分析,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去解决,一是学生自身的努力;一是教师的改进;再次是学校管理的创新,为此从以下几个面进行了努力,希望能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有所裨益。

1、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活动;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包含学习客观知识点之外,还应该包含众多师生运用课堂资源共同探讨知识和人生的学习过程。就提高高中政治课课堂效率而言,其“可联系性”更为突出,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知识,还会涉及到现实的和理论的、中国的和外国的对比等,仅仅依靠教材上有限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势必造成教学内容上的乏味与单调,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政治教师要具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完善教学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切实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2、让学生做到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调动学习积极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可见,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多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尤其对于高中政治课,思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学习高中政治课,没有思考,就犹如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所以,要想把政治课学好,没有思考,那是不可能的。

3、教学中做到讲练结合,活学活用

要较好地记忆高中政治知识,必须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演绎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均可以随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口头练习和课堂讨论中逐步养成,在典型练习中巩固、提高。所以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对加强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更好地记忆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作业和评价的多元化

以前,在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十分注重双基训练,所布置的作业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使学生不仅觉得学政治难而且枯燥无味,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现在,在新课标、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增强了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的形式也有了很多的尝试。

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一课的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我组织学生就“金钱是不是万能的”为题展开了一次辩论赛;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七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我和学生就“个人收人分配的途径和方式”这一问题设计并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在讲授《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时,我和学生一起在新余的大街小巷找寻、搜索传统文化的痕迹,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作业方式我们教师都可以把它引人课堂,大胆尝试

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必须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逐渐形成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这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中国教育转型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的教学方法